蔡伦:造纸鼻祖“纸神”
2019-3-11 青野云麓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公元82年,汉章帝刘炟的皇后窦氏与宋贵人争宠,以“厌胜之术”为由诬陷宋贵人,将其定案下狱,后宋贵人仰药自杀,一出宫斗剧以窦皇后的胜利而告终。在整个事件中,替窦皇后充当狗腿子的人是一名宦官,他的名字直至今天中外皆知,但在当时他不过是个见风使舵的投机者而已,连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能被后世铭记。他就是蔡伦。
一、宦官上位
身为宦官,蔡伦是不幸的,在东汉之前,宦官中尚有未阉割者存在;在东汉之后,宦官都是净过身的,蔡伦比较倒霉,他是出生于东汉初年。但他同时也是幸运的,光武帝刘秀称帝后为加强君主集权,将权力尽归尚书台。若皇帝强势、用人得当,皇权将会高度集中,但是汉光武帝、汉明帝以及汉章帝之后的东汉皇帝都是性情温顺之辈,难以掌控朝局,加上外戚斗争愈演愈烈,外戚们为了找来帮手互相制衡,便将宦官推向了历史舞台,让宦官参与朝政。
蔡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蔡伦年少时跟着父亲务农,十五岁入宫,由于聪明伶俐,智商、情商双商都高,蔡伦很快从一个小宦官到小黄门、黄门侍郎。之所以说蔡伦是个投机者,是因为他眼光独到,善于察言观色,更善于站队。

公元82年,窦皇后与宋贵人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窦皇后无子,宋贵人的儿子刘庆是太子,窦皇后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窦氏家族的前途,一定要除掉宋贵人,于是她千方百计找宋贵人的茬,在外让几个兄长窦宪、窦笃寻其过失,在内则让蔡伦等宦官多方诬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窦皇后找到了机会。适逢宋贵人生病,也不知道听哪个人讲兔子能治病,就立即发动亲戚朋友去找,然而这事恰好被伺机整人的窦皇后作了文章。窦皇后立即让蔡伦上书诬其“挟邪媚道”,“欲为厌胜之术”,宋贵人的这一举动也连累了太子刘庆,刘庆被批评“失惑无常”,被贬为清河王,另立梁美人之子刘肇为太子。同时宋贵人被逮捕下狱,而审案的人恰好就是蔡伦,蔡伦已经投靠窦皇后,宋贵人自无生理,在狱中饮药自杀。
公元82年的这波权力争夺战以窦皇后的胜利告终,此时距蔡伦进宫不过七年而已。此事过后,蔡伦成为窦皇后的亲信,开始进入权力中央。
公元88年,刘炟病逝、刘肇即位,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蔡伦自然而然成为宠臣,被封为中常侍,随侍刘肇左右,“豫参帷幄”,秩比二千石。

二、科学技术改革家
正是在刘肇在位期间,蔡伦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身为侍臣,在刘肇面前蔡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依靠自己的才学和刚直,尽心辅佐小皇帝。而在另一方面,蔡伦更是将自己的科技才华施展得淋漓尽致。
有一次刘肇玩剑的时候剑断了,蔡伦于是主动请缨为皇家锻造刀剑和御用器物。为了锻造出质量上乘的器物,蔡伦苦心钻研工器书籍,亲自铸剑,终于锻造出了坚固耐用的刀剑杯盏等器物。刘肇亲政后天天看繁重的竹简看到累倒,于是心疼皇帝的蔡伦又发明或者说是改进了造纸术。
在蔡伦之前已经有“纸”的存在,他改进了造纸术,经此造出来的蔡侯纸迅速推广,“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发展历程,意义重大,造纸术也成为四大发明之一。
因为蔡氏造纸术的发明,“蔡伦”两个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即使在国外也享誉盛名。在1978年出版的麦克•哈特的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名第六(后改为第七),足见蔡伦被世人的认可程度。

公元92年,刘肇在另一个宦官郑众的帮助下,清理窦氏外戚。窦宪因谋反被逼自尽,同时死的还有窦笃、窦景等人,窦太后被幽禁。公元97年,窦太后病死。公元105年,刘肇病死,随之掌权的是新的外戚——以邓太后邓绥为主的邓氏,一向见机行事的蔡伦当然投入邓氏门下。邓太后连立两名小皇帝,将朝政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蔡伦作为邓太后的得力干将,自然平步青云,被封为龙亭侯、长乐太仆,走向人生巅峰,成为邓太后手下第一人。
直到公元121年邓太后病死,汉安帝刘祜亲政,蔡伦的好日子才到头。因为汉安帝刘祜是刘庆的儿子、宋贵人的孙子,蔡伦自知汉安帝亲政后自己就完了,于是在同年自尽。
蔡伦绝对是一个奇才,除了对小皇帝尽心辅佐外,他对科学技术的贡献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歌功颂德的。而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靠他自身的才华外,还依靠强大的时代背景。
宦官的上位得益于外戚的斗争和尚书台集权制度的形成,外戚斗争提供了机遇,尚书台提供了平台,所以自蔡伦、郑众之后各种当权的宦官屡见不鲜。但蔡伦与后来的宦官相比要虚弱很多,远没有达到“宦官五侯”、曹节、王甫这样的高度,他必须要选择投靠一方势力才能生存下去,窦太后之后有邓太后,准确的投机让他受益匪浅。但也正是这些准确的投机让他得罪汉安帝,最后不得不选择自尽。
蔡伦一生经历四帝二后,位列九卿,封得侯爵,但这些名号与他的造纸术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蔡侯纸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物评价
范晔:“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刘光裕:“中国东汉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麦克•哈特:“今天,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样。

人物纪念
蔡伦墓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铺南二百米处,墓区面积五亩,冢高七米;墓前现存石碑三通,正中真书“汉龙亭侯蔡伦之墓”。蔡伦墓和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祠占地30多亩,祠区有拜殿、献殿、蔡侯祠、东西配殿、乐楼等清代歇山式建筑及多株古柏和汉桂;墓区有石人、石羊、石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单檐歇山顶方型祭亭。高大的墓冢呈漏斗状。幕后有明月池。蔡伦墓祠是集墓冢古建园林文物石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蔡伦墓冢巍峨高耸,壮观异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开,“蔡伦谱系碑”,记载着蔡伦家族的历史沿革。墓前还有赵朴初手书“蔡伦墓”的祭亭与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手书“蔡伦墓”匾额垂花门。蔡伦墓后为“明月池”,池上昔日有榭,为蔡伦之寝殿。
整个蔡伦陵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其南为蔡侯祠,蔡侯祠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大门上高悬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书“蔡侯祠”匾额。殿中有蔡伦塑像。右侧壁上绘有“蔡伦纸”制作工艺流程图,左侧壁上绘有蔡伦于公元114年封为龙亭侯的谢恩图壁画。在蔡伦祠中轴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厢房、戏楼等古建筑。
2006年5月25日,蔡伦墓和祠作为清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