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时代•火星探索•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 2021-06-11 青野云麓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这个问题令人想起500多年前的哥伦布,他曾以为横越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就能到达印度。虽然结果并非如此,他却发现了“新大陆”。如今,美洲大陆早已住满了人,就连南极大陆的冰原也在一天天热闹起来。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空闲的大陆了。天文学家首先把目光移向了月球。月球距离地球不过384~400千米,既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号”的航天员就已登上月球,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这又一块“新大陆”呢?在人类21世纪的议程中,开发月球确实占据着显赫的一席。那么,再往后呢?在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但是,金星上的环境条件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450℃,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盈着硫酸液滴,探测和开发的难度很大。而被人...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1
浏览次数:27
逃出“引进退化”死循环 畜禽种业如何“出圈” 2021-05-26 青野云麓2021-05-26 来源:新京报按照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已超75%,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待加强。在农业育种领域,越高级的生物,育种所要花费的时间越长。比起农作物可以通过南繁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而言,畜禽育种几乎没有捷径可走。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引进种源质量不高,加上重引进而轻选育,畜禽种源培育面临过“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怪圈。如何“出圈”?畜禽“卡脖子”的环节有哪些?记者分别与陪伴这个行业共同成长了10年、20年、30年的专家们聊了聊。 生猪育种:重引进轻选育局面必须转变人们很少像当下这样关注猪肉,猛涨猛跌,新闻总...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6
浏览次数:11
德媒预测:2021年,这些科技梦想将成真 2021-03-10 青野云麓2021-03-10 来源:新华网近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刊载题为《迈向新境界——量子计算机、纳米抗体、新逻辑:2021年将带来哪些技术突破?》的文章,文章预测了2021年即将梦想成真的几个科技领域。全文摘编如下: 行为互联网 处理器通常被解释和描述为计算机的运算大脑。因此,如果现在数十亿台计算机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人们或许可以将这种网络视为一种类似于大型人工神经系统的东西。就像自然界里的一个器官系统一样,它能吸收、比较和应对外部发展和内部变化。 现在,在本就喜欢用“高大上”词汇的科技行业,以自信著称的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的专家们又推出一个概念:行为互联网。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沃尔弗拉姆2009年推出的“计算机知识引擎”勾勒出了它的技术基本特征。苹果的Sir...
发布时间:
2021
-
03
-
10
浏览次数:28
科技是人类的翅膀:5G还未普及,6G已引发无限憧憬 2019-10-24 青野云麓全球首份6G白皮书出炉 ,性能超越5G百倍2019年10月24日 参考消息 今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主办方芬兰奥卢大学峰会邀请了70位来自各国的顶尖通信专家,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群策群力、拟定全球首份6G白皮书,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日,这份名为“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 的白皮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初步回答了6G怎样改变大众生活、有哪些技术特征、需解决哪...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4
浏览次数:25
美国科技·超越2019-1-11 青野云麓 美国的科学技术一直以强大在世界上著称,人类史上很多重要的发明,包括白炽灯、轧棉机、通用零件、生产线等都是源自美国。在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北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如会建造泥砖砌成的房屋,有自己的历法等。一直到18世纪时,美国同欧洲国家几乎是隔离的,同欧洲相比,美国的科学基础设施仍然是相当原始的,此时美国的科技仍然有一定的成就,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实验加深了人们对电的理解,他还发明了双重焦点眼镜。19世纪时,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入美国,这也包括一些优秀的科学家。亚历山大·贝尔就是其中的一位,1876年3月10日他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试验。20世纪上半期特别是纳粹党肆虐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0年内,大量的外国科学家移民到美国,其中的著名人物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恩里科·费米等。1942年,曼哈顿工程开始,1945年7月16日,美国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标至了人类进入了“核时代”,在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进行了激烈地太空竞赛,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的荣誉都被苏联抢走,但是在登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地球人。凭借着数目众多的科研...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1
浏览次数:36
新华社二月国外科技新动态汇总(一) 2018-2-7 青野云麓 美研究揭示大脑如何学习语言 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用于学习语言的大脑回路还能“兼职”其他用途,而非此前认为的是专门用于学习语言的模块。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这项研究显示,儿童学习母语及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回路还有记住购物清单或学习开车等多种用途。论文共同作者、州立肯特大学的菲利普·哈姆里克说,动物也拥有这类大脑回路系统,例如大鼠学习如何走出迷宫时就会用到。 研究发现,人们记住单词的能力与大脑的“陈述性记忆”能力相关,陈述性记忆指用于记忆购物清单和晚餐菜谱等具象事物的能力。组词成句的语法能力则与大脑的“程序性记忆”相关,程序性记忆用于学习驾车和弹奏乐器等。研究还表明,成年人学习外语之初,语法学习与陈述性记忆相关,后期则转为与程序性记忆相关。研究人员说,这种关联存在于英语、法语、日语等多种语言以及听说读等各种任务中,表明这种相关性是可靠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对人们理解语言进化及其生物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帮助人们改进外语学习,以及治疗自闭症、失语症和诵读困难症等语言障碍。 研究高级作者、乔治敦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迈克尔·阿尔曼说,目前对语言的基因学和生物学...
发布时间:
2018
-
02
-
07
浏览次数:31
展示科技之魂 描绘科学梦想 2018-2-6 青野云麓 刚刚在美国拉斯韦加斯闭幕的全球CES消费电子产品展,汇聚了全球最热门的科技产品趋势、最让人开眼的“黑科技”应用、最创新的消费电子产品。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卷起来的电视机、全语音交互对话的智能耳机、能自己跟着主人的拉杆箱、可模拟喂养真狗体验的机器狗……透过这个全球顶级科技大展,我们看到的似乎只是科技大佬和“疯狂”极客如何大开脑洞、异想天开;在“震惊”之余,很多人都会怀疑,科技大展上这些五花八门的“黑科技”,未来最终能不能“照进现实”呢?本届CES展会的最大看点是5G和人工智能。从英特尔到高通、从威瑞森到华为,大公司都在探讨5G技术将如何推动智能城市、无人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的发展。无论业界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在忙着用人工智能武装到“牙齿”。随着算法越来越开源,以及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物联传感、深度学习等相关基础技术能力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中国军团”的靓丽表现是本届展会的另一大看点。一是参展商数量。据统计,参加本届CES展的中国厂商有1551家,整体占比达33%。活动现场给人一种仿佛身处中国的错觉,随处可见中文指南,到处可以听到中国话。二是技术含金量。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增强现实、云计算和物联网...
发布时间:
2018
-
02
-
06
浏览次数:23
三大军事黑科技 2018-1-11 青野云麓 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美国防部正计划研发以“激光充能”为动力的“蝙蝠”无人机。当提到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时,人们会先和防空、反导及致盲等硬杀伤系统和效能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激光技术在雷达探测、能量传输等其他方面也有发挥作用。这样的军事黑科技在历史上众多,今天就为您盘点史上最惊奇的三大军事黑科技!第一份档案:冰航母二战期间,英国运输船队屡屡遭德国潜艇的攻击。仅1942年11月一个月, 盟军就有上百艘共86万吨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英国这个靠海上补给的国家几乎被封锁。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勋爵的指挥舰,甚至两次被德国人击沉,他本人也差点送命。伦敦的生活用品甚至只能维持一个月,急得丘吉尔首相不知所措。但战争期间,英国国内钢材奇缺,无法建造很多的反潜驱逐舰与护航航母。用什么对付德国人的水下“狼群”呢?这成了战争的关键问题。哈巴库克”(Habbakuk)号 在舰船史上确属空前绝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困境激发了英国人的想象力,他们完成了“冰航母”(Iceberg-Ship)的图纸,制作了模型,并把这个怪物命名为“哈巴库克”(Habbakuk)号。1943年5月,这些专家小组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帕特里夏湖(Patricia Lake)开始建造冰制试验品,又被称为Boathouse。一个月后,一艘长20米,外面贴着木板,内舱...
发布时间:
2018
-
01
-
11
浏览次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