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制造科学支撑“中国创造”—— 丁汉院士专访                                                                    2022-05-07   青野云麓2022-05-07 来源:丁汉,1963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 委员会主任,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21年12月,丁汉院士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机器人化智能制造”获批立项,成为机械学科和制造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直接经费6000万元,资助期5年。这是丁汉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长期研究的基础上主持的又一重大项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丁汉关于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自他师从杨...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7
浏览次数:31
《导弹人生》正式发布!12位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名字首度公开                                                                  2022-04-25   青野云麓 12位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名字首度公开2022-04-25 来源:新京报在祖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发展中,型号两总是我国国防战线上无名英雄的代表,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却永远是中国航天事业银河中一颗颗闪耀的明星。12位隐姓埋名的导弹功勋名字首度公开,他们是↓↓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总设计师钱文极(1916.6.10-2006.6.15),1960年5月任“543”总设计师,1962年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1964年4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通信机研制技术领导工作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领导工作 ,对我国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红旗一号总设计师徐馨伯(1917.7.9...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5
浏览次数:89
第七个航天日•让更多中国奇迹在星河中闪耀                                                        2022-04-24   青野云麓 2022-04-24 来源:新华社 作者:田少星在中国,航天是一个奇迹。在中国,航天是人民的选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这是14亿中国人的第七个航天日。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批复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有助于纪念和表彰航天人为国家科技工业的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全社会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和对航天精神的学习,航天日不只是航天人的纪念日,而是14亿中国人的航天日。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至今的66年里航天事从来都是建功立业的中国事,航天人从来都是刻苦争气的中国人,航天精神从来都是闪耀着最高最亮光芒的中国精神。 ...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4
浏览次数:31
解密苹果自研芯片战略:冒险放弃英特尔 库克心腹上位                                                                2022-04-18   青野云麓2022-04-18 来源:凤凰网科技苹果公司曾经遇到了一个麻烦:虽然iPhone极其畅销,但Mac电脑的销量却停滞不前。Mac的设计和性能并没有让顾客们感到怦然心动。然而,五年后,Mac销量飙升。这一局面的扭转源于苹果不同寻常、持续多年的努力来打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设计业务之一。 Mac问题暴露2017年,就在苹果凭借iPhone和Apple Watch中的自研芯片斩获成功的果实时,它却面临着消费者对其Mac系列产品的强烈抵制,其产品被认为越来越落后。苹果高管召集科技博主举行了一场圆桌会议,做了一件公司很少做的事:为面向专业人士的高端Mac电脑存在的缺陷公开道歉,并承诺更好的产品正在研发中。然而,批评的声音扩大到了苹果高端电脑以...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8
浏览次数:10
“感觉良好”,中国载人航天30年的生动注脚                                                                   2022-04-16   青野云麓2022-04-16 来源:央视新闻 “感觉良好!”“感觉非常良好!”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半年多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辰大海,浩然征途。这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建造阶段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从开展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到进行出舱活动安装相关装置,从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期间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到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6
浏览次数:27
郭守敬:将毕生献给星空和大地的古代科学家                                                                2022-04-08    青野云麓2022-04-08 来源:百家号-青林知青授时算学业,运水行天功 郭守敬可以说是一个全才的科学家,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位多学科、跨领域的科学奇才,他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贡献之巨大,是难以想象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被誉为元朝科学第一人,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在13世纪的整个世界,在天文、水利、地理、数学和机械工程等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杰出科学家。郭守敬,字若思,邢台人,元代著名科学家,官至太史令和昭文馆大学士,世称“郭太史”,曾制订《授时历》,修浚西夏古渠,主持修治元大都运河等水利工程,约86岁时在北京逝世。 他出生在当时金国占领下的河北,从小勤奋好学,年少时便初露锋芒,可惜父亲早逝,是由祖父郭荣一手带大,郭荣是金...
发布时间: 2022 - 04 - 08
浏览次数:30
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2022-04-08   青野云麓2022-04-08 来源:腾讯网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时光荏苒。从夏朝到周朝逐渐建立起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仅包含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和服务了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气象学研究也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气象学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作为宝贵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其作用与价值有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进一步挖掘与感知。 从诞生到成型,二十四节气的科技历史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常识,也是世界汉字文化圈中的背景知识。历史上,二十四节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华文明的早期,先民生产能力增长和人口繁衍,促进了天文气象、农业科技的进步。他们努力探索周围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原因,用朴素的自然观解释世界,在观察天象、探知节气、形成...
发布时间: 2022 - 04 - 08
浏览次数:25
孟晚舟担任轮值董事长对华为意味着什么?                                                              2022-04-03   青野云麓2022-0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4月1日晚间,“孟晚舟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消息传出。华为官网显示,孟晚舟职位变更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她接替郭平,成为三位轮值董事长之一。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孟晚舟此番“上位”顺理成章。 孟晚舟的新角色4月1日晚间,华为公司监事会换届情况和董事会变动对外公布。华为发言人对外表示,公司致力于优化和完善内部治理架构,以使公司基业长青,此次监事会换届是公司治理按章程有序推进的一项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孟晚舟接替郭平出任轮值董事长,其职位变更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与胡厚崑、徐直军共同轮值。而郭平转任华为监事会主席。这一变动引发业界关注。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之前就听到风声了,“正常得不...
发布时间: 2022 - 04 - 03
浏览次数:20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