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2019-4-24 青野云麓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荷兰代尔夫特。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其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 列文虎克出生于1632年的荷兰德夫特。16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被迫退学后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在杂货铺的隔壁有一家眼镜店,列文虎克有空就会到眼镜工匠那里学习磨制玻璃片的技术。当他听说...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4
浏览次数:170
帕斯卡:压强“帕”的创造者                                                                     2019-4-23 青野云麓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公元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多姆山省奥弗涅地区的克莱蒙费朗,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内接于一个二次曲线的六边形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共线。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1640),是研究德札尔格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包括上述定理。这些工作是自希腊阿波罗尼奥斯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1642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1654年他开始研究几个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无穷小分析上深入探讨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线所围面积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于1658年...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3
浏览次数:50
托里拆利:气压计的发明者                                                                    2019-4-22 青野云麓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又译托里切利,1608年10月15日-1647年10月25日),意大利物理学兼数学家,以发明气压计而闻名。他在正当39岁生日之际,突然病倒,与世长辞。可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取得了多方面杰出的成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伽利略学说的捍卫者托里拆利出生在意大利华耶查城的富裕的贵族家庭。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数学教育。在十七八岁时,卓越的数学才能已初露锋芒。于是在他二十岁时,伯父将他带到罗马,受教于伽利略的学生卡斯德利。卡斯德利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他在数学领域内很多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还为水力学创立了科学的基础。卡斯德利见托里拆利年轻聪慧,十分喜爱,便指派他为自己的私人秘书,在学术上给予他指导...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2
浏览次数:69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2019-4-21 青野云麓勒内•笛卡尔(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出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1
浏览次数:35
开普勒:天空立法者                                                                            2019-4-20 青野云麓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生于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卒于雷根斯堡。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就读于图宾根大学,1588年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拒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期间,他听到对日心学说所做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很快就相信了这一学说。1630年11月15日,约翰尼斯•开普勒在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公国雷根斯堡病故,享年58岁。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这三大定律可分别描述为: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0
浏览次数:88
塞尔维特:肺循环的发现者                                                                         2019-4-19 青野云麓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他亦是一位神学家。1535~1538年在巴黎研究医学,并学习了解剖学,是解剖学家维萨利(Andreas Vesalius)的门生。塞尔维特是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人,其本人自幼聪颖早慧,不但涉猎多种自然科学,而且天生具有快速掌握多种语言的天赋。因此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多种外语,堪称当时的学霸小神童。这大概也预示了塞尔维特发现小循环的必然性。神童塞尔维特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到教会担任了一位高级教士的助手,在那里他有机会阅读到很多珍贵的教会文献。经过六年的潜心钻研,这个年轻人发表了一部宗教著作,书中的观点直接挑战了宗教界...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9
浏览次数:74
阿格里科拉:矿物学之父                                                                        2019-4-18 青野云麓格奥尔格乌斯•阿格里科拉(拉丁文:Georgius Agricola,原名Georg Pawer,将姓名拉丁化乃当时一种风尚。)德国学者和科学家,被誉为“矿物学之父”。1494年3月24日生于萨克森的格劳豪,1555年11月21日卒于开姆尼茨。 阿格里科拉早年在莱比锡学习古典语文, 1524年,去意大利学习医学、化学和语言学,1526年归国途中,曾在波希米亚的埃尔茨山脚下的矿山城一约阿希姆斯塔尔逗留一段时间,使他的研究工作转向矿山学方面。1530年移居到采矿业发达的开姆尼茨作研究,曾担任当地的市医、市长。当年新教运动在开姆尼茨如火如荼,但阿格里科拉坚持天主教信仰,死后也因为当地新教徒的反对而不得葬于当地。 1556年,...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8
浏览次数:39
第谷:最后一位用肉眼观测的天文学家                                                                              2019-4-17 青野云麓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乏数星星的人,在中国,有东汉的张衡,在西方,则有另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天象的观测,绘制的恒星表由于其精确性,即使到了现在也极其具有研究价值。他对于恒星、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对于古典天文仪器的制作以及宇宙观问题上的独到创新,都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工作为后来的开普勒、伽利略甚至牛顿的科学发现奠定了宝贵的基础,他就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 第谷于1559年入哥本哈根大学读书。1560年8月,他根据预报观察到一次日食,这使他对天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562年第谷转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却利用全部的业余时间研究天文学。1563年第谷观察...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7
浏览次数:80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