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科技 News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                                                         2021-07-18   青野云麓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研制历程项目背景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二号至四号无人飞船,...
发布时间: 2021 - 07 - 18
浏览次数:29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神州一号至四号                                                                2021-07-17  青野云麓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因此,空间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采取“三步走”实施战略。目前,中国空间站由我国自主建造,在轨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有了中国空间站,就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空间站系列文章将为您介绍这个大“家”的由来。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
发布时间: 2021 - 07 - 17
浏览次数:13
航天时代•中国空间站•三步走战略                                                       2021-07-13   青野云麓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 工作,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因此,空间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采取“三步走”实施战略。目前,中国空间站由我国自主建造,在轨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有了中国空间站,就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空间站系列文章将为您介绍这个大“家”的由来。 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ese Space Station)一般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年前...
发布时间: 2021 - 07 - 17
浏览次数:232
李彦宏WAIC演讲:人工智能是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                                                               2021-07-08   青野云麓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8日在上海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智联世界 众智成城”,旨在联通汇聚世界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和观点,为全球人工智能协同共治描绘新蓝图,为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受邀出席并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影响未来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的演讲。李彦宏表示,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以往多集中在对经济和伦理的探讨,但是对社会价值的讨论不多。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值得社会各界认真对待。 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是影响未来40年人类发展的变革力量。这个力量今天正在不断的积蓄,在交通、金融、工业、能源、媒体等各行各...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8
浏览次数:12
航天时代•火星探索•那些少为人知的探测事                                                            2021-07-08   青野云麓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人类的火星探测走过了怎样艰辛的旅程?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预先科学研究团队成员赵宇 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为大家讲述了火星探测的故事。 “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个任务,它的目的地是火星。随后的“天问二号”“天问三号”不仅有针对火星的,而且还会去其他的行星进行探测。未来10年,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有很多新的任务,已经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虽然任务艰巨,但未来可期! “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 “天问一号”是我国独立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8
浏览次数:26
航天时代•火星探索•中国首次火星之旅(二)                                                              2021-07-07   青野云麓                        “天问一号”竟然创造出这些“新高度”日前,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圆满实现。6月12日,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工程重量级专家介绍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有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 天问一号任务实现“六个首次”“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而且首次成功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7
浏览次数:14
航天时代•火星探索•中国首次火星之旅(一)                                                                 2021-07-06   青野云麓 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消息一经传出,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热议这次火星探测之旅。火星,这颗赤色星球,古往今来都充盈着迷人色彩。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这次,中国来了。 火星,地球的前世还是未来不满足于地球的怀抱,人类将目光投向深远的太空。在太阳系,火星的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接近,两者几乎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组成结构也大致相同,有核、幔、壳。火星与...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6
浏览次数:29
航天时代•火星探索•NASA“毅力号”                                                                2021-07-05   青野云麓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9日凌晨4点55分左右,毅力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这是继今年2月10日阿联酋的希望号探测器和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后,又一抵达火星的探测器。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造价最贵的火星车,耗资达27亿美元。其中,阿联酋的希望号探测器只是一颗火星人造卫星,中国的天问一号目前仍然驻留在火星轨道,预计今年5月份择机降落火星。毅力号抵达火星后,则选择了直接降落火星的方式。早在2012年,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曾经在火星成功着陆,毅力号可看作好奇号的升级版,两者采用了相同的基本架构和降落方式,并且都采用核动力作为在火星表面的前进动力,有关太空探索的核电池技术,我们在下文详解。此外,毅力号还携带了一架小型火星直升机...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5
浏览次数:15
447页次12/56首页上一页...  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