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日期: 2017-12-29
浏览次数: 215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访问中国当今昆曲第一名旦华文漪女士,畅谈她对昆曲的看法及学艺经过,希望能够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爱护保存昆曲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2017-12-28  青野龙吟

 

 

朱门深厚,回廊曲折,拂去满身尘埃,静听流水婉转,江南的精致一如百年之前,幽幽香气中,袅袅歌声也穿透了时光的迷雾,化为绝色女子,款款走来。生于南方,长于南方,浸润在江南的氤氲水汽和吴侬软语中,昆曲从皮相至骨相都是满当当的江南风情。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白先勇先生曾说过,“昆曲无它,唯一美字”。昆曲无疑是美的,它美于情真,美于意切,美于词的绮丽,美于曲的婉转,美于妆的华美,美于舞的娇柔,美得好似一场梦。一出昆曲,是一场隔世的幻梦。寻梦昆曲,亦是寻梦中国。

比春酒更让人沉醉;如清茶总使人清明。昆曲之美,笔辞难抒,口语难叙。


一、        昆曲之美,美在唱腔

若说京剧是山,那昆曲便是水。昆曲之中,主流唱腔为昆山腔,又被称作水磨腔。俞平伯先生曾用制作红木家具作比:南方制作红木家具,最后一道工序要用木贼草蘸水细细打磨,将红木质地磨得细腻又温润,俗称“水磨功夫”。所以水磨是一种极其精致的打磨,追求细腻、婉转、清雅的感觉。


沈宠绥在《度曲颂知》中说,昆曲“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水磨调流丽悠远,听之足以荡人。一唱三叹中无论是闺阁闲愁、离人相思、兴亡之叹,都淋漓尽致,风情万种,檀板慢拍中,让人心魂摇曳,神思悠然。

二、昆曲之美,美在身段

遥指远方,便成巍峨群山;轻点近处,便观荡漾碧波。指尖成峰,指间绕水,青山绿水勾勒出昆曲之美。边歌边舞,水袖抛舞,时而牵住离愁别恨,时而翻出满腔哀怨,时而绕出情思绵绵。舒展之间,道不尽的风致楚楚。


讲究雅致的昆曲,对于妆容和服饰的要求都极为严苛。妆容根据情绪的递进陡转都会有所变化。此外,人物的造型、演员的身姿动作、戏文的唱腔,都舒缓徐趋,自成一种雅致。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三、昆曲之美,美在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你可见杜丽娘独立小庭深院,春光寂寂,潋滟了她眉间的二分寂寞,三分相思,五分无奈。

“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半行字是落命的碑碣,一抔土是断肠墓穴。”你可见马嵬坡上,三尺白绫牵住的岂止杨玉环柔白的脖颈,更是一个王朝的背影,一个帝王的无奈。

暮春时节,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这是《西厢记》;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是《牡丹亭》;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这是《桃花扇》。

文辞之中有景致,见文知景,见景知情,这便是昆曲的真实写照。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在昆曲的世界里,美是一抹转角的回眸,藏着千言万语,含着数顷秋波;水袖翻飞,云出云没,不刻意去言说美,却早已是美入骨血。

 

昆曲如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一次次场景变换,一年年的人物变迁,转眼就是600年。残破的工尺谱,雅致的戏服,悠扬的笛声,还残留着昆曲风雅之美,然而这声音太柔太细,以至于快要被历史遗忘。

 

我们的时代太繁华,灯红酒绿,繁弦急管中,没人愿坐在戏台前,听妙喉婉转,看水袖飘飘,如何在一方舞台上演绎几千年的沧桑浩荡,一个人的命运起落。

 

 

 

             那些昆曲中唯美的唱词,爱到不能忘却。

一、《牡丹亭记》【汤显祖】

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注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3.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的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4.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的圆。

5.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心无处不飞悬。

6.则见风月暗消磨,画墙西,正南侧左。苍苔滑擦,倚逗着断垣低垜。因何蝴蝶门儿落合?客来过,年月偏多,刻划尽琅玕千个,早则是寒花遶砌,荒草成窠!

7.他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小生待画饼充饥,姐姐似望梅止渴。未曾开半点么荷。含笑处,朱唇淡抹。

8.生和死,孤寒命。有情人叫不出情人应。为什么不唱出你可人名姓?似俺孤魂独趁,待谁来叫唤俺一声。不分明,无倒断,再消停。

9.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10.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11.烟淡兮轻云,香霭霭兮桂荫,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二、《孽海记》霸王别姬

1.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汉,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跳选)

2.削发为尼实可怜,禅灯一盏伴奴眠。光阴易过催人老,辜负青春美少年。

3.佛前灯做不得洞房花烛,香积厨做不得玳筵东阁,钟鼓楼做不得望夫台,草蒲团做不得芙蓉,芙蓉软褥。我本是女娇娥,唉!又不是男儿汉,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哎呀天啊!不由人心热如火!不由人心热如火!

4.城渐觉风光好,绉浪恬波行客棹,绿杨烟外少人行,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常恨欢娱少,堪爱婵娟倾一笑。为君歧路看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5.策杖登程去也,西风里劳碌艰辛,澹烟荒草,夕阳古渡,流水孤村。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三、《桃花扇》【孔尚任】

1.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风流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曲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2.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著夕阳道。

3.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4.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5.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

6.只见黄莺乱啭,人踪悄悄,芳草芊芊。粉坏楼墙,苔痕绿上花砖。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树红妍;重来浑似阮刘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

7.寻遍,立东风渐午天,那一去人难见。(瞧介)看纸破窗櫺,纱裂帘幔。裹残罗帕,戴过花钿,旧笙箫无一件。红鸳衾尽卷,翠菱花放扁,锁寒烟,好花枝不照丽人眠。

8.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正飞绵作雪,落红成霰。不免取开画扇,对着桃花赏玩一番。(取扇看介)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这都是为着小生来。携上妆楼展,对遗迹宛然,为桃花结下了死生冤。

9.《桃花扇·誓师》中有史可法死守扬州时吩咐大小三军一段,悲壮惨烈至极:(外)众位请起,听俺号令。(众起介)(外吩咐介)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众)是!(外)上阵不利,守城。(众)是!(外)守城不利,巷战。(众)是!(外)巷战不利,短接。(众)是!(外)短接不利,自尽。(众)是!(外)你们知道,从来降将无伸膝之日,逃兵无回颈之时。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四、《长生殿》

1.论男儿壮怀须自吐,肯空向那天呼?笑他每似堂间处燕,有谁能屋上瞻乌?不提防柙虎樊熊,任纵横社鼠城狐。几回价听鸡鸣,起身独夜舞。想古来多少乘除,显得个勋名垂宇宙,不争的便姓字老樵渔。

2.遥望见绿杨斜靠画楼隅,滴溜溜一片青帘风外舞。

3.堤防余年值乱离,逼桚得歧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凋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4.叹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的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5.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6.是寡人昧了他誓盟深,负了他恩情广,生拆开比翼鸾凰。说什么生生世世无抛漾,早不道半路里遭魔障。 

7.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8.乎爇腾腾宝香,映荧荧烛光,猛逗着往事来心上。记当日长生殿里御炉傍,对牛女把深盟讲。又谁知信誓荒唐,存殁参商!空忆前盟不暂忘。今日呵,我在这厢,你在那厢,把着这断头香在手添凄怆。 

9.抵多少平阳歌舞,恩移爱更;长门孤寂,魂销泪零:断肠枉泣红颜命! 

10.香肩斜靠,携手下阶行。一片明河当殿横,罗衣陡觉夜凉生。惟应和你悄语低言,海誓山盟。 

11.秋空夜永碧汉清,甫灵驾逢迎,奈天赐佳期刚半顷,耳边厢容易鸡鸣。云寒露冷,又趱上经年孤另。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五、《玉簪记·琴挑》

1.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2.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也。这别离中生出一种苦难言。恨拆散在霎时间。都只为心儿里,眼儿边,血儿流,把我的香肌减也。恨杀他野水平川,生隔断银河水,断送我春老啼鹃!

3.黄昏月下,意惹情牵。纔照得个双鸾镜,又早买别离画船。哭得我两岸枫林做了相思泪斑,打迭凄凉今夜眠。喜见我的多情面,花谢重开月再圆。又怕难留恋,离情万千,好一似梦里相逢,叫我愁怎言?

4.夕阳古道催行晚,千愁万恨别离间。暮雨朝云两下单。

5.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小生对此溶溶夜月,悄悄闲庭,背井离乡,孤衾独枕,好生愁闷!不免到白云楼下闲步一回,多少是好?

6.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猊动,人在蓬莱第几宫?妙常连日冗冗俗事,未曾整理冰弦;今夜月明如水,不免弹潇湘水云一曲,少寄幽情则个。

7.烟淡淡兮轻云,香霭霭兮桂阴。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自温。

8.更深漏深,独坐谁相问?琴声怨声,两下无凭准。翡翠衾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仙姑阿,〕你是个慈悲方寸,望恕却少年心性,少年心性。

9.听他一声两声,句句含愁闷。看他人情道情,多是尘凡性。〔妙常,〕你一曲琴声,凄清风韵,怎敎你断送青春?那更玉软香温?情儿意儿,那些儿不动人?他独自理瑶琴。身上寒冷了?我独立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揖介)老天阿老天!早成就少年秦晋,少年秦晋。

10.步虚声度许飞琼,乍听还疑别院风。凄凄楚楚那声中。谁家夜月琴三弄,细数离情曲未终。此是陈姑弹琴,不免到他堂中,细听一番。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六、其余精彩片段

1.《钟馗嫁妹》:摆列着破伞孤灯,对着这平安吉庆,光灿烂剑如寒星。伴书箱,随绿绮,乘着这蹇驴儿圪蹬,俺这里一桩桩写上丹青,是一幅梅花春景。

2.《宝剑记·夜奔》俺指望封侯万里班超,生逼做叛国红巾,做了背主黄巢。

3.《南柯记·寻寤》尽吾生有尽供无尽,但普度的无情似有情。

4.《千里送京娘》却为何有缘邂逅,难偕凤鸾俦?

5.《水浒记·活捉》马嵬埋玉,珠楼堕粉,玉镜鸾空月影。莫愁敛恨,枉称南国佳人。便做医经獭髓,难觅鸾胶,怎济得鄂被炉烟冷。可怜那章台人去也,一片尘,铜雀凄凉起暮云,听碧落箫声隐,色丝谁续恹恹命?花不醉下泉人……

6.《单刀会·刀会》选【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胡十八】想古今立勋业,那里有舜五人,汉三杰?两朝相隔,只这数年别,不甫能个会也,恰又早这般老也。请开怀来饮数杯。大夫,某只待尽心儿,可便醉也。

7.《千忠戮·惨睹》选【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征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8.《紫钗记·堕釵灯影》选元宵节【凤凰阁引】絳臺春夜。冉冉素娥欲下。香街罗綺映韶华。月浸严城如画。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江儿水】则道是淡黄昏素影斜。原来是燕参差簪挂在梅梢月。眼看见那人儿这搭游还歇。把纱灯半倚笼还揭。红妆掩映前还怯。〔合〕手捻玉梅低说。偏咱相逢。是这上元时节。

9.《琵琶记·赏秋》选中秋节【念奴娇序】长空万里。见嬋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十二栏杆光满处。凉浸珠箔银屛。偏称。身在瑶臺。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淸。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10.《南柯记·情尽》:“人间君臣眷属,蝼蚁何殊;一切苦乐兴衰,南柯无二。等为梦境,何处生天。”以及最后的一支清江引:“笑空花眼角无根系,梦境将人殢。长梦不多时,短梦无碑记。普天下梦南柯人似蚁。”

 

 

        昆曲唱腔


  昆山腔从唱腔音乐特点来说,属于南曲系统,但实际上集中继承了南北曲两大系统的成就。昆剧所使用的曲牌有一千种以上,除主要部分承受了元代的曲子外,还有后来的音乐在内。如唐代大曲中有(六么)、(梁州)、伊州)等,到宋代杂剧中就有《崔护六么》、《草莺六么》、《四僧梁州》、《铁指甲伊州》等戏,昆剧曲牌中有(六么序)、(六么令)、〔梁州第七)、(伊州三台)等,它们之间必然有继承关系。更具体的如唐宋大曲〔薄媚)、本杂剧有《九妆薄媚、还有董颖《四子词》用(道宫薄媚)曲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辞一套,而昆剧所唱《拜月事亭》有(薄媚衮),《琵琶记》蔡伯喈《辞朝》"又有〔薄媚)曲被一套。宋代盛行的唱赚,原由(太平令)或"赚鼓板"的音乐创造而来,昆剧中就有(太平令)、(太平赚)、(鼓板赚〕等曲。宋金时流行的诸宫调,所用很多曲牌也被吸收在昆山腔里。唐宋以来的词调,如(浪淘沙)、(风入松)、(贺新郎)、(点绛唇)、(念奴娇)、(高阳台〕、(粉蝶儿)等,用于昆剧中就更多。此外,还有不少民歌,宗教歌曲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乐曲。昆剧的乐曲成份虽很为复杂,但它的主干是南北曲的曲牌体结构。

魏良辅等人改革昆山腹的主要成就是"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水磨腔"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尤其是"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 8/4 ,突出表现字音的一字数转,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人逐-考究,务得中正"。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细曲"更有"转音若丝"的特点。王怡庵曾总结说:"谐声发调,虽复余韵悠扬,必归本字,此宇宙间不易之程,非独家事也。"

   相对地说,北曲的声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它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长期吸收北曲演唱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昆剧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摘用,还有"南北合套"。例如《单刀会》里的关羽唱,用的是一整套北曲,曲牌依次为:双调(新水令)、〔驻马听)、(胡十八)、(沽美酒)、(太平令)、(沉醉东风〕、〔庆东原)、(雁儿落〕、(得胜令)、(搅筝琶)、(尾);(长生殿》的《酒楼》郭子仪唱,用的是商调〔集贤宾)一套等。按照惯例,北曲一套应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南曲没有这种限制。如《琵琶记》的《坠马》全用南曲,几个角色都有唱段,但在(哭岐婆)后插入了一支北曲(叨叨令),配合剧情的需要,十分妥贴。"南北合套"的使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皮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妙《牡丹亭》的《硬拷》,生扮柳梦梅唱北曲(新水令),接着是外扮杜宝唱南曲〔步步娇),以下是生唱(折桂令)(北),外唱(江儿水)(南),生唱〔雁儿落〕(北),净投苗舜宾唱(侥侥犯)(南),生唱(收江南)(北),净、众合唱〔园林好)(南),生唱〔沽美酒)(北),和(尾),结束全出。以上这几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从南北曲本身的变化税,尚有"借宫"、"犯调"、"集曲"等多种手法。原来联成一套的曲子,无论南北曲,都有属于那一宫调的曲子问题。当唱曲要求情绪显著变化时,同一宫调内的曲子不能胜任,就可借用其他宫调的合适曲子。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絮)(越调),这些不同宫调的曲牌用在一出戏中,打破了一出戏只用一个宫调到底的格局。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统的称呼把这种处理手法命日"借宫"。

  "犯调"是以某一支曲牌的腔调为主体,纳入了其他曲牌的乐句,由此构成新的曲牌。这样做,往往可用转调的成份。即在一个特定的唱段中,角色的情绪要求急速变化,原有的固定的一支曲牌难以达到这个要求,经过"犯调"的处理,获得较理想的解决。如《长生殿》的《弹词》,李龟年唱的一套(九转货郎儿),共有(货郎儿)九支;这九支虽都以同一曲牌为主调,但在不同唱段中吸收了其他曲牌的不同乐句,甚至不同调式的,都加以利用。这种"犯调"的成功,是民间艺人和戏曲音乐创作者长期实践的产物。

"集曲"是将几支不同的曲牌各摘取-部分,从-句到数句不等,集合起来成为一支新的曲牌,只要在集合时照顾到音调的谐和就行。基本上只在南曲中使用。如〔梁州新郎)是用(梁州序〕、(贺新郎)两曲的乐句组成,(锦庭乐)用(锦缠道)、〔满庭芳)、〔普天乐〕三曲的乐句组成。最长的有以十数曲的乐句组成一曲,如《南西厢·佳期》的〔十二红),截用了十二个曲牌,但这样的例子究属罕见。通常用的"集曲"只是截用二、三个不同曲牌的乐句而成。

  昆剧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漫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这是在昆剧的兴盛时期才逐渐积累完备起来,到演出的黄金时代达到了新的高度,且有很多理论专著探索了这个命题。如明代沈宠绥的《度曲须知》,清初钮少雅的《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乾隆时周祥钰等编纂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叶堂的《纲书楹曲谱》,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王锡纯的《遏云阁由谱》,吴海的《南北词简谱》、许之衡的《曲律易知》等。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在舞台实践过程中,广大艺人对原有曲调在音乐处理上始终在不断地进行提炼加工,发展变化。如《长生殿·惊变》所用的"南北合套,"原用有〔扑灯蛾)两支南曲,但平和的五音阶旋律,规整的2/4节拍,难以体现惊变前夕乐极生悲、外松内紧的舞台气氛。改成北曲后,由于运用变徵、变宫音丰富了曲调的表情色彩,扩大为旋律的起伏度,改变了乐句的节奏,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这一折由喜变忧、急转直下的剧情特点。

  昆剧演唱的记谱方法,传统是用"工尺谱";就是在直行唱词的右边标出了注音的符号。注音符号有两种:一是表示音高的,如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2、2、2等字,相当于简谱的"5 6 7 1 2 3 4 5 6 7 i 2 3";另一种是表示拍节的,用粗点、圈、细点、横线、曲线等。倘为四拍子,一般以租点表示板,细点表示头眼和末眼,圈表示中眼。根线表示底板,曲线表示腰板,赠板则往往用X。还有一些属于唱时需加注意的装饰性的补充符号,按曲谱的不同和演唱者的习惯不一,每每有所差异。

  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搬用。乐器的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管乐器组有笛、萧、大小唢呐、笙。以笛为主。弦乐器组有琵琶、三弦、月琴、筝等弹拨乐器,还有二胡等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有鼓、板、大锣、小锣、汤锣、云锣、齐钹、小钹、木鱼、堂鼓,以鼓、板和小锣为主。


                         醉心昆曲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以曲调优雅,唱腔悠扬,唱词华丽,四百年来一直是昆曲传统经典曲目。《牡丹亭》的火热,使久已低迷的昆曲舞台骤然升温,这和白先勇的努力密不可分。曾笑称自己是昆曲义工的白先勇,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的魅力,不惜暂停自己的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牡丹亭》,并在校园进行公益演出,为昆曲争取了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艺术存续的肥沃土壤。白先勇说,"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那么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

自小与昆剧结下不解缘,其小说《游园惊梦》即受昆剧《牡丹亭》启发。他对昆剧艺术一往情深,作了二十年推广昆剧的'义工'。更热心向年轻一代介绍昆剧,经常在港、台地区与昆剧艺术家合作,做公开演讲。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是他多年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4年得以实现。

白先勇幼年时与家人在上海听了梅兰芳复出演唱的昆曲《游园惊梦》(俞振飞、言慧珠等合演)21世纪在全世界做了大量工作推广昆曲,自诩为昆曲义工。

2011年,白先勇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伟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为文学院开设昆曲之美课程,亲自主讲昆曲与抒情诗的意境:从平面到立体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等讲座。白教授于201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荣誉主任,继续推广与发扬他所钟爱的昆曲艺术。

 

 

                           昆曲若要动人,不能徒有其表,更不能为了貌而失了神。

2013032309:23    来源:经济日报   

 

昆曲——心柔软,又何处不江南


 犹然记得,9年来第一次坐进剧场听昆曲,看的就是青春版《牡丹亭》。形容俊美的一生一旦,情意缠绵的水磨腔,翩然如蝶的水袖……扑面而来的“百戏之祖”并没有拒人千里的苍老,反如悄然绽放,极清雅、极精致的一朵幽兰,令喧喧闹市顿时静谧成空寂山谷,令人惊艳。

  注入青春气息的《牡丹亭》,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统文化现代复活的奇迹,在此后的8年间演出200多场,不仅重新站到了当代舞台的中心,成为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俞玖林、沈丰英两位主演不到而立之年就荣获了梅花奖,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让他们重新喜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但是,我也依然记得看青春版《桃花扇》时的遗憾,演员稚嫩的行腔和机械的表演实在让人望而兴叹。《牡丹亭》走红之后,青春版仿佛成了挽救昆曲的不二法门,似乎只要换了年轻靓丽的男女,再加上华美的服装和舞台,就一定能老戏新唱,吸引观众,票房大卖。至于演员唱念做打功夫的火候如何,似乎都不再是最要紧的。有人说,梅兰芳当年在上海一唱成名,也不过19岁。昆曲本来就是讲爱情,再让那些四五十岁的人涂脂抹粉,不好看。

  不错。昆曲若要动人,美貌固然好,但是不能徒有其表,更不能为了貌而失了神。

  昆曲600多岁了,这门成熟得近乎完美的传统艺术,一招一式都有着极严格的表演程式,都要扎扎实实地下苦功才能做到位。《牡丹亭》中柳梦梅的表演者俞玖林说,自己演的前100场,师傅没表扬过一句。能够成为经典的昆曲,更需要时间的打磨。生长于江南园林的昆曲,独具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更需要演员潜心沉淀文化底蕴,否则你读不懂那些古典诗词般的剧本,又怎能演绎得出人物的情绪和心灵?

  最近,白先勇荣获了“太极传统音乐奖”,这个奖项正是授予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和团体的。我想,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创新,在浮躁逐利的环境中难得静下心去尊重和契合传统,而不是盲目从事。

  青春版只是一个形式,真正动人的还是原著的精神。汤显祖写爱情的执著与付出,“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句话跨越千年,依然足以震撼人心。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