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产经典动画片
2018-1-19 青野丰隆
遥远的动画片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而回忆中最多的仍然是在当时那种有限的条件下看到的动画片。其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好多动画堪称中国美术片的经典。选一些与大家分享!

1.神笔马良 (1955年)
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叙,利亚第一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南斯拉夫第一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影片奖,波兰第二届华沙国际儿童电影节木偶片特别优秀奖,加拿大第二届斯特拉特福国际电影节奖,1949~195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神笔马良》的导演靳夕是木偶片大师德恩卡的弟子,他是中国木偶片的大师,还有一部代表作品《孔雀公主》,长达80分钟,堪称木偶动画的最高水准。
而此片的副导演万超尘更是“中国动画之父”万氏三兄弟之一。在他们制作出这部经典动画作品之时,那个被现代青少年崇拜之至的“日本动画之神”手冢治虫才刚刚起步,马良的神笔曾经也是他的感悟之一。因在“美术、音乐、人物行为、语言的每一刻划皆考虑到是否符合我国的民族气派”的成功,成为中国木偶动画的经典作品之一。像遥远说的那样,小时候好想有这样一只神笔呀!向往哈!

2.小鲤鱼跳龙门(1958年)
《小鲤鱼跳龙门》是根据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摄制的一部国产彩色动画片。短片由何玉门担任导演,金近担任编剧,段孝宣担任摄影 。
该片主要讲述了鲤鱼奶奶给小鲤鱼们讲了一个鲤鱼祖先跳龙门的故事, 小鲤鱼们听了就想去跳龙门。于是在长得最大的黑鲤鱼的带领下,小鲤鱼们瞒着奶奶,出发去找龙门了。

3.渔童(1959年)
《渔童》是根据张士杰收集的自鸦片战争之后、义和团运动之前流传于渔民间的同名民间传说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拍摄的剪纸动画片。短片由万古蟾担任导演,虞和静担任编剧。该片主要讲述了老渔民爷爷从海中网起的汉白玉鱼盆中出现的小渔童帮助渔民们惩罚当地贪官和洋教士的故事。
剧情讲述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者占领中国港口,不准渔民出海打鱼,渔民们怨声载道。有个老渔夫迫于生计,在一个风高浪急的黑夜,冒险越过封锁线出海捕鱼,忙了大半夜,一条鱼也没有打到,却网到了一只画着渔童的汉白玉鱼盆。老渔夫失望地回到家中,把鱼盆放在桌上。到了半夜,彩绘的渔童从鱼盆里跳出来,用钓竿在盆里垂钓,变出了许多很大的珍珠。渔夫醒来一看,十分吃惊,知道这是一件宝贝。第二天,他把珍珠在市上出卖,还梦想有了钱将来造一条新的渔船。可是,这个秘密被一个洋教士知道了,他要霸占这只鱼盆,便勾结官府,把渔夫押上公堂。洋教士颠倒黑白,胡说这只鱼盆是他的。官老爷跟着洋人一唱一和,强迫渔夫将鱼盆还给洋教士。渔夫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痛斥他们,为了不让鱼盆落入洋人之手,他在公堂上当众把鱼盆摔得粉碎。这时,奇迹出现了,鱼盆上那个渔童又跳了出来。他甩起钓竿大闹公堂,把洋教士扔进了大海。

4. 大闹天宫(1961-1964年)
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一等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本年度杰出电影奖 这部片长106分钟的动画影片可谓经典中的经典,即便现在看来,也依然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超级大片。且不说它在国际上拿的那些奖项——它给中国一代代动画人和喜爱动画的人带来的骄傲是无人能及的,如今在重新放映这部经典动画时,仍然能吸引众人的目光。你还能否认“大闹天宫”的魅力吗? 就因为此片,奠定了国人心目中齐天大圣的形象!那个有着京剧脸谱、围着虎皮裙、手拿金箍棒、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石猴,就是我心中永远的美猴王----孙悟空!搞得我后来看其他关于老孙的动画片时,只要不是那种形象的一概都不能接受,总觉得看上去不像孙大圣,没有那种“气质”哈。

5.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年)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著名的国产动画片,拍摄于1962年, 出品公司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
非常搞笑却极富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如今,依然经常在少儿频道播出。
这部动画的意义是想告诉当时的小朋友不要做没头脑和不高兴那样的人,他们是没有出息的,他们是没有未来的。可是现在再看一看,有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甚至掌握财权。他们做的某些事情和动画里的惊人相似,造了千层楼却没有电梯,扮演老虎却追着武松打。其结果可想而知,到少年宫的小朋友们爬了一个月的楼却看到的不是一场戏剧而是闹剧。劳民伤财不用说的,那些所谓的为民服务的"丰功伟绩"却让老百姓寒透了心。

6.半夜鸡叫(1964年)
《半夜鸡叫》是1964年出品的国产动画,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
这部动画片是根据高玉宝的同名小说改编。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里学鸡叫,然后把刚刚入睡的长工们喊起来下地干活。日子一长,长工们对鸡叫得这样早产生了怀疑。小长工小宝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他独自躲在大车后边观察院内动静,不一会儿,只见周扒皮悄悄来到鸡窝跟前,伸长脖子学鸡叫,随后又用棍子捅鸡窝,直到公鸡都叫了起来,他才离开。
小宝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长工们,大家非常气愤,都到地里睡觉去了。天亮后,周扒皮到地里一看,长工们都在睡觉,他举起棍子又骂又打。长工们不甘心受压迫,他们想了个对付周扒皮的办法:当天夜里,正当周扒皮在鸡窝跟前学鸡叫的时候,躲在暗处的小宝喊了声:"捉贼!"早已准备好的长工们纷纷跑来,对着周扒皮一阵乱打。地主婆闻声赶来,说明被打的是老东家,大家这才住手,并故意表现出惊讶的样子。地主婆无可奈何地扶着狼狈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里去,长工们见状都高兴得笑起来。

7.哪吒闹海(1979年)
本片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 (严定宪、金复载),1983年获菲律 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获法国第七届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穿红肚兜的小哪吒,可爱哈!和大闹天宫一样是我心中最爱的经典!
内容讲述了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共商报复之计。
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8.阿凡提的故事(1979年)
本片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聪明的阿凡提,童年的我认为他就是智慧的象征!
阿凡提布偶戏系列美术片于1979~198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共14集,导演曲建方、靳夕、刘蕙仪、蔡渊澜、金芳玲,编剧凌纾、靳夕。故事根据流传于新疆民间的《阿凡提故事》改编。第一部影片成功后,继续拍成多集系列片。

9.好猫咪咪(1979年)
本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我想现在仍有很多人对那群猖狂的小老鼠准备去拔猫的胡子时唱的歌谣记忆犹新吧: “老鼠怕猫,那是谣传;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千古偏见,一定推翻!”
内容讲述了小猫咪咪好吃懒做,一天,主人有事外出,咪咪正在呼呼大睡。这时,三只小老鼠窜上桌,想偷吃肉馅,忽见一只 猫睡在那里,吓得跑回家中。老鼠妈妈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懒猫,它跳上前抓住猫须,咪咪痛得乱叫,要反抗又没本领,老鼠胆子越来越大,把猫拴在电灯线上,一群老鼠大吃肉馅 。咪咪眼泪汪汪,后悔自己懒惰而没有学好本领。自此以后咪咪决心改错,它向松鼠学习爬树,向白兔学习速度,跟老虎学习跳跃,各种本领都学到了手,一天,老鼠们又来偷吃,结果被咪咪好好地教训了一顿……

10. 三个和尚(1980年)
《三个和尚》是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制作的动画短片。短片由徐景达、马克宣担任导演,包蕾任编剧 。
该片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本片于1981年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获第三十二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比赛银熊奖,葡萄牙第六届埃斯皮尼奥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83年获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4年获厄瓜多尔第七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奖 简单的故事却讲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