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日期: 2018-02-14
浏览次数: 41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2018-2-14 青野丰隆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上海青野文化特此推出香港电影专题系列,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香港五位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导演周星驰

周星驰(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生于中国香港,华语喜剧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出品人。

因其独特“无厘头”(毫无逻辑)的个人演绎方式;透过他的喜剧影视作品,并被香港及海外的广泛华人接受,声名甚至远达北美地区。其代表影视作品有《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国产凌凌漆》、《食神》、《喜剧之王》、《逃学威龙》等。2003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获选成为“亚洲英雄”的封面人物。2004年《功夫》创下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并被《时代周刊》评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

2013年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创华语片新记录,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华语电影;同年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2015年执导的科幻电影《美人鱼》;因《功夫》上映十周年,数字修复版《功夫3D》于2015年1月15日重登大银幕。2017年1月28日,担任监制、编剧的古装喜剧片《西游伏妖篇》上映。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一、周星驰的演艺经历

 

1982年,报考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一次没考上,最后几经辗转进入了训练班的夜间部,并开始在无线电视剧中担任临时演员。

1988年,得到李修贤的赏识,在电影《霹雳先锋》中饰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由于演出优异,周星驰拿到了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也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双料提名。不仅得到影坛关注,也引来了电视台对他的重新审视,给他更多机会出演重要角色。其后,他陆续主演了《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等电视剧。

1990年,出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之后,接演导演刘镇伟的新片《赌圣》,饰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这部电影最终票房达4132万港元,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记录,周星驰也首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提名。同年,导演王晶邀请周星驰合作同类型电影《赌侠》,又获得4034万的票房,与《赌圣》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亚军。周星驰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全线飙红,成为影坛巨星,连昵称也由“星仔”变成了“星爷”。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1991年,周星驰一改往日小混混的银幕形象,在影片《逃学威龙》中饰演一个卧底神探,该片再破票房记录,而他当年的另外两部作品也进入了票房榜前十名。其票房号召力与成龙、周润发并驾齐驱,三人被媒体称为“双周一成”。

1992年,周星驰在香港全年的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占据七席,且前五名全部是他的作品,其中《家有喜事》、《审死官》更连续打破票房纪录,他还凭借《审死官》获得了亚太电影节影帝,这一年被影坛称为“周星驰年”。

1993年,凭《唐伯虎点秋香》连续第四次拿到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周星驰也不再满足于一味迎合观众的需求来搞笑,其作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对生命、对世界、对理想的思索。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2004年,推出电影《功夫》,这一次周星驰不再专注于个人表演,更多地致力于团队协力和影片的整体创作。该片在香港票房收入6127万港元,打破了由《少林足球》保持的纪录,成为香港史上票房最高的港产片,亦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功夫》在海外也获得了肯定:全球总票房达1.05亿美元,创下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并入围美国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获得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等多项最佳外语片奖,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05年世界最好的十部电影”之一。

2017年1月,凭借科幻片《美人鱼》获得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 ;1月28日,担任监制、编剧的古装喜剧片《西游伏妖篇》在中国内地上映。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二、周星驰的社会活动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周星驰积极参加“香港演艺界9·21传心传意大行动”,为地震灾民筹募重建费用。

2001年,周星驰带领《少林足球》演员在综艺节目《百万富翁》赢得100万善款,并将赢得的奖金全数捐给玛丽医院癌病儿童。

2004年,印度洋海啸,周星驰在香港艺人中带头捐出50万港币,又捐出电影《功夫》在香港一天的票房,总额超过了900万港币。《功夫》上映的时候,他为韩国语言障碍儿童筹款举行慈善首映。他还为癌症中心捐献骨髓,带动香港市民踊跃参与。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2008年,1月出席在北京东高房小学举行的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让每个儿童有个好开始”-好开始儿童慈善专项基金启动仪式,亲自为儿基会拍摄关爱流动儿童的公益广告片,还作为代表为北京的流动儿童学校捐赠30间电影放映室。2月在“脊髓再生爱心创明天”直播筹款节目活动上,周星驰捐出单车和珍藏DVD筹款,分别募得10万及15万元善款[20]。5月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香港的慈善机构捐款,但周星驰不愿透露捐款具体数目。之后他又通过很多途径进行了多次捐款,其中包括将2008年《长江7号》电影中的部分收入捐赠给灾区。6月周星驰参加由香港演艺人协会发起的“演艺界5·12关爱行动”慈善活动。当天募集到善款3134万港元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乐施会等6个国际性慈善组织全数捐赠给汶川大地震灾区

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正为新片忙碌的周星驰默默捐款到红十字会,个性低调的他说:“希望台湾同胞早日重建家园。”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三、外界对周星驰的评价

 

金庸评:周星驰的片子拍得好,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也很强。

李安评:如果周星驰拍摄无厘头的电影,那么我愿意去给他当演员。

陈嘉上评:他每次都会把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张雨绮评:他是工作认真的导演,也是专业演员;是有性格的人,也是天才。又导又演会遇到很多问题,可能有人因此对他存有误解。

刘镇伟评:周星驰是个内心情感极其丰富的人,只是不容易表达出来而已。他并不“独裁”,顶多是“自我”一点,这是每个导演都会有的主观性。

2003年,《时代周刊》将周星驰评为“亚洲英雄”时写道:如果说中国有查理·卓别林的话,那就是周星驰。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四、周星驰的电影风格

 

 如果认为是周星驰在后现代主义的指导下演绎自己的风格,显然是不正确的,他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但他表演的风格,确实符合后现代主义精神,尤其体现在对宏大叙事的颠覆上。

纵观人类历史,宏大叙事以各种形式对个人实现统治,使个人异化。宗教是最早的形式,宗教强调神的至高无上性,否认世俗生活,否认个人欲望,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在“神圣形象前的自我异化”;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理性推翻了神的宝座,却自己坐了上去,理性改头换面成了新的神,这就是为何恩格斯说黑格尔试图用理性论证上帝的存在不可得,于是宣布理性就是上帝;说教,无论是道德说教还是革命说教,都是宏大叙事的一种,而他们的化身:权威和革命者,都不知不觉成为工具。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在周星驰的电影里面,我们看到这一切都受到他的无情嘲笑和鄙夷。对宗教的颠覆体现在《大话西游》里面,菩提老祖并没有佛的牺牲精神,而是见不妙就逃的俗人;体现在《食神》里面,是把大师的法号叫做“梦遗”。周氏所作的一切努力,不过要把宗教的神圣面具戳穿,他们不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圣洁生物,而是与凡人一样是有情有欲的,周氏颠覆了宗教,不过不是以启蒙运动理性的形式,而是用世俗、本真的生活。

对道德说教的否定体现在罗嗦的唐僧上,唐僧的说教用 “only you ”唱出,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其中所隐含的我执是:为什么要对我说教?你认为自己掌握真理,我是一个蒙昧,这种傲慢本身就是对我的否定,我拒绝说教,是为了拒绝你对我的鄙夷,如罗蒂所说:“在这个文化中,无论是牧师,好是物理学家,或是诗人,还是政党都不会被认为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对革命说教的否定集中体现在《国产零零漆》里,从菜刀上面写的“小平赠”,通过贿赂逃过行刑都得到表现,尤其是首长把零零漆称为“内裤、卫生纸”,道出了所以革命的真谛:在革命中,每个个人都是工具,讲求的是对革命这一宏大事业的价值,个人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宏大叙事都破产了,剩下的是虚无吗?在一些电影中,确实是如此,比如法国的文艺片,这些电影如大海中的孤舟,没有停泊的依靠,也失去了艺术的价值,然而在周氏电影里面,我们虽然也看到类似的虚无,但更多的是另一种坚持,即是坚持私人叙事的意义,私人叙事,也往往是周氏电影最大笑之后能够大哭、深入思索的价值所在。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周氏的私人叙事往往以小人物的身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游离于主流之外,如福柯所揭示的,人类用共识把人分为“正常”、“异常”,异常的人被隔离在社会之外,然而他们真的异常吗?福柯告诉我们,不!真正异常的是那些正常的人,如果自我异化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状态的话。异常的人,往往是没有被真理、权力、金钱异化的本真的生命!或者如同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人不是英雄,他们在历史上没有名姓,没有留在足迹,他们象风一样来,又象风一样去,公子王孙的传记多了,但大多数人生生死死,无人问津,周氏就是要给这些无名的人立传,让精英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这样一种存在,不要侮辱他们,不要对他们视而不见。在《喜剧之王》里面,让观众感动的是周星驰饰演一个跑龙套的,他被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甚至被卖便当的人看扁,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仍然固执于自己的生活轨迹,他是如同关汉卿说的“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颗铜豌豆”!

 

 

香港电影漫谈•周星驰的喜剧人生

 

周星驰电影用私人叙事打碎了宏大叙事,把被异化的生命还原,把人的本质力量从神圣形象夺回,无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不是简单的搞笑,只有懂得后现代主义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