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日期: 2020-09-07
浏览次数: 11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2020-9-7   青野丰隆


《信条》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思•布拉纳联袂主演。该片于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2020-09-06 来源:刀马物语


说实话,第一遍刷完《信条》之后,看得真有点如云里雾里一般。太烧脑了。虽然之前也知道《信条》是一部烧脑的电影,在观看的时候还是集中精力,不敢有丝毫的走神,但是看完之后还得反复地回味才能大致梳理出一个脉络来。


这是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之后,执导的又一篇科幻动作巨制。在第一天上映的时候,就果断去看了。


这也是其“时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关于时间的影片,面对时间,六维空间,平行空间,时间回溯,其实一直是科幻爱好者心中的纠结,一直在苦苦地思索着时间的“倒行逆施”是不是可以存在,是不是真的可以从另一个空间穿梭而来,甚至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来去自如?


诺兰无疑给我们演绎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索的反馈,是对时空概念的一种影像呈现。而《信条》上映首日的成绩也不错,轻松破亿。而且在豆瓣评分也在8分以上,可以看出口碑还不错。最关键还是大部分观众表示太“烧脑”了。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据悉,对于时间的追溯,诺兰也表示,“因为时间定义着我们的存在。而电影又是表达时间概念的最佳媒介,电影对时间的诠释有着非常独特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信条》中的男主角没有具体名字,诺兰表示,“因为展现的是现在时,而非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于电影的故事里”。其实,对于时间“错乱”的一部影片来说,有没有名字并不重要,甚至可以有多个名字,在过去和现在,包括未来的交错中,本来就有很多彼此衔接的片段和碎片,而真正能打破时间桎梏的其实还是不存在的。


过去的就是难以并泯灭的,即使回到了过去,试图改变什么,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发生了,就是固化的,即使在不同的维度能够看到不同的场景,或许是不同思考之后的片段罢了。


伴随逆转时空的设定,我们可以看到前所未见的奇观与反转轮番登场,子弹飞回枪膛、车倒着翻滚回正、爆炸可以正逆双向爆破、分别来自正逆时空的人可以和自己对打,这就是时间回溯带来的观感。


据悉为了更好地出演该片,男主角约翰•大卫•华盛顿还需要学习倒着演出动作戏。全程采用IMAX胶片摄像机和70mm胶片摄像机拍摄,大量的实景拍摄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其实《信条》的英文名字是TENET,也就是正反读都是一个意思,而《信条》直译过来的名字,就逊色了一些。TENET的回文设计更能体现和时间追溯一样的设置。


有人说,别指望一刷就能看懂《信条》了,没有二刷、三刷,或许你连门槛都入不了。当然,这是玩笑,不过,在一刷的过程中,如果不始终注意精力的话,真有可能越看越糊涂的。当然,如果仅仅是看场景的变幻和设置,以及精彩的打斗画面,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烧脑的是情节设置,对于画面感来说,即使对情节云里雾里,其实毫不影响观看的效果。毕竟,这是诺兰的作品,而且是IMAX拍摄的。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澎湃新闻评:《信条》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信条》还是挺概念化的,电影的主要精力是以故事还原这个概念本身,所以电影虽然辗转三大洲七个国家拍摄,但它们也都沦为背景,部分人物也只是概念的道具,情感动机相对欠缺。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涉及剧透•《信条》烧脑?看看这篇解谜降温丨揭秘


2020-09-06 来源:新京报


大多数人都把时间看作是一种直线式、不可反转的存在,而在诺兰的构想中,时间变成了极易驾驭的曲线,可随意弯曲、扭曲、并行甚至逆转。他说:“《信条》的故事灵感来自时间,以及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我希望在此基础上将科幻小说的元素与经典的间谍片元素结合起来。”同时诺兰也希望能让观众通过这些极具悬疑色彩的动作戏,跟着角色获得冒险过程中的愉悦。


1、首次任务失败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其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男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男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


2、加入“信条”


男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已死去”的他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3、调查反派


无名氏与特工搭档尼尔开始调查俄罗斯寡头萨特,他通过妻子凯特的艺术品交易生意将非法资金洗白,于是两人开始通过凯特接近萨特。随着交往,他们发现凯特也对一直控制着她和儿子麦克斯的萨特充满了怨恨。无名氏让凯特帮助他们见到萨特,作为交换,无名氏将把凯特母子从萨特的控制中解放。


4、飞机撞仓库


无名氏与尼尔为了寻找萨特藏着的逆时间设备,设计用飞机撞毁了可能藏有设备的空港仓库,以引发火灾打开安全通道,制造进入仓库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神秘十字转门,他们同时遇到2个装备齐全的神秘逆时间者(其实是来自逆转时空的无名氏与尼尔)的阻挡,计划失败。


5、时间逆转机器


通过调查,无名氏得知神秘十字转门其实来自未来,是一台能够进行时间逆转的机器,萨特想利用这台机器重新规划时间,而开场乌克兰剧院人质事件,其实是萨特在幕后策划,目标是装有钚元素的手提箱,但手提箱目前落在乌克兰军方手中。


6、互斗心机


无名氏伪造前外交官的身份,在凯特的帮助下接近了萨特,凯特制造事故想杀死萨特,但无名氏认为萨特身上有太多有价值秘密没有解开,这些秘密涉及未来整个人类世界的存亡。他救下萨特,随后经过斗智套话,了解到钚元素是组成时间机器的重要元素,但乌克兰军方并不打算与萨特进行交换钚元素交易。萨特打算利用无名氏从运输车队中抢到手钚元素,再交给自己,而无名氏也决定将计就计。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7、高速路之战


在高速路上,无名氏和尼尔以及其他信条组织特工通过精妙合作,刚在乌克兰一方截获到钚元素,萨特和手下便出现,他们利用逆转时空技术和凯特作为人质,抢夺到战利品。无名氏和尼尔也利用逆转时空在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穿梭,不但营救了重伤的凯特,还知道了萨特的真实身份和他要毁灭现实世界的阴谋。


8、讨“逆”成功


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此时,尼尔的身份也将揭晓,他们此时执行的任务,时间正好与影片开始乌克兰歌剧院事件同步,呼应了时间首尾相同的概念。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幕后解析】


诺兰介绍,拍摄《信条》最大的技术挑战之一,是我们希望IMAX摄影机能够倒带运行,以捕捉到胶片正向拍摄时无法拍摄的效果。IMAX摄影机有强大的电机,使用时也要求小心精确,它们根本就无法进行倒带拍摄,IMAX的团队非常帮忙,他们和我们一起进行研发,重建了胶卷盒中的机械部件,并重构了电子元件,因此让诺兰能够进行正向和逆向的同时拍摄。


 

“烧脑”的《信条》,归去来兮的追溯



尽管如此,摄影机只能用来记录时间的变化,这种单一的能力是不够的。诺兰深知,其愿景的实现需要“一个比摄影机或倒退事物更复杂的规则集。在时间方向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互动:比如事物围绕我们运动的方式,甚至我们呼吸的空气,”他解释说,“逆转的概念是不对称的,因此规则集是复杂的,并且须以更复杂的方式来解决。这意味着需要各种技术,从全体演员能够表演出朝着不同方向奔跑的战斗场面、奔走的特技演员,到能够以各种配置向前或向后行驶的车辆,我们需要在逐个镜头中完全改变用于创造视觉特效的技术。多年以来我们意识到:若你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技术不断改变拍摄特技,观众就会更加沉浸在画面中。”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