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完结了 乐队的明天呢?
2019-8-11 青野丰隆
这个夏天是个怀旧的夏天,尤其对于乐队和乐迷们而言。经历了三个月,《乐队的夏天》终于完结,新裤子乐队获得第一名,痛仰乐队第二名,刺猬乐队第三名。
但与其他竞赛类综艺不同,很多人都说名次不重要,因为在这三个月里,通过一档节目,乐队重新进入主流视野。然而,节目已经结束,热闹总会冷却,乐队又将迎来怎样的明天?
《乐队的夏天》海报
乐队的观众不只是中年人
没想到,在这个夏天,会有很多人爱上乐队。《乐队的夏天》自播出以来频上微博热搜榜,豆瓣评分涨到8.6分。很多人认为,它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两个原因,找到了好的乐队,抓住了沉默的中年人。一些不看综艺的人开始看综艺,一些不听摇滚乐的人开始听摇滚乐。
在《乐队的夏天》总决赛中,就出现了一个违和感很强的人——白岩松。新裤子主唱彭磊还调侃,被白岩松夸奖,像是被单位领导肯定工作。
实际上,白岩松是个隐藏的“摇滚老炮”,很早就开始写乐评,上大学就采访过崔健。他自己还说:“其实我的主业一直还在这儿,我只是兼职做时事评论,因为歌迷是终身的。”
从张亚东、高晓松、到老狼、大张伟,看《乐队的夏天》的乐队表演和嘉宾,仿佛回顾了一圈内地乐队史。乐队的情怀勾起了很多中年人的表达欲,他们也开始追综艺,刷屏朋友圈。
不过,在三声的“新青年”沙龙中,《乐队的夏天》总制片人牟頔称,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个节目的观众都是中年人,但从爱奇艺的用户数据来看,18到35岁的用户占比在80%以上,还是年轻人居多,跟他们之前做的综艺差不多。在网上,乐队的新粉丝也不在少数。

新裤子乐队海报
破圈?从没给自己划过圈
对于“自苦已久”的乐队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好的改变。很多人将其称为“破圈”,是小众文化的再一次崛起。不过,牟頔认为,他们从未给自己划过圈,也没有考虑过“圈子在那儿”和“怎么破圈”的问题。
而摩登天空的创始人沈黎晖也表示,其实他们一直在扩圈,让更多的人喜欢乐队,去看音乐节。他很同意一个观点,做综艺哪有做小众的,都是大体量的。在他看来,综艺和乐队是短线和长线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短期内,综艺可以让乐队破圈,从长期看,又可能变成产业中的一环。
节目短期内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新裤子乐队、刺猬乐队的微博粉丝数一跃超过百万。太合音乐集团音乐人服务部总经理刘瑾还透露,对于头部的乐队来说,可能增长有限。但一些新的乐队变化比较大,像刺猬乐队和Click#15,有的已在原有商演价格基础上翻了10倍以上,以前都是很低的出场费。
在很多人眼中,“穷”是玩乐队的人身上的一个标签,郑钧曾在采访时直言:“现在摇滚歌手一个个儿都穷得跟孙子似的。”很多人都在为生计奔波,靠兼职维持梦想。观众们一边希望他们出好作品,一边又不希望他们太过商业化,应该为了理想不吃不喝,这似乎成了一个悖论。
但在沈黎晖看来,做音乐不一定要想着养活自己,做音乐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要是比惨的话,搞流行音乐的比乐队惨多了,特别少的人才能出来。“凭什么干乐队的,我惨大家就应该同情我。”他认为,搞音乐的初衷是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都应该是源自于冲动和快乐。

乐队的明天
牟頔曾透露,在节目准备之初,他们曾搜集过300个乐队的资料,见过60个左右乐队,最终选了31个。“我们自己知道的,其实也就是大家普遍知道的那几个乐队,当你冲到水里面去看的时候,肯定远超过你想象的数量。”
节目结束了,乐队们还要继续往前走,但很多人对乐队的明天似乎没有那么多担忧。一是乐队的发展时间久,数量多。二是他们本来也有粉丝基础,可以靠线下演出。三是见识过大起大落后,很多人的心态也趋向平稳,没有那么多“妄念”。
而在沈黎晖看来,破圈带来的热度是相对短期的,想要提升整个行业的广度和深度,扩圈是更为重要的,而这需要相当长期的深耕。
在腾讯音乐人总经理王磊看来,如果通过一个节目,让大家能够关注这些作品,让这些作品有更多流量,流量有更多分成,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具体到现实层面,如果让乐队成员的生活有所改善,更多人邀请他们演出,听他们的歌,有这算是一个微小的改变。
他还透露,从2012年到现在,平台的版权费支出已经涨了100倍,其中,很多都给了独立音乐人。而在线上,一首歌在一年内纯靠流量能够获得2000万的分成,这是天花板。
所以,预算是有,但还是要看作品能不能被传播开。在他看来,简单的是作品,更复杂的是大众文化的部分。因为很难通过一档节目,就能提升大家的音乐审美。
近年来,各种网络综艺正在刷新大众的音乐认知,从单纯的飙高音,到说唱、电音、音乐剧,再到乐队。互联网给了人们更多选择,小众文化有了更多被了解的机会。但对于每个行业来说,被了解才是刚刚开始,明天的路还任重道远。(Via:中新网)

《乐队的夏天》给中国乐队增加了三重厚度
Via:新京报
自从五月开播,《乐夏》的口碑和收看人数的曲线并不像很多竞演综艺那样随着节目的播出而逐渐走低,反而还渐渐增加了(某平台评分7.4上涨到8.6)。这种在竞演类综艺中较为少见的态势表明,《乐夏》不仅依靠新的体裁、频出的话题得到了不错的热度,也凭借丰富的阵容和优质的节目铺垫了相当的厚度。
“乐队人”群体的厚度
在《乐夏》开播之前,不少人认为成熟乐队竞演的模式是走不通的。毕竟一方面此前《超级乐队》(非韩国同名综艺)和《中国乐队》这两档节目收场都相当惨淡,而痛仰和子曰在《中国之星》里也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韩国《超级乐队》开启了新潮有趣的乐手拆分重组模式,并凭借他们各自的高超技艺收获了爆棚的口碑。

在《乐夏》之前,韩国综艺《超级乐队》收割了一波热度。
人们看不出来这样一档固守陈旧模式的竞演综艺有什么理由可以获得成功。而31组乐队的出演阵容虽然豪华,但依据人们对“乐队人”的固有印象,这些家伙应该是那种抗拒上电视、不配合采访、最终造成冷场的综艺毒瘤。
节目开播后的第一期多少也印证了这种担忧。然而从第二期开始,“乐队人”这个群体却展现出了他们的丰富和深厚,年轻的惊喜开始出现,老牌劲旅们也开始展现出他们的积淀。
在中国各种类型的音乐人里,“乐队人”基本上是一种投入最高,回报最低的存在。相对于纯Vocal歌手练好自己的唱功就好,或是说唱歌手用相对低廉的成本就可以制作或购买电子乐的Beat,哪怕是练习生也往往有公司为其投入练习和制作作品的成本,做乐队的前期投入门槛是最高的。

别说买一把Gibson或是Fender吉他动辄上万乃至数万元,即使是入门的Epiphone吉他没个几千块也下不来。除此之外,乐手还要购买各种各样的效果器、配件,并定期支出乐器的养护费和排练室费用。等真接到了演出,别人都是自己拿演出费,乐队都得好几个人一起分。
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下,还能够选择去做这件事的基本上就是中国音乐人里面最理想主义的一批。对于他们来说,舞台上片刻的荣光和做出好歌时心中的喜悦,在生命中的优先级是要比其他物质因素高的。他们不太会去考虑“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所以趋同性也就比较低。
我们在《乐夏》里看到的乐队,每支都很不一样。理想主义的执拗塑造了刺猬乐队动人的故事线,塑造了海龟先生飘然世外的艺术家气质,也塑造了《乐夏》里中国“乐队人”丰富而有层次的整体呈现。

单支乐队的厚度
当然尽管《乐夏》的演出质量在12期的漫长过程中保持得算是比较好的,它在迎来决赛时依然没能完全打破中国竞演类综艺“决赛最难看”的魔咒。那些留到了最后的乐队们尽管实力都很强,但在一整季综艺节目的最后,每支乐队之间个体厚度的些许差距也就逐渐体现了出来。
这种抽象的“厚度”可能具体包括了:1.持续写出具有可听性旋律的能力;2.利用多样的编曲手法有效调动听众情绪的技巧;3.独特的审美;4.能够支撑作品表达的现场演奏和演唱实力;5.在变化和进取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有自我风格。
在上一轮“夏日主题创作赛”中,大部分乐队的储备都在某一方面见了底,令这轮比赛堪称整季最差。先说初期最惊喜的九连真人和Click#15。九连自从第二期一鸣惊人之后,就逐渐受制于旋律创作和现场演奏能力的不成熟而产生了一种“越打越弱”的观感。当然相比于去年另一场比赛中被张亚东指出“编曲只会用一个六级和弦”时的九连,今年的他们已经懂得用轻重缓急的变化来增加作品的丰满度。

但到了夏日主题下的《一浪》,尽管选题和现场互动依旧精彩,但整首歌七零八碎的旋律创作却造成了可听性的断崖式下降,带来极强的割裂感,最终作品难以成立,使他们最终止步7强。而在他们的未来,客语民歌的宝库还能用多久,方言乐队的路线能否一直走下去,首张专辑又该交出怎样的答卷,不光值得他们自己思考,也需要有经验的A&R(唱片公司负责发掘、训练歌手或艺人的部门),给他们“指条明路”。
再看Click#15在仓促中创作的《B Funk For Summer Troops》,完成度实在太低,几乎只是建立在两个人即兴器乐演奏上的歌词朗诵,将Ricky唱功和旋律创作上的短板暴露无遗。诚然放克(Funk)是强调律动的音乐,但从早期的放克大师詹姆斯•布朗、马文•盖耶到近年最火的《Uptown Funk》,谁也没有像这样完全放弃过旋律的塑造。尽管他们最终进入了Hot5,但歌曲单调性太高的问题仍是颗定时炸弹。

惊人的是,词曲创作力短板最显著的竟然还不是这两支年轻乐队,而是痛仰。当这支乐队已经达到编曲能力臻于化境,舞台风格也炉火纯青的阶段时,难以想象高虎20年来只写出了3首好听的歌。在决赛阶段拿出《奇妙夏日》这样立意全无、歌词拼凑、旋律阻滞、节奏诡异,整体近乎放弃的作品,那么他们身上不思进取、装X、油腻这样的评价,也就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相比之下,刺猬的作品依然兼具地气和诗意,旅行团也依然可以构建出万人体育场合唱的幻象。只是他们由于风格上一成不变造成了冲击力逐渐减弱,而相较之下盘尼西林尽管由于超越年龄的精致,对游戏规则的趋从而招致反感,但不得不说他们对于各种风格都展现了七成以上的驾驭度,实力颇厚。《夏日之星》做出了带劲而又记忆度很高的前奏Riff(音乐术语,意思是简短重复的乐句),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表演之一。除了没有表达出他们本质的风格是什么,盘尼的《乐夏》之旅近乎完美。

而在产生变化和保持自我两者间做得最好的,还是成立最早的新裤子。他们每轮演出中都做出了克制但又显著的变化,而在审美上又始终保持一定的新颖度。例如《你要跳舞吗》和《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在和声进行上完全一样,甚至前者的副歌和后者的主歌在旋律上都几乎是相同的。但两者在节奏性的编配、合成器的音色占比、甚至彭磊的唱腔上都有可体察的不同,而这次比赛将这两首歌放在一头一尾也聪明地避免了观众产生疲劳。
从《艾瑞巴蒂》到《生命因你而火热》再到《夏日终曲》,新裤子乍一看很多歌都很像,但其实在各个环节都做出了变化,而这种变化被做到一个恰好能体察的程度,即使不用仔细听也能感觉到。这表明了这支乐队拥有丰富的音乐语汇,对作品理性的设计和成熟的经验。从各种角度来看,新裤子招很多,而且用的地方都对,他们正是这一季《乐夏》最具厚度的乐队,所以夺冠也是水到渠成了。
未来土壤的厚度
热度与厚度的互相作用令《乐夏》成为中国上半年搜索指数最高的综艺,但对于乐队行业本身,节目的反哺效果又有多少呢?自从节目开播之后,每个人都在问:“乐队音乐出圈了吗?夏天真的来了吗?”节目的影响对每个人都不同。据摩登天空CEO沈黎晖介绍,新裤子虽然微博粉丝从10万涨到了100万,但实际上出场费大概只涨了12%(语出近期某次行业论坛)。

这其实也很正常,目前乐队的主要舞台依然是各大音乐节,而音乐节的总体投资,各组艺人的分配体系已经比较成熟。新裤子和痛仰这些成名乐队的出场费本就在行业里处于顶尖水准,在产业规模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这些头部乐队的报酬也就不容易上涨。另一方面,那些原本处在中游报酬水平或是新人的乐队则凭着这次节目坐上了火箭。九连真人的出场费达到了原本阿龙和阿麦一年都挣不到的数字,而邀约的数量更是足以让他们对演出规模和配套宣传进行挑选。Click#15和刺猬更是从濒临停滞的境地中又活了过来,甚至较早离开的皇后皮箱的巡演也是场场售罄。
不过,在参加了节目的乐队之外,节目的影响力显得相对“缓释”。首先是音乐节演出数量并未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剧烈增长,没能上节目的乐队大多还是靠天吃饭。但在体量较小的演出方面,北京某Live house主理人透露,尽管场馆的租金和演出报批条件都比以前严格,但2019年下半年的预订量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上涨,音乐人对演出观众的增加抱有预期。

最显著的变化来自收听量和月度销售量——根据TME由你音乐榜统计,第二季度的摇滚类型歌曲的收听量比第一季度显著增加了35%,而来自北京数个琴行的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琴行的销售额一改往年缓慢下降的趋势,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尽管暑期原本就是销售旺季,但今年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50%。某吉他教师表示,6月以来收到的报名量也有明显提振。
3个月的节目或许并不能立刻奇迹般地改变乐队人目前的生存环境,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有更多人又开始听乐队和玩乐队了。有人担心《乐夏》第二季还能不能找到这么多好乐队,但毕竟九连也是去年才刚成立的。随着更多年轻人开始玩乐队,明年或许会有更多天才横空出世。《乐队的夏天》或许无法令中国乐队从冬天一步跨进夏天,但至少,它已经在慢慢地增加中国乐队未来土壤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