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日期: 2018-03-20
浏览次数: 41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以人体作为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刚劲有力、气魄宏大,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生机勃勃的人文主义精神。


1498 年,年仅 23 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两年后即告完成。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米开朗基罗却将圣母刻画成一个年轻、貌美、恬静、典雅的少妇,她默默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沉思、哀悼,耶稣静静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


整座雕像沉浸在肃穆气氛中,并洋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情感。它已大大超出了题材的限制,将生与死、痛苦与慈爱化为一体,和谐统一,赞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人们不相信它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为此,米开朗基罗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1501 年,26 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创作他另一举世闻名的杰作——《大卫》。历时三年,他用一整块大理石雕塑出的《大卫》总高达 5.5 米。


米开朗基罗与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不同,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场景。艺术家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为事业斗争的英雄形象:年轻、英俊、健壮、神态坚定自若,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抛石带”,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俯,直视前方,准备投入战斗。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上得到充分体现的象征。它赞美人体,讴歌正义和力量。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亦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


为了保护艺术品,《大卫》原作被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内。前不久还对其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洗。这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参观者络绎不绝。同时,在佛罗伦萨市市政厅门前和米开朗基罗广场上分别矗立有复制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此外,在米开朗基罗的大量雕刻作品中,《摩西》和《昼》、《夜》、《晨》、《暮》以及《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也被认为是旷世之作。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如此年轻就享有盛名,常遭人妒忌,还曾被人打坏了鼻子,使他终身对自己的容貌自卑。不过,他的名字也传到了教皇耳中。1508 年,教皇朱利奥二世要求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穹顶画。米开朗基罗本来不愿从命,但他一旦接受就追求完美,决不“亵渎”艺术。历经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传世巨作穹顶画《创世纪》。


《创世纪》取材于《旧约全书创始纪》,整幅作品 511 平方米,中心画面由《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伊甸园》等 9 个场面组成,大画面的四周画有先知和其他有关的故事,共绘了 343 个人物,其中有 100 多个比真人大两倍的巨人形象,他们极富立体感和重量感。整幅画通过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歌颂人的创造力及人体美和精神美。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西斯庭教堂是教徒的礼拜圣所,也是天主教裁决重大事务的要地。1508 年尤利乌斯二世把米开朗基罗从正在为他从事的墓建工程中召回,开始重新装饰西斯庭教堂。委托到了米开朗基罗,这是一个向天作画的时刻。天顶画的面积是 14×38.5m,中部由九个叙事情节组成,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分别为“分开光暗”、“划分水陆”、“创造日月”、“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亚祭献”、“洪水汜滥”和“挪亚醉酒”。


绘制的壁柱和饰带把每幅图画分隔开来,借助立面墙体弧线延伸为假想的建筑结构,并在壁柱和饰带分隔的预留空间绘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个裸体人物和另外四幅圣经故事的画面。米开朗基罗以自身处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解最终让西斯庭天顶和创世记言归一体。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天顶画分为两个创作阶段,第一阶段从 1508 的冬天至 1510 年的夏天,第二阶段从 1511 年 2 月到 1512 年 10 月,历时四年。米开朗基罗把自己封闭在教堂之内,拒绝外界的探视,从脚手架设计到内容安排、从构图草创到色彩实施全部由他一人掌握完成。居高不下的处境,曲身仰视的姿态,集中的心情,舒展的灵思,一天天慢慢缩小着一块块距离,一块块慢慢充实一天天的内容。辛苦到达的天界,回过头去谁也不曾看到过。


两个创作阶段的风格有着时限的差别,构图和形式越来越简化。照顾到人们受可视距离限制的生理条件,向往立于十八米之下的人们更清晰"天庭"的运动,米开朗基罗减少了画面中人物的数量和故事的细节,突出了主体的形象并且强调了活动的节奏。西斯庭天顶画中最重要的作品是第二阶段绘制的《创造亚当》。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唤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机器"。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一个人躺在 18 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以超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当整个作品完成时,37 岁的米开朗基罗已累得像个老者。由于长期仰视,头和眼睛不能低下,连读信都要举到头顶。他用健康和生命的代价完成的《创世纪》,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不朽的艺术品,还有他那种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盛期是欧洲文明的一道分界线,把西方基督教世界分成了中世纪和现代,也把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外围的影响和自身的调整是自然生成和社会发展的因子。耶路撒冷和雅典的分庭抗礼、人文主义的诘难和基督教文化的对应是西方现代社会结构的注释,人类没有理性一次性可以跨越的门槛,信仰基于人类的一颗易受波动的心.



米开朗基罗——接近神的艺术家


立于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下,置身西斯庭教堂的祭坛画前,设想米开朗基罗的情感世界,照顾自身的肉体。米开朗基罗代表了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思考不同,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