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上娱乐乱象 这个通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2021-11-26 青野丰隆
2021-11-26 来源:人民网
中央网信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也于近日公布了第九批网络主播警示名单,首次将违法失德艺人纳入网络主播警示名单。网上文化娱乐乱象的整治再度引发关注。
“网上文化娱乐乱象是近年持续存在、亟需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经过几次专项整治活动以后,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通知》就是在此背景下所形成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表示,《通知》根据以往经验形成了更全面、更综合、更系统化的方案,每一条规定都直击乱象之下的痛点,彻底纠正利用明星信息发布来扰乱信息生态、误导青少年、冲击主流文化的乱象,起到了“釜底抽薪式”的治理作用。

《通知》从内容导向、信息呈现、账号管理、舆情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总共15项具体的工作措施。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严把内容导向是价值遵循,规范信息呈现是基本要求,加强账号管理是关键举措,强化舆情检测处理机制是重要手段。《通知》将为进一步规范网络娱乐信息呈现,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提供强大的政策动力。
“含有明星个人标识的,在首页首屏、热门推荐、热搜榜单等环节,同一明星同一时段原则上只能呈现一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有的人为了提高知名度,故意黑别人或请别人黑自己,以此提高知名度。《通知》中的这一点,结合了网络信息生态的具体情况,对于遏制“饭圈”乱象提出精准且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通知》中对严格违法失德明星艺人账号管理也引发了广泛关注。王四新说道,从表面上来看《通知》是对明星在网上的信息发布活动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实际上的诉求是避免MCN机构、明星的团队、以及背后资本的力量,利用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进行有目的地营销炒作。
《通知》最后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工作,结合“饭圈”乱象整治,制定细化实施方案。
那么各地该如何落实?王四新认为,最主要的落实主体是平台。平台根据这些要求,进一步细化涉及明星类的消息,在信息的前端加强账号管理,在终端加强信息内容的管理。若有产生的“外溢效果”,就应引入社会公共管理机构例如当地公安部门介入处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
近年来,网上泛娱乐化倾向、低俗炒作现象屡禁不止,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等不良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一些网上有关明星的宣传信息内容失范,绯闻八卦、隐私爆料占据网站平台头条版面、热搜榜单,占用大量公共平台资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进一步规范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现就有关工作措施通知如下:
一、严把内容导向
1.加强正面引导。强化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导向管理,发布和传播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健康格调品位。
2.建立负面清单。娱乐明星网上信息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的内容,不得宣扬流量至上、畸形审美、奢靡享乐、炫富拜金等不良价值观,不得为博眼球低俗炒作绯闻丑闻、渲染明星情感纠纷隐秘细节,不得未经授权曝光、买卖明星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行程信息等个人隐私,不得批量发布涉明星艺人及其作品,进行恶意营销或刷量控评,不得发布涉明星虚假不实信息,进行曲解诋毁、造谣抹黑,不得为违法失德明星艺人复出造势、洗地宣传,不得挑动粉丝群体互撕谩骂、攻击对立,或刺激诱导粉丝群体进行过度消费、非法集资、非理性打投等应援行为。

二、规范信息呈现
细化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分类,强化重点环节管理,严格规范娱乐明星信息网上呈现。
3.演艺作品类信息,具体包括明星影视、音乐、综艺作品及相关宣传、片段、演绎、评述等,原则上自然传播,但不得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重点环节扎堆呈现,含有明星个人标识的,在首页首屏、热门推荐、热搜榜单等环节,同一明星同一时段原则上只能呈现一条。
4.个人动态类信息,具体包括明星日常生活、行程动态、兴趣偏好、家庭成员等,原则上不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重点环节呈现。
5.商业活动类信息,具体包括明星广告代言、品牌合作、商业推广等,原则上仅在各网站平台广告位置呈现,且应在显著位置标明广告字样。
6.公告类信息,具体包括明星维权、回应、澄清、公告等,原则上自然传播,但同一明星同一事件的公告类信息,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重点环节同一时段原则上只能呈现一条。
7.公益类信息,具体包括明星参与公益活动、救援救助、正能量宣传等,原则上自然传播,但不得恶意蹭炒热点进行营销炒作。
8.权威发布类信息,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主流媒体、行业协会等关于明星相关事件的表态、回应、公布和舆论监督等,原则上自然传播。

三、加强账号管理
9.规范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娱乐明星、经纪公司(工作室)、粉丝团(后援会)和娱乐类公众账号等名称、头像和简介中,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爆料明星隐私等信息,不得含有煽动互撕谩骂、拉踩引战等信息,严禁在禁言期通过更改名称、头像和简介等方式变相发布信息。
10.分级监测管理明星账号。各平台要全面摸清明星账号注册底数,根据粉丝数量、传播能力、信用评价等情况,对明星账号进行分级管理,相关情况向网信部门定期报备。建立各平台重点关注目录清单,对达到一定粉丝数量和传播能力的明星账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对于热点敏感社会话题中,发布带偏节奏、混淆视听、煽动极端情绪信息内容的明星账号,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11.严格违法失德明星艺人账号管理。对违法失德明星艺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全网统一标准,严防违法失德明星艺人转移阵地、“曲线复出”。
12.严格明星经纪公司和粉丝团账号管理。加强明星经纪公司(工作室)账号认证审核,同一经纪公司(工作室)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能注册一个账号。粉丝团(后援会)账号须经明星经纪公司(工作室)授权或认证,由其承担日常维护和监督管理的责任。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一律不得注册明星粉丝团账号。
13.严厉处置娱乐营销账号及其所属MCN机构。对于有组织或批量发布涉明星不实爆料、恶意抹黑、拉踩引战等信息,或进行刷量控评、恶意营销炒作的娱乐类公众账号,从严处置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违法违规账号所属MCN机构及旗下其他账号连责处置,采取禁言、限制搜索、限制商业推广收益等措施。

四、强化舆情监测处置
14.建立监测处置机制。网站平台要建立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处置爆料明星情感纠纷、爆料明星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涉及粉丝群体性冲突等热点舆情苗头,并向主管部门报告。涉及网络暴力、寻衅滋事等问题线索,及时通报公安部门。
15.强化舆情引导。针对涉娱乐明星网上热点舆情,网站平台要对相关账号主体身份进行复核,对账号主体真实身份无法验证的,进行明确标注。同时,根据舆情事件性质,督促明星通过官方账号发声,引导粉丝理性看待,防止舆情持续发酵。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工作,结合“饭圈”乱象整治,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属地网站平台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务求取得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