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日期: 2021-02-20
浏览次数: 19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2021-02-20   青野丰隆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78.22亿元。


继2019年的59.05亿元后,2021年春节档再次刷新全国电影票房纪录,相比2019年增长32.47%,观影总人次为1.6亿,比2019年春节档1.32亿增长21%。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唐人街探案3》成为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累计票房达到 35.5 亿元。《你好,李焕英》紧随其后,累计票房超过 27 亿元。这两部影片拿走了春节档超 8 成票房。第三名为《刺杀小说家》,票房仅 5.38 亿元。之后分别是《熊出没•狂野大陆》4.05亿元,《新神榜:哪吒重生》2.39亿元,《人潮汹涌》1.51亿元,《侍神令》2.11亿元。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口碑逆袭助推《李焕英》成为票房黑马。这种场面并不陌生。2019年,大年初一排片仅位列第四的《流浪地球》凭借口碑接连超越《新喜剧之王》、《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最终以累计票房46.88亿元的成绩问鼎春节档票房冠军。


高票房背后承载的是观众对影片的喜爱。在各大评分网站上,《李焕英》是春节档影片中评分最高的影片,也是豆瓣唯一一部8分以上的影片。豆瓣网友评论称其“温暖感动却不过分煽情,它正是这个春节最需要的电影”。《唐探3》的评论区中有更多负面声音,也有对其商业制作的认可,“唐探真的构成了一个唐探宇宙,可以说是中国内陆第一部有宇宙观的电影了。”


2021年是疫情之后影院恢复营业的首个春节档,虽然过去一年观影活动被极大抑制,但人们对电影的消费热情仍在。去年春节档电影被撤,电影院歇业,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无大制作电影上映。直到去年8月,《八佰》平地一声雷,上映短短6天,票房就接近12亿。


刚刚过去的春节,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全国提倡“就地过年”,政府发放补贴刺激消费,加上2020年春节以来被抑制的观影欲望,看电影成了今年过年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2021春节档平均票价为48.9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2元,其中一线城市涨幅明显。今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1.6亿,较2019年多了3000万。平均票价及观影人次的增加,对高票房有一定拉升作用。


节节攀升的票房,既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更离不开电影内容的丰富,工业制作水准的提高。数字化宣发方式的升级,以及营销模式的创新,成为2021年春节档锦上添花的一笔。


以《李焕英》为例,片方从1月中旬开展了主题为“我能让你更高兴”的云路演活动,邀请北京、广州、成都等11个城市的上千名观众走进电影院,与主创在抖音直播上联动。这次仅有80分钟的云路演,让《李焕英》官方抖音号涨粉10w+,共计156.7万人次观看。


《李焕英》主打“亲情牌”,以真挚母女之情赢得超高口碑。随着电影的大热,贾玲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沈腾也超过黄渤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演员。据“观察者网”报道,截至2月19日,《李焕英》超越了2019年国庆档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成为内地总票房的第九名,管虎执导影片《八佰》跌下前十宝座。


《唐探3》怀着打造中国超级IP的野心,在前两部积累的IP影响力的加持下,通过各类衍生品精准捕获了年轻用户的注意力,提升了电影的票房口碑,加上电影在去年撤档,一年里影迷的热情不减反增。在上映之前,《唐探3》已经赚足了用户的眼球,使得用户对于电影的期待越来越强烈,其未播先火在意料之中。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导演陈思诚曾说想要打造“唐探宇宙”IP,不仅仅局限于电影里的一两个成名角色。去年剧版《唐人街探案》在爱奇艺独家播出,开创了电影未播网剧先行的先河。《唐探3》充分发挥长尾效应,深度挖掘IP延展力。跨界蛋壳公寓推出蛋壳侦探屋、联名Q版盲盒和公仔,迎合时下流行的盲盒风潮【“盲盒就是指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能买完拆开后才能一睹“芳容”。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满足年轻用户的个性需求。电影还与同为探案悬疑类的综艺《明星大侦探》合作,在电影上映前深度调动用户好奇心。宣传曲上懂得借势营销,重新改编过年神曲《恭喜发财》,刘德华与刘昊然、王宝强一起送出新年祝福,卖情怀又不失年味。


《唐探3》票房突破35亿大关,超过2018年春节档冠军《唐探2》的最终收官成绩,升至内地影史总榜第六名。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刺杀小说家》是一部悬疑+动作类型片,最可圈可点之处在其特效。电影采用本土视效团队,突破世界级特效难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文化感极强的中国奇幻故事。


关于电影的特效技术,导演路阳说,希望向《复仇者联盟4》看齐。路阳从《流浪地球》中得到启发,也希望电影的特效由中国团队来制作,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业电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刺杀小说家》采用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团队。在接受“中国电影报道采访”时,路阳表示,希望通过一个一个电影去不断地追赶好莱坞工业,同时在细节上提出自己的技术。


另外,电影的花式营销也赚足了眼球。2018年,雷佳音、杨幂、于和伟、董子健、郭京飞捧着写有自己名字剧本的照片刷遍了社交媒体。接着是雷佳音各种花式催定档的短视频,把原著读者和其他潜在观众又溜了一圈。


春节档电影票房的井喷显示了因疫情防控而深受影响的电影业迎来了全面转暖。实际上,在2020年中国电影就已大放异彩。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已超越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票仓。中国票房前十名的电影首次全部由中国电影公司制作。在与好莱坞的角逐中,中国电影公司已经掌握如何运用精美的制作、特效、名演员以及IP系列打造大片,现在本土市场已经成熟。2021年“史上最强春节档”,势必提振中国电影行业。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春节档口碑票房双丰收 折射发展好势头


2021-02-20 来源:人民网


“今年,我们在影院过了大年!几部电影又暖又燃!”2021年春节档以超78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不仅创下影史同期最高纪录,还赢得了观众的肯定。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5.2分,成为2015年开始调查以来观众最满意的春节档。


  “春节档影片在质量上经得起观众的检验,在价值与情感上实现了正向引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市场的火热,体现了中国电影技术、工业制作水平的进步,反映了广大观众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电影一票难求 文化大餐成“刚需”


  “春节这几天,买电影票需要下手快,至少要提前一天。”每年都去影院“打卡”的崔先生,感受到了今年春节档的火热,“没想到早上的场次也会提前满场。跟往年相比,大家的观影意愿更强烈了。”


  多元类型片“组团”发力、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适逢春节情人节“相遇”……种种利好因素促成了今年春节档的火热。但究其根本,春节档电影在艺术表现力、思想感染力和叙事能力上的提升,呼应了当下国人对美好时代内在精神的期盼,这才让观众走进影院,为影市振兴增砖添瓦。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春节档,一个电影人期盼已久、惊喜连连的春节档!”UME影院管理集团运营副总监、华北区区域总经理蔡晓雪坦言,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今年春节档格外火爆,去影院共享一道文化大餐已成为文化消费生活的“刚需”。


观众的观影需求,在多部重磅影片的加持下得到集中释放。“为解决黄金场次一票难求的问题,影院根据票房走势调整排片、增加场次。”蔡晓雪表示,“今年春节档观影高峰期不会仅限于假期,有望延长到正月十五前后。”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票房再创新高 折射发展好势头


  春节档电影的强势归来,为人们的假期生活添了一把“火”。内容丰富的作品激发了观众分享传播的热情,电影市场氛围热烈。


  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比2019年增长32.47%;观影总人次为1.6亿,比2019年增长21%;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今年春节档对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全球范围来讲,中国电影的复苏走在了世界前列,说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内生动力很强,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所说,春节档的高票房预示着2021年中国电影进入跃进轨道,“国产电影工业化流程日趋成熟、原创IP的品牌价值日益显现,无论从形式、内容表现、视角开阔度,还是艺术创造的精神上,都有可能创造中国电影的新景观。”


  饶曙光认为,市场火热的背后是广大观众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春节档,电影人才没有离场,投资没有离场,观众没有离场。春节档为2021年的中国电影开了一个好头,期待之后有更多大体量、高品质的影片接档。”饶曙光说。


  影片类型多元赢得各年龄段观众喜爱


  如果说票房会成为历史,那么满意度则宣告了未来。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5.2分,成为2015年开始调查以来观众最满意的春节档。


  调查显示,《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和《人潮汹涌》分别以87.7分、84.5分、83.8分居前三位,其他几部影片满意度均超81分。全员“高配”,成就了已调查的六个春节档期中的第一个所有影片满意度均超81分的档期。


  类型多元是此次春节档的一大特色。《你好,李焕英》以笑中带泪的温情故事取胜;《唐人街探案3》在延续“悬疑 喜剧”的结构中继续延展“侦探宇宙”;《人潮汹涌》以荒诞幽默、以小见大的叙事风格,聚焦普通人困顿追求引发共鸣。


  合家欢动画片《熊出没•狂野大陆》在工业品质保障、品牌IP积淀加持下受到青少年观众欢迎;动画片《新神榜:哪吒重生》融合国潮、赛博朋克元素推陈出新,赢得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


  两部视效商业大片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观影体验。改编自短篇小说的《刺杀小说家》,动作和奇幻元素相融、现实与小说世界并行;《侍神令》则通过成熟的特效工业化制作展现了绝美的东方奇幻世界。


可以说,类型多样的影片与观众的积极分享一起造就了超78亿元票房的“春节档”,并使得市场在上座率限制等变量之下依旧实现了观影人次的提升,激发了电影工作者创作、供给优秀作品回馈广大观众的责任感。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春节档中的落寞者: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押注影片垫底,北京文化赌中收益仅6000多万


2021-02-20 来源:时代周报


2021春节档票房战绩被誉为“史上最强”,但影视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档(2月11日—17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78.32亿元,较2019年大增32.5%创下新纪录,总出票为1.60亿张,合计286.68万场次。与此同时,中国影史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等多项国内外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


虽说假期已经结束,但春节档电影依然在线,七部主要电影的实时票房仍在变化之中。


截至2月20日零时,春节档影片累计票房已达92.44亿元。其中,《你好,李焕英》突破35亿元,排片量位居第一位为40.6%,最终票房或有可能赶超目前票房第一的《唐人街探案3》


与第一第二你追我赶的火爆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票房垫底影片的“落寞”。 2月19日晚间,《人潮汹涌》票房破2亿元的微博热搜姗姗来迟,略显心酸;与此同时,票房成绩垫底第二的《侍神令》排片持续下滑,仅为3.3%。


“春节档国产电影的票房火爆,是在特殊背景下的多重因素所致,不能盲目乐观。”2月19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爱凤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疫情之下,国产电影仍然要加强“精品”意识,修炼内功,提升电影质量,尊重市场。


票房分化


2021年春节档票房刷新历史背后,票价上涨是助推因素之一。


“在北京各大商圈影院,春节期间电影票价普遍在50元至140元不等,个别影厅场次甚至更高。”2月19日,易观互娱分析师李思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二线城市观影人数增加,“供不应求”直接推高票价;另外,由于影院限流使其接待能力下降,再加上人工、防控措施和物资消耗,影院运营成本增加,也体现在了票价上。


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档全国平票价为48.9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2元,其中一线城市涨幅明显。同时,总观影人次突破1.6亿,较2019年多了3000万;上座率为45%,高于2019年春节档上座率35.5%。上座率的提升与平均票价的增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票房。


高票房之下,各影片票房分化。


以2月11日—17日的票房为例。《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两部影片将八成票房揽入囊中,其中,《唐人街探案3》位列第一,票房高达35.5亿元;《你好,李焕英》排名第二,票房为27.26亿元;紧随其后的多部影片虽然票房均过亿元,但整体上票房分化严重,《人潮汹涌》《侍神令》成垫底影片。


排名倒数第一的《人潮汹涌》,春节期间(2月11日—17日)仅获得1.51亿元票房,票房占比1.9%。


与票房表现不相符的是,截至2月20日零时,《人潮汹涌》在猫眼的评分为9.1分,豆瓣评分为 7.2分,均超过票房排名第一的《唐人街探案3》。


《人潮汹涌》由刘德华、万茜、肖央领衔主演,导演饶晓志更执导过爆款电影《无名之辈》,演员阵容及口碑不俗的情况下,该片却从排片开始便输在起跑线上。


春节档播映期间,饶晓志曾在微博连续发文“求”排片:“我们预售不好所以排片不好,这是事实!我们努力了,尽力了!希望院线能够提供机会,挤一两场黄金场为《人潮汹涌》排片。”


有关#《人潮汹涌》导演发声求排片#的微博话题一度吸引超过4.5亿阅读,6.4万讨论。但实际院线排片量依旧未见明显起色,灯塔数据显示,整个春节档期间,《人潮汹涌》平均排片占比不足5%,《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的同期平均排片占比分别为35.5%、31.8%。


不过2月20日,该片排片量正在回升,位居第四为7.6%。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但垫底第二的《侍神令》正被打入“冷宫”,截至2月20日,该片累计票房为2.27亿元,且排片量进一步下跌为3.3%,可谓惨淡。


此前,受郭敬明遭抵制事件影响仅上映12天的类似题材《晴雅集》,票房为4.51亿元,约为《侍神令》目前票房的两倍。


除了票房“扑街”,《侍神令》口碑同样失利,即便由陈坤、周迅、陈伟霆、屈楚萧、王丽坤等多名知名演员领衔主演,《侍神令》的豆瓣评分依然从6.4分下滑至5.9分。


对比《人潮汹涌》目前的排片量上升,《侍神令》收官票房大概率为最后一名。


从出品方看,《侍神令》由华谊兄弟(300027.SZ)、和中国电影(600977.SH)等共同出品发行;《人潮汹涌》则由光线传媒(300251.SZ)与慈文传媒(002343.SZ)联手。


值得注意的是,华谊兄弟同样也是《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之一。其公司公告指出,截至2021年2月17日,来源于电影《你好,李焕英》的营收约为860万至1031万元。但面对《侍神令》的押注失利,华谊兄弟依然压力重重。此前,华谊兄弟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预计营收13.03亿元—16.29亿元,净亏损7.85亿元—9.81亿元,扣非净亏损7.4亿元—9.25亿元。


2月1日,深交所曾向华谊兄弟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对拟计提减值的资产的具体情况,包括资产名称、形成原因、减值计提情况及减值等原因。


而主力投资《人潮汹涌》的光线传媒境遇同样难言轻松。光线传媒公告显示,2020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3亿元—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8.34%—75.73%,净利润已持续两年下降。


经时代周报记者整理,2021年华谊兄弟待映与筹备的作品有《阳光劫匪》、《盛夏未来》、《涉过愤怒的海》和《铁道英雄》等; 光线传媒则有《坚如磐石》、《深海》、《会飞的蚂蚁》、《你的婚礼》等。


影视股普涨


虽说垫底影片成绩不佳,但在春节档整体票房飙升的刺激下,影视股均走出普涨趋势。 


2月16日,农历新年后港股首个交易日中,阿里影业(01060.HK)、猫眼娱乐(01896.HK)收盘涨幅分别为34.58%、9.55%;两天后的A股首个交易日中,影视股也整体高开,其中,万达电影(002739.SZ)、中国电影、横店影视(01060.HK)等涨超5%,北京文化(000802.SZ)开盘更一度涨停。


2月19日,北京文化开盘再度涨停, 收获二连板,截至当日收盘,为6.71元/股,收涨7.36%,总市值为48.04亿元。


“此次春节档刺激部分影视股受益,能够看到电影行业未来的一些新希望。”2月19日,中国青年电影导演向凯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良好反应,带来影视股的回升,对于未来几个月的电影行业是利好,不仅有利于电影行业寻找投资方,也更加推动优质影片加速入场。


不过,部分影视股已有高开低走迹象,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光线传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冲高回落。其中,万达电影收跌3.72%、横店影视收跌0.47%、光线传媒收跌1.60%。 


 

“史上最强春节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业提前入春?



北京文化在一众影视公司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你好,李焕英》的优异成绩。


2月18日晚间,北京文化公告透露,截至2月17日24时,北京文化来源于《你好,李焕英》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


作为《你好,李焕英》主演兼导演的贾玲无疑也是赢家之一。天眼查显示,在《你好,李焕英》的出品发行方中,成立于2016年7月的大碗娱乐,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贾玲父亲贾文田,最大股东为贾俞玲(贾玲),持股比例为65%,第二大股东则为北京文化,持股20%。


此前2016年7月,北京文化公告透露,拟出资10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与贾俞玲(贾玲)、张广辉、孙集斌共同投资成立北京大碗,并占运营公司成立后总注册资本的20%。合约规定中,要求贾玲最少5年的全部演艺合约都在大碗娱乐中进行,并签订禁止竞业协议。因此,贾玲旗下的4家公司中,仅有大碗娱乐存续,其余三家影视公司早已注销。


但即便《你好,李焕英》已获得不俗成绩,北京文化依旧面临较大业绩压力。根据北京文化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1—12月净亏损为6.4亿元—7.9亿元;此前,2019年度,北京文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3.36亿元。


如连续两年亏损坐实,北京文化将依然面临被*ST。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