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日期: 2020-12-12
浏览次数: 49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2020-12-12   青野丰隆


2020-12-10 来源:古建家园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源于周代,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


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它虽不如楼阁台榭庄严高大,却是一种画龙点睛式的小品建筑,其重要作用在于点缀,因其小巧轻灵,不拘于地。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亭既是重要的景观建筑,也是园林艺术中文人士大夫挽联题对点景之地。中国四大名亭,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它们分别是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陶然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旧北京的外城西、南下洼黑窑厂南的慈悲庵内(陶然亭公园内),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陶然亭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楔之地”,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它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湖心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湖心亭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湖心亭历史非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古代园林建筑源于古代一般建筑,是一般建筑的集大成者。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只有当其观赏价值大大超过实用价值之后,园林建筑才从一般建筑之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


在中国园林中,几乎都离不开亭。在园林中或高处筑亭,既是仰观的重要景点,又可供游人统览全景,在叠山脚前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临水处筑亭,则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处筑亭,半隐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亭(园林建筑)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但正是由于园林是艺术,所以园中之亭是很讲究艺术形式的。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形式来说也就十分美而多样了。《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这许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只要平面确定,其形式便基本确定了。


苏州沧浪亭以其亭名为园名。此亭其实很简单,是一座方形单檐歇山顶之亭,也可以说是标准的江南园林之亭。此亭之艺术,不靠华丽取胜,不靠怪诞引人,而是靠朴实、文秀,靠刻意追求江南建筑形式之最高境界,以比例、尺度、韵致及色调等取胜,这也正是建筑艺术之根本。与此同时,它之得名,还在于建筑文化内涵。北宋诗人苏舜钦购得此园,修建之后取名“沧浪”,这是取《孺子歌》中之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可见其高洁之精神。后来欧阳修对此有题咏:“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后一句似不雅,所以没有写到亭柱上,空着。据说后来还是一位渔夫接句:“近水远山皆有情”。正中苏舜钦之意,于是完成此联。可见园中建筑,不但要有形式美,而且也要有文化内涵。


 

 中国亭子之美 | 四大名亭



园中设亭,关键在位置。如上所说,亭是园中“点睛”之物,所以多设在视线交接处。如苏州网师园,从射鸭廊入园,隔池就是“月到风来亭”,形成构图中心。又如拙政园水池中的“荷风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阔,在此形成视觉焦点,加上两面有曲桥与之相接,形象自然显要。当然此亭之形象,也受得起如此待遇;如果这座亭子形象难以入目,这就叫“煞风景”。又如沧浪亭,位于假山之上,形成全园之中心,使“沧浪亭”(园名)名副其实;拙政园中的绣绮亭,留园中的舒啸亭,上海豫园中的望江亭等,都建于高显处,其背景为天空,形象显露,轮廓线完整,甚有可观性。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