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日期: 2020-12-02
浏览次数: 105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2020-12-2   青野丰隆 


2020-12-1 来源:古建家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古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包含了大量我国古人的智慧,可以说是人类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木结构建筑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是世界建筑中绚丽的一笔。


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中国古建筑中主要构件之一的牛腿,专业术语称“撑拱”,北方地区叫“马腿”,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牛腿是一座民宅中的标志性木雕构件,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形状造型和艺术风格的演变。明初期“牛腿”仅仅是一根较细窄的能够支撑斜木的棍、杆形状,只在棍、杆上稍微雕凿一些竹节、花鸟、松树之类非常简练的浅雕。明中期的牛腿演变成倒挂龙形。到了清代,牛腿又改为斜木形。直到民国初期,因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冲击,牛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牛腿的木雕选材多以檀、楠、银杏、香梓等木材为原料。表现题材以人物、走兽为主,山水、花鸟为辅。造型优美,主题鲜明突出,景物陪衬相宜,多层次透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虽然在雕刻内容上,大都离不开人物、山水、走兽、花鸟四部分,但互相之间可任意组合,根据房屋主人与工匠的嗜好而雕凿。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常见的走兽类以狮子、梅花鹿、大象、龙、马、虎等为代表。一般是以谐音来体现寓意,如大象表示“万象更新”、“吉祥如意”、“气象万千”等词语之意;梅花鹿象征长寿,“鹿”又与“禄”谐音,寓意高官俸禄,代表着财与福;狮子则有“事事平安”、“师出名门”、“官登太师”等吉祥语之意,百兽之王的狮在民间有辟邪镇歪的说法;而马、羊、虎、犬、牛既有封建礼教“忠孝节义”的含义,又可谐译为“马到成功”、“三羊开泰”、“虎虎生威”等吉祥语。


人物题材是“牛腿”的精华部分。表现内容更加广泛,包罗万象,各具风采。民间常见的一般是以“福禄寿”、“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渔牧耕读”、“魁星点斗”等为内容。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典故、戏曲人物、民间神话和文人雅士形象乃是木雕的精华篇章。尤其一些清雅脱俗、具儒者之风,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牛腿”,弥足珍贵,成为玩家手中的珍藏。如“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文科殿试”、“连中三元”、“郭子仪上寿”、“温公警忱”、“状元及第”等。在江南、浙南、徽州一带,还出现了用整部历史典故雕刻主题的民居院宅。


充满柔性的木结构,造就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有其必然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越来越重视,并开始探究和分析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等。这些古建筑中的经典构件,值得我们去了解与学习。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古建筑中的雀替“牛腿”


2020-12-2 来源:个人图书馆


明中期至清中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昌盛时期。明代出现早期资产阶级萌芽,清代又出现“康、雍、乾”盛世,大户人家纷纷在祖籍故地大兴土木,建造豪宅,粉墙黛瓦,雕梁刻栋,不惜工本地把财富充分体现在房屋建筑上。而“牛腿”恰恰是一座民宅中一个非常注目、象征财富的标志性木雕构件。


“牛腿”木雕选材多以檀、楠、银杏、香梓等木材为原料。表现题材以人物、走兽为主,山水、花鸟为辅。造型优美,主题鲜明突出,景物陪衬相宜,多层次透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虽然“牛腿”在雕刻内容上大都离不开人物、山水、走兽、花鸟四部分,但互相之间可任意组合,其作品很少雷同,而是完全根据房屋主人与工匠的嗜好而雕凿。它把房屋主人的思想和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目了然。


常见的走兽类以狮子、梅花鹿、大象、龙、马、虎等为代表。一般是以谐音来体现寓意,如大象表示“万象更新”、“吉祥如意”、“气象万千”等词语之意;梅花鹿象征长寿,“鹿”又与“禄”谐音,寓意高官俸禄,代表着财与福;狮子则有“事事平安”、“师出名门”、“官登太师”等吉祥语之意,百兽之王的狮在民间有辟邪镇歪的说法;而马、羊、虎、犬、牛既有封建礼教“忠孝节义”的含义,又可谐译为“马到成功”、“三羊开泰”、“虎虎生威”等吉祥语。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人物题材是“牛腿”的精华部分。表现内容更加广泛,包罗万象,各具风采。民间常见的一般是以“福禄寿”、“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渔牧耕读”、“魁星点斗”等为内容。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典故、戏曲人物、民间神话和文人雅士形象乃是木雕的精华篇章。尤其一些清雅脱俗、具儒者之风,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牛腿”,弥足珍贵,成为玩家手中的珍藏。如“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文科殿试”、“连中三元”、“郭子仪上寿”、“温公警忱”、“状元及第”等。在江南、浙南、徽州一带,还出现了用整部历史典故雕刻主题的民居院宅。东阳有一座民宅的主人,为了满足母亲看戏的嗜好,居然把整幢民居遍雕成戏曲故事,而把屋檐上的“牛腿”个个都雕刻成为戏中角色。


“牛腿”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形状造型和艺术风格的演变。明初期“牛腿”仅仅是一根较细窄的能够支撑斜木的棍、杆形状,只在棍、杆上稍微雕凿一些竹节、花鸟、松树之类非常简练的浅雕。明中期的“牛腿”演变成倒挂龙形。到了清代,“牛腿”又改为斜木形。直到民国初期,因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冲击,“牛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牛腿”的艺术风格同样经历了多次演变。明代崇尚线条流畅简练、风格粗犷的纹饰。清中期变得繁琐,精雕细凿,流行密不透风的建筑风尚。到民国时,又受西方雕塑艺术的影响,提倡透视写实、比例合理等美术理念,“牛腿”也出现“西化”。


 

 雀替牛腿:中国古建筑经典构件之一



当然,“牛腿”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也有高、中、低三个层面。艺术表现力则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文化层次低的商贾、暴富者等,其住宅的木雕表现较为直白,用意开门见山,一目了然。而状元、进士、秀才、儒商等的府第,其雕刻文化品位高,人物与动物画面构思巧妙,典雅含蓄,耐人寻味。此类作品在木雕中比例很小,是“牛腿”木雕中的极品,收藏与投资价值很高。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