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艺术 News
西北晋派窑洞·中国建筑艺术 2018-3-3 青野丰隆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窑洞是晋派建筑的代表。晋派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只是在这些地区当中山西一带的建筑风格较为成熟。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这是狭义上的晋派建筑; 另一类就是窑洞。那么,窑洞真的如人们所想,只是挖个洞这么简单吗?并不。   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但是他的开凿真的如我们想象中挖个洞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4
浏览次数:74
川西民居吊脚楼·中国建筑艺术 2018-3-4 青野丰隆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盖顶的,现鄂西的吊脚楼大多用...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4
浏览次数:153
西方音乐家故事·亨德尔 2018-03-04 青野丰隆 在18 世纪上半叶,与巴赫比肩并立的是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685 年2 月23日诞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哈勒。他比约·塞·巴赫早出生一个月,而且出生地相距很近,真可谓天生双璧,日月同辉。    亨德尔的父亲是亲王王宫里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如今我们经常见到理发店门前挂有红蓝相间的招牌,据说表示动静二脉,正是昔日里理发师与外科医师都由一人兼任的遗风。 亨德尔从小酷爱音乐,音乐天才早有显露。但是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以便得到个一官半职。因此,他只能半夜里偷偷爬上屋顶的阁楼,借着月光悄悄练习古钢琴。亨德尔8岁时,父亲有一天要去音乐爱好者威森非斯公爵家。亨德尔要求父亲带上他,父亲不肯,他就死追着父亲的马车跑,父亲无奈只好同意。小亨德尔为公爵演奏了古钢琴,公爵很欣赏他的才华,帮他说服了老亨德尔。 这样,亨德尔便被送到哈勒的圣母马利亚教堂接受音乐训练。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亨德尔日新月异进步很快。12 岁时,父亲去世了。小亨德尔一边坚持学习音乐,一边仍然秉承父教,准备学习法律。然而,由于他在音乐上声誉日增,已奠定了雄厚的发展基础,渐渐地,他就放弃了法律,而专心于音乐了。  &#...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4
浏览次数:42
西方音乐家故事·海顿 2018-03-04 青野丰隆 交响曲,如今已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顿却曾是一位奴仆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 年4 月1 日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罗劳。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人,很喜欢音乐,不用看谱就能弹竖琴,还会唱歌。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辛辛苦苦操持家务,与音乐全然无缘。 海顿的家庭虽然穷苦,但充满着亲爱和温暖,每天晚上家里都要举行音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从小就爱上了音乐。一位亲戚发现了海顿的音乐天赋,就领他入汉堡神校唱歌学琴。这所学校教学非常严格,为海顿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由于海顿天生一副好歌喉,8 岁时被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中。在唱诗班里,他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17 岁时,海顿因变声不能再唱歌,教堂想辞退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一天,他无意中剪掉了前座同学的头发,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门,海顿孤苦伶仃,无以为生,只好流浪街头,靠卖艺糊口。后来,他开始从波波拉学习作曲,并为波波拉的学生弹伴奏。为了一日三餐,穷苦的海顿还必须为老师做奴仆。 1752年,海顿的作品得到了冯贝格男爵的赏识,男...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4
浏览次数:28
西方音乐家故事·巴赫 2018-03-04 青野丰隆 请记住,三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欧洲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巴赫。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7 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  &...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4
浏览次数:35
千古绝唱《广陵散》·中国音乐故事 2018-3-3 青野丰隆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刺韩王曲》。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声18段、乱声10段、后序八段六个部分。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3
浏览次数:62
争夺3亿观众:超150场电音节能把电音做成下一个嘻哈么? 2018-3-3 青野丰隆 看春晚、聊春节档、吃鸡+相亲,还没腻?伴随着春节家乡七日游告一段落,村里的翠花、铁柱,陆陆续续变回北上广深各大写字楼的上班族,娱乐生活终于重新变得丰沛起来。 嘻哈爆火之后街舞来了,紧接着街舞的还有电音。前几日电音天才Alan Walker晒出与张艺兴、邓紫棋的合影,也许只是一个小众乐种触电流行的缩影。过去在国内更多囿于酒吧、迪厅范围内的电子音乐,今年受到资本的大力追捧,无论是举办囊括了多位重量级DJ的三亚ISY国际音乐节,还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腾讯音乐”)联合索尼音乐打造电音厂牌Liquid State,亦或全球三大电子音乐节之一EDC被引进国内,以及众多电音综艺节目的筹备,整个市场显得热闹非凡。    事实上,很长时间里,电子音乐一直被寄予厚望,为何在今年才出现百花盛开的场面?热闹背后,它是否也面临着小众音乐到主流层级跃升的监管风险?成为下一个音乐爆款尚未可知,成本大几千万的电子音乐节的商业模式,在国内立得住么?   2018是电音元年?腾讯早布局,海外大牌虎视眈眈 春节前一周,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互授合作,曾经对簿公堂的冤家握手言和,这被外界看作腾讯音乐为上市清障铺路。时...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3
浏览次数:33
苏州园林甲江南·中国建筑艺术 2018-3-3 青野丰隆 古典园林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中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
发布时间: 2018 - 03 - 03
浏览次数:45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