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刊文:英国这届政府不行 请你们中国多担待 2019-02-23 青野朝华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杰瑞米·沃纳:英国这届政府不行,请你们中国多担待)一般来说,当政府冒犯一个慷慨大方的贸易伙伴时,对方可能只会将其视作一次在所难免的偶然事故。这也很合理,因为政府必须兼顾贸易、主权和安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而它们往往存在矛盾。然而英国居然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同时跟中国和日本闹僵,不得不说真有两把刷子——特别是考虑到中日之间还有百年宿怨尚未平息。不知敝国乱糟糟的政府用了什么高级操作,竟然交出如此亮眼的外交成绩单,真是令人遗憾。 英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美国施压日本引诱英国野心)最先登场的是...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3
浏览次数:35
德媒:中国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追赶西方 2019-1-13 青野朝华 德国之声刊登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特别是近十年来——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追赶西方,甚至在某些领域变得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具创新性。现将文章摘编如下:25年前我来到北京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全面实施。“尽管如此,如果我在当时,1994年8月,写下中国2018年的样子,人们肯定会以为我是个疯子。”泽林说。他说,中国——特别是近十年来——令人惊叹的追赶西方速度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长期以来,西方和中国之间存在一种力量平衡。西方拥有技术,中国人拥有大市场并且是世界工厂。中国对西方产品的仿造可能早已不具威胁。然而,中国人现在自己也变得富有创造力了。他们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带来了货币和银行系统的革命。华为手机和苹果手机一样先进并且在全球销量方面领先于后者。上周,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这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电动公交车早已进入日常生活,而德国尚处于样车测试阶段。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人同样与世界其他地区平起平坐。“我们惊讶地自问:怎么会这样?我们只是轻信了自己的偏见。我们曾经确实相信,中国人只会仿造。这种看法——回想起来必须承认——有点天真。在14亿人中都没有一群迟早会引起关注的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这不太可能。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条件还不太有利时,他们就开...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3
浏览次数:36
两位学者警告美国:抵抗中国崛起或只能加速自身衰落…… 2018-12-8 青野朝华《巨人暮年》一书书封(亚马逊) 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美国相对于中国崛起的衰落在学者中引发了讨论,特别是学者们对于国际秩序中力量转移的兴趣——这些转移能否和平发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有何先例以及这些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现在,由两位美国学者约瑟夫·M·帕伦特和保罗·K·麦克唐纳合著的重要著作《巨人暮年》对力量转移进行了定量分析,他们为衰退的美国如何重获地位提供了路线图。11月25日,美国“防务一号”网站刊登了美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科丽·沙克的一篇文章,专门就《巨人暮年》一书加以分析评述,文章题为《别国经验告诉美国有关其衰落的事情》。以下为文章摘要:大国的衰落大多“有迹可循”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莉森称这个问题是“修昔底德陷阱”,在这个陷阱中,相对衰落的国家非常担心挑战者崛起而选择发动战争来阻止它。尽管艾莉森的《注定一战》一书受到诋毁,但它的价值在于把我们所有人都拉回到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并警告说美国旨在对抗中国的政策有可能加速美国的衰落。艾利森遭到严厉批评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有足够多的案例来撰写一本政治学著作,他创造了大国之间无法经受严格审查“转变”。例如,二战后英国和法国向德国让步的坚决条件是,这...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8
浏览次数:30
担任上海国际高参30年,94岁的格林伯格今年提了这个建议 2018-11-2 青野朝华 “我前几日还跟朱镕基总理在北京见了面,他状态非常好,也托我向大家问好。”10月27日,上海,94岁高龄的保险业“活化石”、美国史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在史带集团百年庆典仪式致辞时思路清晰,气场依旧。30年前,格林伯格应时任上海市长朱镕基的邀请担任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首任主席。参加10月28日举行的第30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下称“市长咨询会”)正是格林伯格此次来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28日的会议上,格林伯格在讲话中表示,上海在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是惊人的。今天,上海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城市中心。今天,大城市好的领导都要看向未来。未来,上海可以引用最高的标准,从而提升吸引力。格林伯格在1975年便来到中国开展保险业务,也亲眼见证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虽然已不再担任公司运营的决策者,但他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和慈善事业上。在上述庆典仪式的交流环节,格林伯格笑容满面,与热情的中国“粉丝”们一一合影。(莫里斯·格林伯格在史带集团百年庆典仪式上致辞) 30年前建言:上海要发展,战略思想是建设金融中心近些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和中国(深...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2
浏览次数:26
港珠澳大桥 启动世界级湾区的较量 2018-10-27 青野朝华 过去,当我们谈论起中国的经济发展时,有个关键词叫“城市群”;如今,“湾区”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动力源、领头羊。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即将建成通车,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已呼之欲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放眼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等当今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系统性、整体性的统筹谋划思维,融合了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综合交通设施无缝对接的网络化布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布鲁克林大桥 从“C”到“O”的蜕变打开旧金山湾地图,曲折的海岸线在湾区边缘形成了“C”字形。正是跨海大桥的出现,令这个残缺“C”完成了到融通“O”形的转变,以前被地理隔断的地区如今无缝对接。无论是连接了旧金山和奥克兰的海湾大桥,还是连接了旧金山和北湾的金门大桥,它们将人员在这些地区内流动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成倍减少。不仅消除了城市的孤立性,催化了边缘地区向发展重心快速转变;更使得区域内互通更加便利,向协同化发展迈了一大步。这种利用跨...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7
浏览次数:38
美方挑衅连连,中国克制而坚定! 2018-10-17 青野朝华 一场失理失利失节的演说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宣称“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底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由此,“铁幕”开启了以苏联和美国分别为首的两大阵营长达45年的冷战。2018年,当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指责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威胁”时,许多人觉得相似的场景又来了。这是美国政治领导人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第一次如此赤裸裸地用冷战思维抨击中国,因而一些美国学者将其解读为新时代的“铁幕演说”。然而,透过此篇演说精心包装的辞藻,我们看到的是一篇充斥着陈词滥调、内容空泛、虚张声势的恫吓,整场演说更是一幕失理失利失节的滑稽表演。首先,演说全文并未从战略高度准确抓住中美关系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实质,将中美关系简单地称为“竞争”,属于将现象误解为本质,忽略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罔顾自建交以来双方形成的在各领域相互依存的事实;其次,彭斯所炮制的中国若干“罪状”缺乏现实依据,是将见诸媒体的形形色色报道凑在一起的大杂烩;最后,彭斯演讲中对中国的主观臆断让人一眼看穿其极限压制的歇斯底里和为选举造势的拙劣手段。彭斯演讲表明,对不再拥有绝对领先地位倍感焦虑的美国已经急不可耐地卸下伪装,暴露出赤裸裸的霸权本质。彭斯演讲的失理失利失节之处可谓太多,这里略举一二。彭斯在演...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7
浏览次数:35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合作有哪些可能性? 2018-10-17 青野朝华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与此同时,日本首相时隔7年后也将正式访华。回溯战后中日关系历史,从相互隔绝到迅速发展,从矛盾多发到不断磨合……两国关系发展风风雨雨,充满曲折。(1978年8月12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如今,40年过去,中日关系发展虽然偶遇挫折,但总体基调积极向前。中日关系发展成绩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今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 五年来,我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2%。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很长时间友好合作的历史。随着两国关系发展释放的信号越发积极,两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中能否迸发新的火花?中日专家学者和日本企业界代表又是如何看待两国关系发展、“一带一路”合作,以及区域合作等话题呢?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 同时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很长时间友好合作的历史。日本政府曾通过开发援助(ODA)项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未来,中日在“一...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7
浏览次数:29
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国际人士看好中国 2018-10-16 青野朝华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引燃并推动事态升级。面对贸易摩擦,国内出现了“恐美论”“必输论”等错误观点和悲观论调。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主流媒体和知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扼杀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一、“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 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理由是解决巨额贸易逆差。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存在中国占便宜的问题。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中美经贸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同供应链扭曲有关。美国锡拉丘兹大学贾森·戴德里克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中国组装的iPhone7,抵达美国时被记录为制造成本约240美元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中国从每部iPhone7只赚8.46美元。对于一部iPhone7的美中贸易逆差,合理的算法是它在中国产生的制造成本8.46美元,而不是240美元。对于美国指责中国的另一大“罪状”——盗窃知识产权,事实亦非如此。美国前财长、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认为,中国公司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不是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美国总统采取对华贸易行动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他表示,中国技术的进步“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资中受益的...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6
浏览次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