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中国梦 News
文旅部部长:继往开来 讲好精彩中国故事                                                                   2019-9-13   青野朝华70年来,广大艺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使命,把提高质量作为创作生产生命线,努力探索艺术创作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民族与世界相结合。广大艺术工作者始终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文艺创作方法,深入生活的主动性、为人民创作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舞台艺术创作各环节全过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反映时代精神、塑造民族之魂为使命。伴随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国舞台艺术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实践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为舞台艺术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发布时间: 2019 - 09 - 13
浏览次数:20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长征中的杰出贡献                                                                            2019-7-22  青野朝华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彭德怀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为夺取战略转移的主动权而战斗红军长征,是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彭德怀明白当时险恶的环境。他同杨尚昆一起率领红三军团率先突破敌人的第一、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受到中革军委的通令表扬。但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则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已判明红军西进的战略意图,急调40万大军在湘江沿岸300里布置了第四道封锁线,企图阻止红军西渡湘江,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毛泽东曾建议不渡湘江...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2
浏览次数:31
一个人的长征故事 几代人的精神传承                                                                                  2019-7-20   青野朝华   7月16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近百名央媒和市属媒体记者,走进位于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的王良故居,追寻这位红军骁将的故事。王良1905年出生于綦江区永城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1932年3月,王良升任红四军军长。同年6月13日,其率红四军奉命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福建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壮烈牺牲。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王良为何能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王良的精神给当地发展带来了哪些力量?...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0
浏览次数:36
论周恩来在红军长征中的卓著功勋                                                                          2019-7-19    青野朝华红军长征初期,周恩来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常委秘书长,他是党和红军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团'中的一员。但由于'左'倾错误的推行者李德、博古的独断专行,周恩来与之存在分歧,只分工负责督促军事准备计划的实施,处于从事实际工作的辅助地位。湘江战役之后,面对红军遭受的严重损失,党和红军中对'左'倾错误领导的不满不断滋长,要求改变错误领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博古'感到责任重大,又一筹莫展,痛心疾首'。形势的发展已将周恩来推向处理危局的中心地位。毛泽东与'左'倾错误的领导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长征开始后,他向张闻天、王稼祥...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9
浏览次数:39
毛泽东的三次受挫与“得意之笔”                                                                  2019-7-18   青野朝华“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神来之笔,他自己也叫得意之笔。”  “不容易啊,谁又知道四渡赤水是毛主席在失意之后的杰作?毛主席是在失败、挫折甚至不被信任中扭转危局的。”  这几位老同志是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听他们解读长征,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我们这代人,对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歌曲耳熟能详,但对于四渡赤水战役幕后的故事了解不多,对于红军在挫折磨难中创造的战争奇观更没有亲身体验。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按常理,毛泽东从此可以一展身手,红军也会转败为胜,但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四渡赤水战役前后,毛泽东曾遭遇过“三挫”。  “第一挫”是土城战斗。这是毛泽东取得指挥权后指...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8
浏览次数:42
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八大因素                                                                          2019-7-17    青野朝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战略大转移——长征。在两年中,红军浴血转战14个省,克服千难万险,实现了红一、红二、红四三大方面军的大会师,胜利完成了长征。长征极大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使共产党进一步走向成熟,使红军成为一支更加坚强的部队。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红军的破产,使全国革命重心转移到西北地区,为中国革命的复兴、革命新高潮的掀起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八个方面。(文/尹正达)   一、改组了“左”倾领导班子,形成了能够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决策的新的...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7
浏览次数:114
从毛泽东诗词中看红军万里长征                                                                 2019-7-16 青野朝华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英勇红军的伟大创举,是人类历史上的不朽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回顾长征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作为党的伟大领袖、长征的亲历者,毛泽东在诗文中如何论长征?让我们一起来看。 红军不怕远征难“诗言志”,毛泽东的诗篇记述了长征从开始走向胜利的过程,寄寓着对红军战士的肯定和赞赏,洋溢出强烈的革命乐观精神。读毛泽东有关长征的诗篇,能够感受到伟人博大的胸襟,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6
浏览次数:72
长征中为什么召开那么多重要会议?                                                                        2019-7-15 青野朝华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段历史。党和红军处境之险,转变之巨,牺牲之大,决策之难,都是空前的。    而决策需要商议,商议就需要开会。    长征中的各种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正确领导,做出重大决策的需要,也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聚意志和力量的需要。长征中,中共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留有记录的就有30多次;各路红军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有数十次之多。长征中之所以召开了那么多重要会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体现民主集中制    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5
浏览次数:45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