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库: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2018-1-14 青野华本
中国民间智库有很多,排名第一的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由经济学家茅于轼、张曙光、盛洪、吴滨、卢跃刚、樊纲、唐寿宁等人与北京大象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于1993年7月创立。现任理事长为姚中秋教授,名誉理事长为茅于轼教授,所长为盛洪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为张曙光教授。

一、机构概况
"天则"语出《诗经》"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取意为"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规则",其中的"制度"既包括企业、市场等经济制度,也包括政治、文化制度。
天则经济研究所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其宗旨是支持和推进经济学理论和前沿性社会经济问题的高质量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实践提供制度创新的解决方案。
天则经济研究所被认为荟萃了第一流的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人文和社会科学其它学科的学者。他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院等学术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以及欧美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天则经济研究所在保持与这些学者交流的同时,与上述单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学术研究
天则所自成立以来,在重视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其它领域交流的基础上,侧重于经济学、特别是制度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并注重将基础理论与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经济制度问题的分析,并提出创新的制度解决方案,奠定了在学术界的地位。
1.传统论坛: 双周学术讨论会。以其开放性、包容性和自由的学术空间而著称,自天则所成立之初至今从未间断,到2007年初已成功举办326期,早期专注于制度经济学的讨论,后来讨论领域逐步扩大,内容涉及社会学、法学、哲学、儒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评论。十一年双周论坛精华已集结成书三册,名为《探究心灵》、《纵议天下》和《思考变迁》,以郷读者。 制度经济学年会。自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天则所每年都会从中青年经济学家撰写的制度经济学论文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在制度经济学年会上进行交流。
制度经济学讲研班。从199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宏观经济季度论坛。从1997年春季开始,每季度举办一次。

2.精品论坛:公用事业市场化(PPP)高峰论坛及讲研班以及资本市场交锋会。
3.其他论坛:新型企业的产权安排与企业制度研讨会、中国企业并购典型案例国际研讨会、民办高等教育改革论坛、电力改革论坛、中小城镇问题研讨会。
三、组织机构

四、研究项目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已完成五期)
中国贸易保护的代价
政府体制改革研究(已完成五期)
WTO与中国经济(已完成一期)
中国经济人权及其指数
中国公共治理指数

五、出版物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系列)
《中国经济学》(系列,每年一期)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季刊)
《天则内部文稿》(系列)
《天下论丛》(系列)
《公正,透明--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
《天则十年系列丛书》

六、旗下中评网
背靠学者、面向大众;与社会进行良性互动;是天则所创建的文化精英与大众互动的网上平台。中评网着重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评论和提出解决方案,是以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综合视角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和评论媒体。
学者社区、学者博客 汇集了我国当代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伦理学、史学、哲学等社科人文领域最重要的专家学者,及时地发布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论文、时评等多种文体的精彩文章。
经济学人发表经济学家关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全球化、打破垄断和改进管制等方面的文章。

法律生存理性参与社会实践的知名法学家,在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中探讨宪政和公共事务管理,与对重大案例、法律法规分析的文章。
人文中国以社会、历史、宗教、道德伦理、文化艺术、美学、教育、环境自然等人文学科的视角,关注社会中的文化冲突、探索现代社会人的内心生活,以及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等问题。
全球化论坛 关注全球化进程,讨论中国与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七、业务范围
有关公用事业民营化和市场化的理论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理论与经验;
行业分析、产业研究和案例研究;
接受政府或企业以及个人委托,提供专项咨询;
有关公用事业民营化和市场化的培训;
提供企业、政府与学者平等交流的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