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智库

News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日期: 2019-09-08
浏览次数: 54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9-9-7   青野华本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并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执行。提出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的高端智库,并提出八个标准。


中国智库建设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跟不上、不适应。为此,《意见》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是一种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中国智库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


首批入选的机构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共10家。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编译局、新华社、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


第二类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形成的专业性智库,共12家。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


第三类是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只有1家,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第四类是基础较好的社会智库,共2家,分别是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名单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1977年5月7日,经党中央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中央对该院提出的三大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截至2016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5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全院有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20个。全院在职总人数4200余人,科研业务人员32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生院有在校生3100余人。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以第20名的成绩跻身“全球智库50强”,并蝉联“亚洲最高智库”。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沿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5月的社会科学研究所。下有法制组、民族组、经济组、社会组,前两组在南京,后两组在上海。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科学院与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出版总署等部门同受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指导,郭沫若为该院院长。


1966年,全国开始“文革”后,学部工作限于停顿状态。


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恢复教育部后,学部交由教育部代管。


1975年初,邓小平受命主持国务院工作,他不仅全面整顿科学事业,也着手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哲学社会科学,伺候中国社会科学院稳步发展。


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周年。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机构概览


据2016年12月社科院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4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六大学部分别是文学哲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对外学术交流与课题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对外学术交流,促进重点科研项目和学科发展。在交流规模上,从1978年10多批数十人次发展到1995年1398批、 4100多人次。在地区分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交流已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国外约200多个社科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基金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交流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交流协议。交流对象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的元首、政府总理、内阁长官及政界、学界著名人士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访问、讲演,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对外交流,有互派学者考察访问、开展合作研究、互派长期留学进修生、举办双边或多边学术研讨会、互邀学者讲学等多种形式。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术著作、科学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资料翻译和文献整理等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科研产品。截至2016年11月,共出版学术著作4293本,科学论文54517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7268份,翻译著作2787本,翻译论文16108篇,以及相当数量的古籍整理、校勘、注释、各种工具书和普及读物。年平均出版学术著作300本、科学论文3890多种、研究报告510多篇。


1993年9月进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以来(1977—1991年)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经济学科六个研究所共有21种专著、17篇学术论文、10篇研究报告、4种学术资料、1种工具书获奖。


截至2014年12月社科院实施创新工程三年来,在人文基础研究方面,学者共完成专著1000多部,论文一万多篇,研究报告5000多份,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千余种。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大成果概览


重大课题“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对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有深度的分析,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2014年《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4》从六个方面,综述了2014年度党风廉政与反腐败工作的实践和效果。


2013年创新工程科研成果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东方哲学史》(人民出版社)等在内的大部头学术专著,也包括新疆温泉阿敦乔鲁早期青铜时代遗址与墓地考古发掘等研究项目。


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人文基础研究成果发布的人文基础研究成果共10项,包括《新大众哲学》,《简明世界史读本》,《梵语佛经读本》,《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等。


2014年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共19项,主要研究和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应用对策类,包括专著、论文、专题报告等。


2015年度创新工程智库研究重大成果中,全院相关智库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战略构想、“十三五”规划、国家安全战略、全球治理等领域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完成了一批中央决策需要的、具有战略和全局意义、现实针对性强的高质量成果。完成并发布了18项成果。


2015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中,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一批能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反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的著作。


2015年度创新工程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共12项,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情报机构。截至2016年12月,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80万册,中文期刊2218余种(含港台期刊89种),外文期刊953种,电子出版物600多种。文献资料的积累和利用,是各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综合性的图书馆,绝大部分研究所设有专业性的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的基本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善本典籍、珍本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和各研究所,分别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图书资料交换关系,并通过各种动态性、资料性刊物和文献题录、论文索引等信息载体,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学术信息。 


学术期刊


截至2016年12月,院内有《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文学评论》、《世界经济》等近90种学术刊物,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信息。以出版学术著作为宗旨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和经济管理出版社也出版了大量社会科学研究著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精神


《社会科学颂》


国运昌,文运兴。天下承平,学术乃盛。夫社会科学者,洞窥人类社会诸现象也。察天人之际,究古今之变。学理精神,道之浩浩,追根溯源,上可迨自古希腊之理性精神。经千年演变,于近世方成显赫学科。我中国之社会科学也,迭遭千年变局,伴民族兴衰而起伏。方今中华崛起,百家争鸣。凡事社会科学诸贤,莫不秉马克思主义之圭臬,图民族复兴之大业,磨砺笔锋,弦歌不辍。学以致用。风雨岂足惧,敢传世代薪火;穷达不值计,诚思庙堂江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者,群贤云集,翘楚辈出。学科齐全,资源丰富。儒道相济,取今复古,激发後来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承担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之重任,领学界人文造诣之风骚。政要闻人慕名而至,对外交流遍及全球。赞曰:古有翰林预闻机要,西有智库参议中枢。当此时代转型之际,吾辈殚精竭虑,为国家民生贡献方略,为真理治典论文。至若社科院研究生院,专事英才培养之机构。学风敦厚,于斯为盛。才德兼备,名播海外。盖闻三十馀载间,良师济济而桃李芬芳,育才有道而英华满园。嗟夫,盛世太平,再创辉煌,吾辈学人,何其幸哉!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