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摊牌,国际格局将深刻变化?
2020-1-9 青野华本
2019年退场的脚步声还未消逝,2020年已然登台。
过去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单方面制裁而非双边协商正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贸易争端的解决,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考验着人们对经济形势的信心;另一方面,全球气候治理相关会议的波折和成果的乏善可陈,WTO上诉机制的停摆,也让我们看到了全球治理遭遇的挫折,面对共同的未来,人类将向何处去,令人心生迷茫。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席卷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区多国的抗议示威浪潮,其中既有民生、治理的问题,也有民粹主义与建制派的博弈,还有发展道路的左右之争,这其中的乱象不禁再次让人确信历史远未“终结”,不同的人类社会面对自身当下的问题正在做着不同的尝试、抗争和思考;我们也看到了旧有国际秩序的引领者正在继续摇动自己参与缔造的架构,而国际社会的新兴力量的影响则在不断上升,大国竞争、地缘博弈、利益纠葛之下,国际格局的动荡变化,不同阵线、各方力量的分化组合尘埃未定。
世事如棋局局新,当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值此岁末年初的交界点,澎湃新闻推出“2020鉴往瞻来”系列报道,邀请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权威学者复盘2019年风云激荡的全球大势,前瞻2020新局。

“伊朗的报复行动是否会就此结束?”“美军未来是否将从伊拉克撤出?”
1月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美国和伊朗当前局势的发酵成为了与会几乎所有中国国际关系专家学者口中的高频词汇,以至于有中东地区研究背景的学者几乎成为了所有人争相提问交流的对象。
与研讨会举行几乎同时,伊朗方面对伊拉克境内两个有美军驻扎的军事基地发射导弹的事件持续发酵,有关各方密集发声。现在,世界都在期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预告的在当地时间8日上午对袭击事件的正式声明。(文章来源:澎湃新闻网)
为报复美国在空袭中杀死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伊朗于1月8日向伊拉克境内两处有美军驻扎的基地发起导弹袭击。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在会议现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伊朗在当前局势上没有“选择”权,只有“反应”权。美国的做法说明了美国现下的决策机制已不是一个集体决策的机制,而是个人决策机制;选择暗杀苏莱曼尼也说明国际道义、国际规范对于美国决策来说已不具有约束力,对外决策过程中情绪化决策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这对世界以及美国自身都没有好处。我认为伊朗下一步不会满足于现阶段的报复措施,还会有接下来的动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崔立如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美国的决定主要是特朗普的决定,而伊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地区大国,遭遇高级将领被杀的情况,不可能不采取一定的报复行为,但他们很清楚知道自身实力和美国相差悬殊。所以伊朗今天的做法是对美国具体行动本身做直接回应,可以理解为是一次表态性反击。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指出,2020年中东形势的主题词可以概括为“摊牌”,美伊关系今年也面临“摊牌”。美国极限施压很难达到目的,伊朗在美国的全面封堵下也难以为继。目前来看,美伊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仍然较低,但这样一来使得其他国家攻击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门槛降低,此举恐怕将会加速美国从伊拉克撤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中东局势下,中方该如何做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有人提出当前局势对中国来说“是否是一次机遇”之类的问题。对此,阎学通表示自己并不认同“机遇说”,“当一个国家把自身发展机遇建立在国际社会的一个偶然事件上,期待着通过这一事件让自己得到发展和强大的空间,这种政策制定注定是失败的。所谓战略机遇就是不管外界发生什么,我们都能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加以应对。”
崔立如也指出美伊局势对于中国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中东局势本身给我们在和对手博弈过程中提供了一些条件,但乱局也给我们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挑战,比如在世界能源供应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外交上需要我们拿捏,我们在中东正在逐渐发挥作用,但我们没有强大到足以平衡美国的作用,我们希望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1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在回应伊朗局势问题时表示,中东地区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确保该地区的局势稳定对全世界都至关重要。中方将会继续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和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为推动局势尽快出现降温,妥善应对当前的局势发展发挥负责任的作用。

2020年,世界两极格局形成之年?
如果不是美伊局势“抢戏”,这场研讨会更多焦点应该在当前国际战略和安全的整体态势上。主办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今天也在会议期间正式发布了2019/2020年度《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报告,从多个方面分析和预测过去一年以及眼下的国际形势。
报告指出,2019年是冷战结束三十周年,国际战略格局正深刻调整,在这一背景下,世界主要大国力量对比正呈现“南升北降”的趋势。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虽然不同程度面临“成长的烦恼”,但群体性崛起势头并未改变。与此同时,老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政治与社会困境加剧。G7峰会举办以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而体现新老大国共商和“南北共治”的G20影响增大。
事实上,不仅是美伊局势,今年伊始的朝鲜半岛局势走向以及即将到来的英国脱欧都似乎在预示着今年也会是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一年。
阎学通认为,2019年是世界向两极化转变的最后一年,而2020年是世界两极格局形成之年。他表示,两极格局将会长期持续,但两极格局不等于冷战,大家现在所讨论的“新冷战”原因更多是因为国家权力仍然掌握在冷战一代手中以及旁观者的思维定式。
阎学通指出,世界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未来两极格局的博弈形态与内容也将会不同以往,在这一背景下,不应再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应分为“高度数字化国家”和“低链接国家”。
对此,崔立如则认为,判定世界是两极还是多极,首先要明确本身对于“极”的定义。他认为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如果把当前世界发展的各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分析,多极实际上就是冷战后去美国霸权中心的过程,进而在不同层面上形成多重性,各国之间的关系要比两极结构复杂。

谢炜:美伊战争阴影下的全球资本市场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月8日凌晨,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的“美军阿萨德空军基地”遭导弹袭击。
袭击发生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声明,宣布此次对伊拉克美军阿萨德空军基地的袭击,是在为1月3日遭美军袭击身亡的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马尼报仇。
自苏莱马尼遇袭身亡以来,美伊冲突不断升级。
1月6日,美国三大股指一度摆脱中东局势紧张影响,悉数收高。但在7日,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近120点。1月8日,亚太市场也整体表现低迷,日经225、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跌幅均超1%。
相比之下,黄金和原油成为近期中东局势紧张的最大受益者。
今日早盘,现货黄金一度升破1610美元/盎司关口,为2013年3月以来首次。与此同时,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涨超4%,升破65美元/桶关口。
美伊警报未解除,原油、黄金后市如何?还会继续“涨涨涨”吗?
01 基本面未改变,国际油价还将低位震荡
“如果冲突持续升级,甚至发生战争,国际油价可能进一步走高甚至暴涨。但是现代战争冲突一般都是短暂的,冲突调停后,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供需端均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油价将保持低位震荡。”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赵鲁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回顾2019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赵鲁涛分析称,2019年国际油价震荡幅度显著减小,年均价格较2018年有所降低:Brent原油年均价为64.28美元/桶,WTI原油年均价为56.98美元/桶,相较2018年年均价分别下降9.90%和12.64%。
赵鲁涛执笔的《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受贸易摩擦和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低迷,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大,石油需求增长乏力。虽然OPEC+达成减产协议,但以美国为主的新兴石油输出国不断提高产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伴随2019年全年。
在这样的供需环境下,国际油价一季度持续上行,二季度小幅下跌后略有反弹,4月份出现年度油价最高点,三季度保持去年震荡波动,四季度全球经济的乐观情绪逐渐升温,OPEC+宣布进一步深化减产,油价小幅度波动上行。
报告预测,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将持续供大于求态势,地缘冲突更为剧烈,油价不确定性增大。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61-71美元/桶和53-63美元/桶。
谈及美伊冲突升级对原油市场的影响,赵鲁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美伊之间此前就已陷入紧张的局势,受此次‘黑天鹅’事件影响,我们对油价的预测调高了两美元。如果发展到极端情况,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那么油价肯定会暴涨,但极端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从基本面看,总体来看还是需求乏力的问题,所以预计还是保持低位震荡。”
从投资角度来看,赵鲁涛分析称,随着低利率和美国大选、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黄金市场将延续2019年走势,压制国际油价上涨。原油期货市场震荡,走势不明朗,投资风险加大。
从历史来看,原油对黄金的影响一般是正相关,可是近年走势却偏向负相关。
“黄金也在涨,黄金和油价一起涨,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状态。”赵鲁涛直言。

02 黄金价格插上“黑天鹅”翅膀
早在美伊冲突的“黑天鹅”到来之前,过去一年,黄金已经迎来了7年以来的最好行情。
在2011年9月,金价曾突破1900美元/盎司,成为历史高点。随后,黄金价格走弱,1350美元/盎司的水平一直是黄金价格的“关口”上限。2019年6月25日,国际黄金价格摆脱了长达6年的区间震荡,冲上1400美元/盎司大关。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经形势下,避险需求激发黄金价格不断上涨。
无论是高盛、花旗、瑞银这样的国际机构,还是国内的中金策略、中信建投等机构,对于2020年黄金的表现都给予坚定看好。
此前,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看涨黄金热证明1500美元/盎司的目标价似乎是合理的。”在看涨情况下,未来12个月黄金价格会在1500至1600美元/盎司之间。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中东地区的紧张形势刺激避险情绪,提振了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
中信建投预计金价有望突破1700美元/盎司,虽然避险不会带来长期价格中枢的抬升,但鉴于此次避险情绪远超一般事件,仍有较大发酵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发布分析文章认为,美伊紧张局势引发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叠加季节性因素和市场对今年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共同推动黄金价格连续走高。不过可以预料的是,目前事态尚未发展到顶峰,双方仍会展开多轮交锋。
若伊朗通过代理人采取军事行动,双方势必会在冲突与谈判间来回博弈,金价料将震荡上行,短期金价有望站稳1600美元/盎司,需警惕双方和谈进程超预期带来的黄金抛售;
若美伊爆发正面军事冲突,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发酵,金价或将迅速冲上1650至1700美元/盎司区间;
若双方直接和谈,黄金将大概率遭恐慌性抛售,预计金价将回到本轮上涨的原点1510美元/盎司一线,甚至存在出现回调过度至1500美元/盎司下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