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旅游 Case

雪原之上的芬兰

日期: 2018-04-28
浏览次数: 34

雪原之上的芬兰

 

2018-04-28  青野星汉



雪原之上的芬兰


 

库萨莫是一个偏僻一些的小村落。甚至在我去之前做功课时都未曾查到多少有关的资料。原本打算在这里的时间发呆瘫倒享受一下雪景。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的这里成了整个行程中最让自己惊艳的一部分。这里的主要区域是一个称谓卢卡(Ruka)的滑雪场,依托滑雪场有一个小镇。而我们住的木屋所在地距离这个滑雪场也还有几公里的距离。虽有些偏僻但是景致相当的棒,树林围绕,木屋如同童话故事画册里的样子一般。


这里的房子多半还是木屋的结构,虽然里面其实相当的现代化,甚至装修很时尚。从外观也完全看不出一点点炫耀的气氛,传统的外观带来的是融入四周雪景的画面感,令人看着都觉得美的很。再伴随着一些阳光下的金光,简直是绘画一样的效果了。



雪原之上的芬兰


位于赫尔辛基中心火车站西北侧不远处的芬兰地亚大厦(Finlandia Hall)是由芬兰现代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于1971设计建成的。这里是赫尔辛基举办音乐会以及各大会议时的主要场所。简洁的外立面设计对于这个位于优美的蝶略湾(Toolonlahti)畔的建筑而言无比的典雅。倾斜的屋顶实则是用来强化室内声效的,所以这里拥有世界级的音效。


木屋的清晨,在这里能看到美丽无比的天际线,而每日所见也都不同,这让我舍不得睡懒觉,每天很早就爬起来等待新的一天会带来如何的惊喜。库萨莫住处中心位置的餐厅。覆盖着冰雪的木屋真的是如同童话故事一样的存在,旁边的雪人大概有2人高,暖色调的光线让整个画面瞬间温暖了起来,实则也确实如此,不停的在雪里打滚的我们如是说。



雪原之上的芬兰


山顶的树木几乎被雪覆盖,变成了形状千奇百怪的“怪物”,我们一路不断的猜测着他们长得像什么,甚至真的看到了如同蓝精灵啊,马里奥啊,芭蕾舞者啊的雪树枝。还是日出前的粉色天空,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色都觉得自然真的是美的令人崇拜。这里没有沉重的历史故事,这里只有让人看着移不开视线的纯白雪色,当然了,还有极光,还有湍流,还有不冻河流,漫山遍野的杉木,一望无际的业林。于是一步步来。开始吧。


罗瓦涅米作为第一个落脚点,我们住在了圣诞老人村南侧一些的一座玻璃屋酒店。在野外营地里等极光的我们凑在一个大火堆旁边,外面的温度实在低,所以看一会天空就必须干净跑进来取取暖。这次作为阿波罗的在下依旧撞到了好的晴天,可大概磁力部分我运气一般,所以只看到单薄的一层绿光在天边。哎,心痛,说好的满天彩光的美景没有遇到,那就等下次试试看吧!



雪原之上的芬兰



距离圣诞老人村几公里处,就是罗瓦涅米的小镇了,这个小镇其实是一个比较平淡的小镇,依托着圣诞老人村以及极光的优秀旅游资源而维系,人口数量也相当的少。而这家麦当劳是曾经的地球最北的麦当劳之称,后来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就是洁白一片,纵然路边还是有些泥土,但是大部分的区域都是白色的一片,建筑的颜色也有些赶紧纯色,所以感觉更加平面化。毕竟是足够北吧,要是喜欢玩雪,那就真是来对了!

极光博物馆(Arktikum)展示的并不仅仅是极光的科学原理和图片,更有很多北极圈的生活方式,标本,以及影片的部分,科学的部分我就不复述了毕竟我也不是看的特别懂。但是这里的标本区域真的是很棒了,我最早认为鹿拉着雪橇上坐了一个胖乎乎的圣诞老人肯定行驶速度不咋地。看到驼鹿的大小我是服气了,那么大啊。然后就是厅的最后一间是一个自然环境纪录片的播放室。看的我全程热血激动的想流泪。



雪原之上的芬兰


冰冻的凯米河(Kemijoki)在极光博物馆的一侧,是一个非常好的观赏夜间极光的地点,开阔,视野很棒。而白天这里会有很多滑雪,雪地摩托等等路过。也算是蛮热闹的。街景其实颇为简单,楼房的阳台也多半都是用玻璃完全罩住的,在雪地中,色彩变得更加艳丽。


罗瓦涅米大教堂(Rovaniemi Church)修建于1950年,自己走过这么多教堂中它可能不算是特色非常明显的一座,然而由建筑师波特尔-李杰奎斯特(Bertel Liljeqvist)设计的这座教堂的风格颇为简洁对应雪原之上的色彩基调来说也是相当的庄严神圣了。这座钟楼的塔顶有54米。在整个小镇里也算是颇为高耸的一个角度。


内部装修由艺术家安啼-萨门林娜(Antti Salmenlinna)完成,而正前方主祭坛后方的高达14米的壁画是由楞纳特-赛格斯塔勒(Lennart Segerstr?le)教授绘制与1951年,称为“生命的起源”注意观察就能发现这座壁画的场景部分就是罗瓦涅米本地,十分的具有艺术价值,所以有幸能亲自来看看这幅壁画,也算是不虚此行。



雪原之上的芬兰



逐渐被雪覆盖度攀升的树木们让我有种之前北海道的错觉,不过两个的雪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北海道还处于能想象夏天的绿色,而这里我基本上觉得它可能终年会如此。在半山以上的角度再看,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覆盖在整座山上的雪树们的集体姿态了。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空间之中。


波罗的海的女儿雕像修建于1906年,2年后被运抵赫尔辛基,并安放在现在这个位置的,设计者瓦尔戈仁(Ville Vallgren)的灵感来自于从海上浮现的年轻女孩的形象,这也象征着赫尔辛基的诞生。每到5月1日带帽节,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会将它清洗一新,并带上象征着成人的白色礼帽。赫尔辛基不是终年积雪了,相对在芬兰南部靠近波罗的海的气候会稍微暖一些,但是这个印象是错的,因为我们来了这里虽然没有看到雪但是真的,很冷!甚至比库萨莫还冷!


雪原之上的芬兰


静默教堂(Kamppi Chapel of Silence)是由K2S建筑事务所所完成,他巧妙的地方在于在闹市区中开辟出了一片静谧的空间,并且2013年底,它被评为十大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之一。这应该算是芬兰现代木制结构建筑之中的又一创举。内部空间其实并不大,但是“别有洞天”的感觉还是合适的,因为它完全隔断了嘈杂。里面只有温暖的日光,美好的暖色调木质简洁座椅。非常的,值得进入慢慢体会。


白色诠释圣洁是最为无争议的色彩,所以赫尔辛基的白教堂用纯白色的外立面来描绘了美丽的建筑应有的气氛。这座路德派教堂建于1852年,出自德国建筑师恩格尔(CLEngel)之手。在参议院广场(Senate Square)的基座上,整个教堂高出了海平面80多米,在海边的赫尔辛基而言,它就格外的显眼。希腊廊柱,搭配着淡绿色青铜圆顶。


檐部的雕塑也非常的精美,而在教堂正前方,竖立着的是189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铜像,以此纪念他给予芬兰的广泛自治。清晨的教堂还未沐浴在阳光下,东面依稀可见的日光已经点缀了教堂一侧的立面。四周再无与其并肩的建筑遮挡视线,所以它神圣的地位彰显无疑。这座教堂的外立面深得我心,实在是一种静谧美的表达方式。不过,内部其实很简洁并不是什么复杂的装饰。其实是很棒的。



雪原之上的芬兰


北欧人的休闲方式不仅仅是坐在河边晒着太阳喝一杯慵懒的咖啡,更是驾着风驰电掣的雪地摩托冲进林海雪原,享受高山滑雪、狗拉雪橇等激情四射的户外狂欢。而这份激情,集中体现在芬兰。用英国旅行记者迈克尔·布斯的话来说,芬兰有着安逸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缺乏的“激情,火焰,张狂,和生之快乐。这也就是今天,我和你们分享的芬兰。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