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旅游 Case

探访伊斯坦布尔 热那亚人在异乡的种子

日期: 2019-06-08
浏览次数: 20

                                             探访伊斯坦布尔 热那亚人在异乡的种子

                                                                      2019-6-8 青野丰隆


谈到加拉达塔,就要涉及意大利半岛两座竞争城市威尼斯和热那亚。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在地中海上是商业竞争对手,一直在君士坦丁堡地区有积极的商业和军事存在,这使得他们往往成为西欧与拜占庭、拜占庭与土耳其、土耳其与西欧之间的撬动点。


 



今天的加拉塔地区属于伊斯坦布尔市一部分,但最初是一个独立的城市,是热那亚人的殖民地。我在前文提到参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就有威尼斯人,而热那亚人则站在了拜占庭帝国一边。热那亚人与拜占庭达成了协议,帮助米海尔八世夺回君士坦丁堡,而热那亚人获得了贸易殖民地,并修筑围墙和其他建筑。加拉达塔就是这个时期(1348年)修建的,当时是君士坦丁堡最高的建筑物,是环绕加拉塔热那亚城堡防御工事的顶点。

在奥斯曼帝国进攻君士坦丁堡的时候,海峡对面的热那亚人表面上是中立的,但有志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协助守卫城墙,而奥斯曼人也不介意,双方保持了明面的礼仪。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后,热那亚人也随之投降,虽然保留了一些贸易特权但是地位不如从前,此后在奥斯曼宫廷里受到苏丹待见的,依然是热那亚人的老对手威尼斯人。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这座塔的上半部分经历过数次修复,从1717年开始用作观察火情的瞭望塔。现在这座塔成为了很好的眺望整座城市的观景点。

伊斯坦布尔也有一座曾经属于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的教堂,就是帕多瓦的圣安多尼圣殿,也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罗马天主教教堂。现在这座建筑是1912年建成的,教堂门口扭曲的耶稣受难十字金属塑像很有后现代艺术风格。院子里有一座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铜像,若望二十三世在当选教宗之前,是梵蒂冈驻土耳其大使,他曾在这座教堂布道10年。

以加拉达塔为坐标经过加拉塔大桥之后往西走,在金角湾北岸,是一片遍布工匠店铺的街区,阿拉伯清真寺就在其中。我沿着狭窄的街道穿过,从远处看到一座红砖尖塔,这座尖塔不像清真寺的宣礼塔,倒是有点像哥特式教堂的钟楼,通过增加圆锥形屋顶改造成尖塔,实际上阿拉伯清真寺就是由一座教堂改建的。


 



这座建筑最早是一座多明我修会的修道院,在奥斯曼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后,根据奥斯曼帝国与热那亚共和国的协议,这座教堂暂时仍留在热那亚人手中,但之后被改造成加拉塔清真寺。1492年,苏丹巴耶济德二世将这座清真寺交给逃离西班牙宗教迫害并迁移到伊斯坦布尔的西班牙阿拉伯裔穆斯林,因此改成现在的名字——阿拉伯清真寺。到了18世纪,这座清真寺进行了改建,建成了庭院和水池。

清真寺的入口是一个尖拱门,我从钟楼下面的拱门进入,在通道里的墙壁上可以看到曾经教堂保留的痕迹,有一些石雕柱头,还有大门的石头装饰,上面带着花纹和盾牌狮子的纹章图案。


 



走进庭院,可以看出这座清真寺由教堂改建的痕迹,与其他的拜占庭风格教堂并不相似,但又不是典型的哥特式。清真寺内部更有特点,传统的清真寺通常内部横向比较宽而不太讲究纵深,因为按照伊斯兰教礼拜习惯,礼拜站位越靠前回赐越多,为了满足人们尽量靠前站的需要,清真寺内部都会注重横向的宽度。

但这座阿拉伯清真寺由于方位的问题,反而是纵深很长,是清真寺中很少见的长条形,内部用两排柱子将中殿和过道隔开。清真寺内部没有常见的高拱顶和吊灯,反而是平坦的木制屋顶,显得高度很低,这是1913年的修复结果。在清真寺最后方,当年作为教堂时的大门也还保留着。


 



当然,今天这座阿拉伯清真寺中的礼拜者不都是阿拉伯人,大部分还是土耳其人,然而这座城市中的阿拉伯人的确是越来越多的,他们更多集中于比较传统的法蒂赫区。这些阿拉伯人很多来自叙利亚,而在伊斯坦布尔还有一座叙利亚教堂。

我按照地图找到了这座圣母玛利亚教堂,由于附近在进行街区改造,不太好找。教堂是黄褐色的墙面,并没有特别的样式,如果不是有一个带十字架的楼顶,很容易被错过。我按了门铃后,一位神父接待了我,他是个库尔德人,热情且健谈。神父告诉我,这是一座东仪天主教叙利亚教会的教堂,教会日常使用的是阿拉伯语,圣经也是阿拉伯文的,他还说在伊斯坦布尔约有两千多个叙利亚基督教家庭,大概有一万八千人。


 



东仪天主教会指的是使用东方礼仪的天主教会,目前有23个教会组织,都各自保留了与其历史有关的礼仪和神学理论。东仪天主教会按照礼拜仪式分成亚历山大礼拜仪式、安提约基亚礼拜仪式、亚美尼亚礼拜仪式、迦勒底礼拜仪式、拜占庭礼拜仪式,其中叙利亚天主教会就隶属于安提约基亚礼拜仪式。

这座圣母玛利亚教堂是伊斯坦布尔叙利亚天主教徒唯一的一座教堂,传承来自马尔丁(土耳其东南部城市),部分筹款也来自马尔丁的叙利亚社区,而在马尔丁也有一座圣母玛利亚教堂。叙利亚教会最早可以追溯到使徒安提阿在东方教区的传教,1781年叙利亚天主教会与正教会分开,1854年叙利亚天主教会宗主教从阿勒颇迁移到马尔丁,后来又迁到贝鲁特。


 



这座教堂最初是叙利亚人和亚美尼亚人共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870年在大火中受损,1878年进行了全面修缮。教堂原本的老建筑在1961年被拆除,两年后重建成为现在的样子,在教堂大门上也有1963的字样。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被苏丹重用的不仅仅是希腊人,还有巴尔干人,他们一部分集体改宗皈依伊斯兰教,比如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还有一部分保留原本的信仰,以基督徒的身份得到苏丹的赏识,其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就是保加利亚人。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这些不同信仰的族群可以混合在一起,但是当19世纪之后帝国逐渐被民族国家所取代,曾经的平静就开始分崩离析了。在伊斯坦布尔有一座保加利亚圣斯特凡教堂,这座教堂和19世纪保加利亚民族主义兴起有一定关系。

圣斯特凡教堂对于保加利亚民族和国家来说意义非凡,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斯坦布尔有一个兴盛的保加利亚人社区,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保加利亚人文化教育的启蒙中心,他们在这里开设自己的学校、印刷厂和媒体出版。在2018年教堂修复完成之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出席了开放仪式,作为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友好的文化交流。而保加利亚教会也将这座教堂视为是独立的保加利亚民族的象征。


 



圣斯特凡教堂的名字来自一位叫做斯特凡(Stefan Bogoridi)的保加利亚政治家,他是保加利亚教会的领导人之一,坚持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进行宗教仪式。在19世纪有相当数量的保加利亚人居住在伊斯坦布尔,他们之前归属本地的希腊宗主教,由于民族主义运动,保加利亚人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保加利亚教会。经过长时间的反抗后,保加利亚人获得了建筑许可。1849年10月9日,一座木制的小礼拜堂被建起,这里成为保加利亚民族主义复兴的重要场所,被命名为圣斯特凡教堂。

圣斯特凡教堂坐落在金角湾海边,这座建筑结合了新哥特式和新巴洛克式的影响,老照片上是红墙绿瓦,改建之后是通体白色配上金色尖顶和十字架。在教堂正面有保加利亚正教会的标志,正门的门牌用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写着教堂的名字和1898的年份字样。

教堂里面完全开放,内部有两层,结构非常对称,室内闪动着烛光,播放着基督教音乐。教堂装潢是金灿灿的,富丽堂皇,金色的顶棚和圣障以及金色大吊灯。最前方的圣障,两旁是抱着圣婴的圣母像和耶稣基督像,中间是天使与鸽子(象征圣灵),教堂两旁墙壁有大量圣像画和圣器。


 



教堂最初的木结构遭受火灾损毁之后,选择用铁框架取代混凝土。在教堂外墙的牌子上可以看到当年建筑公司的名字“Rudolph philipp waagner”,这家奥地利公司在维也纳制作教堂的预制铸铁部件,教堂的主要骨架由钢制成,外表覆盖金属板,所有部件通过多瑙河和黑海运往伊斯坦布尔,再用金属部件或焊接连接组装在一起。

教堂的院子里有一小块墓地,其中埋葬着19世纪保加利亚争取独立教会的领导人之一的拉里翁•马卡里奥波尔斯基。他从1844年开始指导保加利亚教会的斗争,曾因为挑战希腊宗主教的权威被流放阿方索山。1870年,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批准建立一个独立的保加利亚督主教区,在1872年成立独立的保加利亚教会之后,拉里翁•马卡里奥波尔斯基一直担任宗主教,直到1875年在伊斯坦布尔去世后,被埋葬在圣斯特凡教堂的院子里。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面积5343平方公里。

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的名字而著称——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之名在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前至少存在百余年历史了,如1403年西班牙国王遣使觐见帖木儿大帝,使臣途经君士坦丁堡,在回忆录中提到,希腊人也称此地为伊斯坦布尔(见《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汉译本)。但西方国家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此地的侵略者,所以依然坚持称此地为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初建时为首都(独立战争期间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成为国际上的正式名称。现在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

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伊斯坦布尔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