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橘子洲壮丽风景
2017-11-02 青野星汉
橘子洲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橘子洲风景区开发建设结构规划为“一轴四区”,四区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水上运动区。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决定对严重不达标的橘子洲景区摘牌,是全国第二批被摘牌的景区。
历史沿革
史载橘洲生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为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原有桔洲、织洲、誓洲、泉洲四岛,至清时只有上洲、中洲、下洲三岛,“望之若带,实不相连”。今演变成一串长岛,上为牛头洲,中为水陆洲,下为傅家洲。橘洲以盛产美桔而得名。湘江水流平缓,河床宽阔,由于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因而形成绿洲片片。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1904年后,长沙辟为对外开放商埠,洲上建有英国领事馆、长沙新关。
1925年(民国14年),毛泽东同志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因此,橘子洲声名大振。
1950年5月是,周总理和毛主席曾作过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1960年,在洲头建橘洲公园,占地14.2公顷,从湘江大桥修一专用支桥直通岛上。堤岸围砌石栏,垂柳护堤。洲头面江建望江亭和游廊,迎面耸立一块巨形汉白玉纪念碑,上刻毛主席手书“橘子洲头”四个大字和他1925年秋所作《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洲上种有柑橘数千株,金秋时节,橘果累累,洲下两测为平坦河滩,是天然游泳场地。每到盛夏,人们结伴而往,嬉戏水中,纳凉消暑。橘子洲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橘子洲尾,水净沙明,开辟了天然游泳池。橘子洲头,地广江阔,建成了美丽的橘子洲公园。耸立在公园中央的巨型汉白玉纪念碑格外醒目,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橘子洲头”,背面是《沁园春·长沙》。洲头,还建有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亭阁,飞峙在湘水之上。
1961年被辟建为橘洲公园,1962年对外开放,1998年更名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原景区总面积约17公顷,开放区面积约6公顷。主要景点有洲头颂橘亭、汉白玉诗词碑、铜像广场、藤架广场、毛主席畅游湘江纪念点、揽岳亭、枕江亭、盆景园、大门广场等。
2001年更名为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占地17公顷,有诗词碑、颂橘亭、”谁主沉浮”雕塑广场等景点,为湖南省名胜区。长沙橘子洲头民俗文化园由庙前街、江神庙、水月堂、拱极楼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江神庙始建于六朝梁时,名为水陆寺,原始一座佛教寺庙,清雍正八年,雍正皇帝命江南各省“祭祀江神,以利舟楫”,于是湖南布阵使赵城主持,将水陆寺改为江神庙其后两百余年,橘子洲上的居民、渔民常回去庙里烧香祈求平安。
200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橘子洲进行提质改造,经过工程建设者们4年多的辛勤劳动,一个碧簪卧波、激流耸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橘子洲景区呈现在世人面前。
地理环境
生态环境
橘子洲上生长着数千种花草藤蔓植物,其中名贵植物就有143种。有鹤、鹭、鸥、狐、獾等珍稀动物。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气候湿润宜人,是花果生长的最佳区域。橘子园,秋摘芳橘林,橘香十里,翠荫匝地。李子园、板栗园、茶园和枇杷、桃、梨、杏形成的经济林带,傍生着山楂、猕猴桃、金樱子、野葡萄、山海棠等成片的野生林果。
橘子洲头,地广江阔,建成了美丽的橘洲公园。耸立在公园中央的巨型汉白玉纪念碑特别醒目,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橘子洲头”,背面是《沁园春·长沙》全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地理位置
橘子洲景区位于长沙市区的湘江之中(北纬N28°10′23.40″,东经E112°57′18.36″),橘子洲大桥从上横跨而过,离长沙市中心1公里,橘子洲地形平坦,位于湘江水面中央;长达5公里,最宽处仅300余米,岛形狭长,形似长龙,属湘江水回环、泥沙淤沉堆积而成的江洲风景区。橘子洲景区面积达91.64公顷,包括橘子洲、傅家洲,建设总面积约138.34公顷。
主要景点
问天台(问苍茫大地谁住沉浮)
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经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指点江山)。后来,毛泽东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建问天台,就是来自这个缘由。
百米喷泉
百米喷泉位于橘子洲中的百米高喷,是道亮丽的景观。百米喷泉喷水时,相当于30层楼高的“建筑” 。每逢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湘江两岸居民站在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上,可看到橘洲景区正大门前百米高喷向高空喷水的场景。
沙滩公园
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经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指点江山)。后来,毛泽东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建问天台,就是来自这个缘由。
百米喷泉
百米喷泉位于橘子洲中的百米高喷,是道亮丽的景观。百米喷泉喷水时,相当于30层楼高的“建筑” 。每逢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湘江两岸居民站在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上,可看到橘洲景区正大门前百米高喷向高空喷水的场景。
沙滩公园
公园中部是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天然草地运动文化广场,广场内设隐蔽式环绕音响设备,可满足举办6万人左右的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广场草地采用耐久、耐踩踏的草种,在非主题活动时段允许市民进入活动,尽享草绿清香。公园方还准备了数百顶帐篷供市民租用,如果您想体验洲岛露营的新鲜感受,不妨选择一个晴朗的夜晚来橘洲沙滩公园度过帐篷之夜。
公园西侧的沙滩广场全部更新铺设细沙,将供市民日常开展沙滩运动,并将设置沙滩自行车、沙滩步道等常态化活动项目和设施。公园内还设有KT足球、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运动项目,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运动选择。
室内运动休闲区则还包括供市民饮茶、品咖、读书的小吧;原来的沙排比赛服务楼内设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厅、电影放映厅。
也可以用天文望远镜观星。
橘洲沙滩体育休闲文化园有两个比较大的广场,一个是橘洲沙滩广场,另一个是天然草地运动广场,其他单体围绕这两个广场布置。
橘洲沙滩广场在沙滩文化园的西侧,是橘子洲唯一的亲水沙滩,内设沙滩自行车和沙滩步道,平常供市民开展沙滑、沙排、沙足等运动,在不同的季节可举办沙滩科技博览会、音乐节、啤酒节等各类主题活动。
原来的沙雕展示场地则被改造成了总占地超过3万平方米的天然草地运动文化广场,广场内设隐蔽式环绕音响设备,可满足举办30000人左右的大型文化主题活动的需要。
艺术雕塑
凝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挥笔写就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洲以人传,诗壮名城。 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凌袅袅碧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伫立在长沙橘子洲头,作为长沙橘子洲景区最大景观工程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突出表现毛泽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形象。
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是2007年2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后建设的。雕像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
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有着特殊的意义。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在橘子洲头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即抒发于此,这豪迈词句也激励着年轻一代的人们奋发向上,蓄志进取。毛泽东雕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外表材料为花岗岩石材,总高度32米。
橘子洲焰火
2010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城市国际化、把长沙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的目标,确立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4年度长沙橘子洲周末焰火暨音乐焰火大赛于5月3日正式开始,10月25日晚结束,总共28场。24家国内外企业将参加音乐焰火大赛角逐。橘子洲焰火已经成为长沙重要的旅游名片,3年多观看人数累计超3000万人次。
橘子洲焰火自2013年1月开始,由原来的全年周末燃放场次减半,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每周六晚燃放,以减少焰火燃放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根据新调整方案,橘子洲周末焰火在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每周六晚燃放20分钟,取消11月至次年4月的燃放,但新年的元旦、春节的除夕和元宵三个重大节假日纳入燃放。按照此方案,橘子洲周末音乐焰火由原来的全年燃放53场,减少至30场。具体场次视当年具体情况而定。
据旅游部门统计,自2010年8月28日晚举行首场烟花燃放活动以来,橘子洲周末音乐焰火已经燃放170多场,观看人数累计超过3000万人次。虽然橘子洲周末音乐焰火晚会已成为长沙市旅游亮点,但其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造成局部交通的拥堵同样饱受诟病。长沙市旅游局局长谭勇表示,调整焰火燃放时间,主要是出于对环境保护与确保燃放实效的考量,11月至次年4月长沙多雨、湿度重,空气流动性相对较差,焰火燃放效果不好,也影响空气质量。
每周六晚的燃放时间:冬、春季燃放时间为20:00―20:30;
夏、秋季燃放时间为20:30―21:00。
最佳观赏地点:湘江中路、潇湘中路、杜甫江阁、四羊方尊广场等湘江沿线或坐游船观赏。同时,在提醒市民和游客文明观看的同时,也提醒在燃放的时候,游人禁止进入燃放区。
交通信息
内部交通
地铁
长沙地铁2号线到橘子洲站下
公交
乘坐1路、2路、11路、112路、123路、142路、143路、301区、368路、406路、804路、901路、908西线、旅2路在橘子洲大桥东下,还可以乘坐117路、118路、202路、401路、旅1路、106路、109路、12路、18路、301区间线、301路、303路、312路、314路、317路、6路、901区间线、旅3区间线、立珊专线到画图教育(太平街口)上桥往西走即到。
想欣赏橘子洲焰火的可乘坐长沙地铁2号线到湘江中路站下,或乘坐1路、2路、11路、112路、123路、142路、143路、301区、368路、406路、804路、901路、908西线、旅2路到橘子洲大桥东往南步行至杜甫江阁附近为最佳观赏位置。
外部交通
黄花国际机场、长沙南站、长沙站、大巴、自驾等。
实用信息
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春天江鸥点点;夏天林木葱茏;秋天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建议游玩:2-3小时。岛上植物茂盛,非常美丽,竹子,橘子,蝴蝶,等等汇聚成一片,美不胜收。而且在每周星期六晚上,在长沙的橘子洲上会有烟火表演,晚上20点30分开始,20点50分结束。
建议游玩:2-3小时
门票:橘子洲景区门票免费。沙滩公园门票:50元/人,观光车:20元/人(中途有5个站点可以分别上下1次);停车场:小型车辆5元/次、大型车辆10元/次(12小时之内按次收费,超过时间,加收5元)
开放时间:全天
附近景区
岳麓山、杜甫江阁、坡子街等
周边美食
去橘子洲旅游当然要尝试下长沙的美食。湘菜的品种目前有1000多种,而在长沙几大著名湘菜馆中,仍保持着日常供应上百种,比较著名的有麻辣子鸡、口蘑汤泡肚、东安子鸡、发丝百页、腊味合蒸等。其中长沙年糕、长沙奶糕、牛奶法饼、徐长兴烤鸭、和记粉馆、杨裕兴面馆等都将是不错的选择。
旅游美记:
我是2015年12月25日从南昌去长沙的,长沙是我向往很久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毛主席的12月27日的早晨当第一缕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湘江水面上的时候,我已经兴高采烈的漫步在橘子洲了。橘子洲在湘江的江中心,它的形状很像一个长长的,大大的琵琶。我在想:一定是在遥远的洪荒年代,不知道是哪位仙女,在天上呆腻了。悠悠的飘下凡来,坐在湘江的江心上弹琵琶,曲调婉转悠扬,扣人心弦,于是,弹来了情哥哥,急忙去幽会。便把琵琶遗忘在湘江的江中心了,因而就有了今天风景旖旎的橘子洲了吧!
橘子洲,鸟鸣;嗅着路边花的芳香,嗅着路边草的芬芳。那是一种怎样走着,走着,远远的看见一大片开着黄花的树,我兴冲冲地走了雪一定会更美,我们北方总下雪,但是,没有梅花。南方有梅花,但是,很少下雪。那么什么地方有梅花,还下雪呢?于是,我求人帮我拍了两张赏梅的照片。文章橘子洲十里风光,十里美景,看不够,赏不完。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洲头了,哦,到橘子洲头了,这里的人特别的多,因为是周日,大多数人是坐游览车来的。
青年时代的,长长的,宽宽的,高高的巨幅艺术雕塑,好庄严呀!巍然屹立着,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巨幅雕塑。好多人在这里,等着,排着,目的是为了选最好的角度与位置拍照。我也同样在人群中等着,排着想找个最好的角度拍照。
少年,毛主席就立下宏伟之志,对时代、对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体现了毛主席对民族、对祖国的命运热切的关注和苦心的求索,要缔造一个新中国的伟大志向。
回忆过去与展望未来,写下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粪土当年万户侯。
问苍茫大地,谁住沉浮?
抒发了远大抱负与勇往直前,奋勇搏击的豪情壮志。
梦寐以久的;有多少人是为了这首词,一定要来橘子洲头看看的;有多少人为了这首词,专程来橘子洲头游一游的。
太阳西斜了,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碧波荡漾的湘江水;离开了绿草茵茵的橘子洲。
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赏析】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句从内容上看,写大山,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生机。
从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视角上,有远近高低,从逻辑上,从点到面,由实到虚,从自然到人类。
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风华正茂 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首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萧子升、张昆弟、郭亮等,及其他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如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蔡畅、罗章龙、李维汉等,除何叔衡、谢觉哉外,都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革命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
中流击水 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 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总体鉴赏】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性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