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旅游 Case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日期: 2022-04-10
浏览次数: 28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2022-04-10   青野星汉


2022-04-10 来源:凤凰网旅游刘俏


“进军地产纯属捕风捉影,为了追求热度编造的臆想式推断。”


4月7日晚间,沸沸扬扬传了一天的“少林寺进军房地产”事件,终于得到了相关方的回应。


有媒体向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弟子、前少林寺文化传播中心负责人傅华阳求证,其表示“据自己此前服务于少林寺文化中心十年多的直接经验所推断,这肯定是一个不实的新闻,听起来荒唐无知,一定是有人移花接木、捕风捉影,为了追求热度编造的臆想式推断”。


至此,传言得到否认与澄清。


而在“少林寺进军房地产”背后,与方丈释永信关联的合资公司,花4.5亿拿地究竟意欲何为?十几年间围绕着释永信、少林寺不断扩张的商业版图,如今是何模样?少林寺与其所在的嵩山景区,在遭港中旅“抛弃”、地方国资委重新“接盘”之后,曾经有关门票收入、经营管理之间的分歧,又将怎样重新磨合?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01


拿地不建“佛区房”,少林寺看中了文旅地产?


郑州的土拍市场迎来了新面孔。


4月6日,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消息显示,以挂牌方式出让位于郑东新区的一宗地块,最终由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铁嵩科技”)以4.52亿元底价竞得。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小编发现,竞得者是一家成立仅15天的新公司。天眼查App显示,铁嵩科技成立于2022年3月22日。颇为巧合的是, 该企业注册资本刚好是4.52亿元,与此次挂牌转让的地块成交额一致。


更引人关注的是,铁嵩科技由河南铁投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和49%,后者由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少林资管”)持股70%,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则持有少林资管80%的股份。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少林寺要进军房地产?


一时之间,嵩山少林寺与方丈释永信深陷舆论中心。更有网友调侃称, 少林寺下山“救市”,或是要筹建“佛区房”了。


而铁嵩科技控股方母公司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则回应称:“自媒体报了,它不属实。因为它是两个企业合资的投资行为,也不是少林寺直接投资, 就是两个公司正常的商业行为,仅此而已。”


资料显示,铁嵩科技竞得土地面积约3.82万平方米,用途为零售商业、批发市场、餐饮、旅馆用地、商务金融用地。


2020年12月,郑东新区管委会为该宗地块定制的产业实施方案显示, 土地项目定位为文化产业类项目, 建成后主要业态必须从事文艺演艺、文化展览、文化创意产业办公、酒店及服务型公寓。


具体来看,该项目将主要包括一座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艺演艺中心,一所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艺术展览馆,一个面积约11000平方米的文创产业园区,一所面积约18000平方米的国际五星级酒店,以及面积约19200平方米的服务型公寓(可对外销售)。


相比传言中的“进军房地产”,综合多方资料来看, 少林寺更可能是间接通过类似IP输出的方式,参与运作一座以少林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


这一点,在傅华阳的回应中也隐约有所体现。他表示,本次拿地“估计最大可能是‘少林无形资产’介入,与投资者携手, 在该项目中获得打造‘少林文化体验中心’的空间, 以沉浸式艺术体验方式到现场弘扬少林文化和发扬少林寺1500年佛禅武医艺的综合文化传承”。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就地块本身来说,其符合郑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其实是一宗比较自然和普通的交易,本身和其他商办文旅等用地的开发情况差异不大。而单纯从少林寺的拿地行为来看,可以看出其在文旅和商业方面有扩张的态势。类似拿地有助于郑东新区后续形成更丰富的商业文旅业态,助力郑东新区形象提升。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02


旅游IP时代,少林寺与释永信的商业版图


熟悉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人会发现,这已经不是少林寺第一次踏足地产项目。


尽管傅华阳在回应媒体时坚称:“少林寺或者永信大师都不可能以资金方式参与此类地产业务的事情,既没有这个资金投入实力,也没有这个业务投入的必要。”


但凤凰网《风暴眼》查阅公开报道发现,早在2015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就曾亲自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肖尔黑文市市长支付约416.2万澳元(约2040.5万人民币)的支票,用以结清2010年在当地的购地尾款,并时隔9年重启少林村房产开发项目。


据澳方相关人士透露,这一项目总费用预计在3.6亿澳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7.6亿元)。而在这座少林寺村中,将修建一座澳洲少林寺分寺、一座四星级少林风格酒店、一所少林寺功夫学院、一些相关教学设施,以及一座27洞的高尔夫球场。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彼时,曾有外媒质疑该项目的开发商——澳大利亚少林寺基金会以大手笔圈地。但当地依然希望积极推进这一项目,当地政府曾表示,少林村项目将直接或间接创造共约1650个工作岗位,每年吸引超30万海外游客前来,并将带来每年约1.32亿澳元的收入。


尽管这一项目如今已不了了之,但“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及其相关的少林文化,依然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大IP,其影响力与号召力可见一斑。


或许早在人们不知IP为何物的年代,少林寺就已间接成为一个出色的“IP运营方”。而这一系列的扩张,离不开少林寺“一号人物”——方丈释永信的运作。


少林寺官网信息显示,释永信1965年生于皖北,16岁时到少林寺出家。1987年,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34岁的释永信成为少林寺15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方丈。


天眼查数据显示,释永信于1998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此后在其带领下,少林寺开始不断扩大商业版图。


而被视为少林寺相关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平台,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成立,经营范围含文化艺术交流、武术交流;文化演出及经纪服务;少林及少林寺自有无形资产的管理;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开发等。股东释永信、释永乾、中国嵩山少林寺分别持股80%、10%、10%。


目前,少林资管对外投资16家公司,其中存续状态的有7家,涉及领域涵盖文化、旅游、投资等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报道称,少林寺还曾通过授权少林相关网络游戏、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少林音乐、为联通号码开光并拍卖号码等方式拓展收入来源。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中国商标网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嵩山少林寺申请的商标已经达到706个,其中包括方便食品、灯具、餐饮住宿、饲料、珠宝、饮料、洁具等等。


近25年的运作下,不断探索少林寺IP商业化的大师释永信也已身兼数职。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目前释永信关联社会组织或企业共14家,其中存续状态的有7家,除持股少林资管外,他还任河南省佛教协会、郑州市佛教协会、郑州市开元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法定代表人,同时任郑州市开元寺建设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释永信也因此被外界戏称为“中国最富有的和尚”。


03


博弈、转手、商业化,少林寺始终在舆论中心


二十多年间持续的商业化运作,让少林寺始终处于话题中心。


作为人们眼中的佛门圣地,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商业化,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大量争议。


2017年底,国家宗教局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领域过度商业化问题。但究竟如何维护文化与利益之间的平衡与边界,依然在学界、业界与公众之间不断引起讨论。


而在业内,令少林寺备受关注的原因,则是其所在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下称“嵩山景区”)经营权的几度易手,及其背后经年累月的多方博弈。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2020年10月,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中旅”)的一纸公告,宣告着其将转手所持嵩山景区运营公司——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下称“嵩山公司”)的全部股权。


据了解,2009年港中旅曾与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嵩山文旅集团”,登封市国资委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嵩山公司。


几乎同一时间,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嵩山管委会”)订立特许经营协议。据此,嵩山公司将获授权自2009年12月25日起独家管理及经营嵩山风景名胜区辖下少林景区、中岳景区及嵩阳景区的门票销售、代收销售收入及停车场等业务,为期40年,嵩山管委会将获取相应特许经营费用。


但此后11年间,“少林寺门票案”、少林寺险些“被上市”等一系列风波不断。


港中旅公告出售约三个月后,登封市国资委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嵩山文旅集团正式接盘。凤凰网《风暴眼》发现,2021年4月,嵩山公司全称已更名为“河南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也标志着港中旅的退出。一直以来,围绕在港中旅、少林寺、嵩山文旅集团、嵩山管委会之间的多方博弈渐渐落幕。


但据相关规定,在港中旅股权转让完成后,原合资运营方嵩山公司将无法继承景区的运营权。因此,嵩山景区或许将在未来的公开竞标中再次“易主”。


 

 否认进军房地产,少林寺IP的下一站是文旅综合体?



此外,若深究起来,少林寺的归属权问题至今也悬而未决。


关于其究竟归属地方政府、宗教局还是少林寺自身,多方观点曾各执一词,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而这一问题,又导致了在宗教角色之外,少林寺的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收益分配等各方面边界依然模糊。


尤其在收益方面,2006年12月正式施行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早已明确,景区门票不能纳入上市公司,再叠加少林寺特殊的宗教因素制约,其所处的嵩山景区包括背后企业,几乎难以通过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而这一问题,或也将成为未来接盘方入局前的疑虑。尽管港中旅已然退出,但少林寺、嵩山景区及其未来运营方之间,仍将有存在一定矛盾,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