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旅游签证将开放预约,复苏之门开启取决于什么?
2021-11-02 青野星汉
2021-11-02 来源:凤凰网旅游 作者:肖远山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从严从紧抓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搞变通;严格执行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
这意味着刚刚见到出境游的曙光,又暗淡了。10月11日,《财经》杂志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全球都开放了,病死率降得那么低,我们为什么不开放呢?”“你不和它共存,还有别的办法吗?”两句“石破天惊”的反问句是不是意味着“病毒清零政策”也会有所调整,从而让中国跟上全世界疫后旅行自由的步伐。
但国内并没有好消息,额济纳旗开始的这一轮疫情,每天的确诊数据都还在新增,大家仍在担忧中过着日子,距离85%的全民接种率也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包括美国、泰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打开国门重迎游客,随着明年接种率逐步达到甚至超过85%,我们会不会像高福主任所说“跟病毒共存”,自2020年1月27日以来,已经艰难生存600多天的出境游,是否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还是随着疫情的反复,出境游依旧无法开展?

这次是不是“狼来了”取决于几点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命令,从11月8日起对大多数外国航空旅客实施新的疫苗要求,并解除对中国、印度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严格旅行限制,正式开放旅游签证的预约。
关于该措施的具体内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中文版的入境指南,表示将接受美国监管机构或世界卫生组织授权使用的任何疫苗,并将允许旅客接种混合剂量新冠病毒疫苗。包括辉瑞疫苗、印度血清研究所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强生疫苗、Moderna疫苗,以及中国的科兴和国药疫苗。

目前,美国驻华使馆已大量放开旅游签面谈,能够预约到最早的时间在11月9日,包括北京大使馆、上海领事馆、广州领事馆和沈阳领事馆等在内都已开放预约。
在取得签证后,由航空公司负责检查,旅客还需要提供起飞前72小时内的新冠检测阴性证明、来自官方的疫苗接种文件,并确认最后一次接种时间至少为旅行日期的两周前。对于没有接种疫苗或获得豁免的外国人,则需要提供入境美国前24小时内的新冠检测阴性证明。
开放旅游签证直飞美国,无需再耗14天,这对于游客和业内人士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包括美国在内,泰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重开国门,这也使出境游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但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11月1日是泰国开放国门计划的第一天,据初步统计,共有61趟赴泰航班,约有2300名境外旅客于当日抵泰,此外约有800名泰国游客自境外返泰。要知道,在2018年,仅中国赴泰人数就曾经超过月均100万人次。
“根据数据来看,目前出境游,包括赴美旅行的平台搜索量和预定量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去哪儿网工作人员向凤凰网旅游表示:“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必须要出国的留学生早已出国,想要回国的也早已回国,这也是近期出境人员数量仍然不热的原因之一。”
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前,中国是全球旅游业的最大消费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2546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支出的近五分之一。2009-2019年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2.8%,而全球平均水平为5.1%。然而,这一势头在2020年受到了疫情大流行的严重打击。中国香港、澳门和泰国曾是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2020这些地方的中国游客分别下降了93.8%、83%和88.6%。

中国游客量下降,内在的原因之一疫情影响导致的出游信心不足;同时,文旅部倡导的“非必要不出境旅游”,还有相关的入境隔离政策,也是让国内出境游客数量断崖式下滑的外在原因之一。
早在今年春节后,笔者曾经接受过几次行业媒体的约访,发表对2021年出境游的恢复展望,在多数人认为今年夏天有望突破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保守。
国内游市场今年经历了5-6月广深、7月开始南京、莆田厦门、哈尔滨几轮折腾,10月开始的这轮额济纳“战疫”才刚刚开打,如今北京也在不断新增,大家都已经麻木了,更甭提出境游了。

那么,这次所猜想的明年开放边境会是“狼来了”么?笔者认为,取决于几点。
① 出入境双边接种率要对等;
高福主任在11日的采访中,特意在发言前说了一分钟的防杠宣言,而媒体解读85%的这个数据,我认为需要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出入境双方接种率对等。
中国目前已经接种223832.5万剂次,按照七普数据我国14.1178亿的人口数量,覆盖面已经接近80%,完成85%的目标指日可待。
再来看看中国游客出境游主要目的地的情况,据10月份报道泰国曼谷的两针接种率达到70%(其它地区显然不如首都),印尼的接种人数超过1亿但人口总数接近3亿,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完成的比较好的,10月已经完成70%。

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几个国家明年都会达到或者接近85%的目标,但6月份的新闻报道蒙古国两针接种人数仅有73万而该国人口是320万,东盟垫底的缅甸9月份报道完成接种人数仅有3.8%。
② 部分群众对病毒的认知提升;
从上一次哈尔滨疫情1号病例“莎莎”的遭遇,到这次西北疫情上海两位退休教师被无端网暴,我看到了仍有为数不少的群众,对病毒的认知亟待提升。
从去年以来,随着疫苗的广泛普及,新冠病毒的重病率不断下降,致死率更是趋近于零,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因新冠身亡的报道了。科学和正确的对待病毒,在严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个人做好应有的防护。游客的出游信心不断增长,出境游行业才有可能“恢复”。

③ “健康证明”互认是前提
疫情常态化乃至后疫情时代,健康因素在国际人员往来中的重要性将更为凸显。随着各国纷纷加快疫苗接种,“疫苗互认”也将成为健康码国际互认的核心内容。当然,健康码互认安排建立在各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在科学健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各国“健康证明”的互认和快速准确识别。
还需要考虑的是,接种疫苗不代表百分之百就产生免疫了,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疫苗的保护期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健康证明”中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
同时,大型活动的顺利、安全的举办也离不开国内疫情总体稳定的大环境,在开启出境游复苏之门时是要考量的。

600多天过去了 出境游公司还好吗?
国庆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广东和平国旅发布公告宣布破产清算,这家公司成立于1988年,迄今已有33年历史,在这时选择放弃不由得让人唏嘘。
跟广东和平国旅一样以出境游为主营业务的那些公司,现在怎样了?笔者约访了行业内规模不一、业态各异的多家出入境游机构负责人,试图为读者全面展示当前他们的群像。
另一方面,更多旅行行业公司正“各显神通”,在疫情的影响下做着努力。
作为头部定制游公司,6人游创始人贾建强告诉我们,6人游作为定制游公司不限目的地,虽然出境游没有了,但国内依然有很多深度的线路可以挖掘,中高端客户依然需要品质的定制服务。
目前,6人游国内业务开展的还不错,也受到了几次国内疫情的影响,但他相信疫情影响的规模会越来越小,国内旅游市场会很快趋于稳定。
随着接种率的提升和加强针的普及,贾建强认为,出境游恢复已经在路上,欧美国家也在陆续开放,中国从稳妥角度可能会对他国开放后的数据观察一段时间,在2022年上半年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
曾被评为“中国最佳精品旅行社”的海豚哆哆联合创始人&COO官文禄认为,仅靠国内游业务很难支撑一家曾经的出境高定公司,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国内疫情的反复、游客自由行比例高和目的地整体服务能力不强。

但他们至始至终没有放弃自救努力,至今依然成建制保留了大部分业务单元和团队,只是把出境团队全部打散,分头负责国内不同省份产品研发和定制销售。
官文禄说:“疫情后国内游在产品个性化、主题化方面也有了一些新亮点,兴许十年后再来回看这段历程,会发现疫情下这几年刚好也是国内游质量提升最快的几年。”
欣途旅行疫前主要经营公务出境游组团,用不多的团队人数支撑了几千万的年营业额,公司负责人陈霞一直很怀念当时的好时光。
但新冠疫情来袭,不管我们是否接受,它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痛定思痛之余,去年底欣途旅行开始转型,整个团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霞决心从一家出境游组团社,变革为一家重庆高定地接社。
其间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好在之前公务团业务结识了非常多的人脉,使得在重庆高定差异化资源这块有了一些先机。据陈霞介绍,今年以来疫情反复多次,但仍接待了800多人,国内很多高端品牌都是她的合作方。
境外地接社和入境游机构靠啥在支撑
除了出境游机构,这条产业链条上的其它公司,哪怕在疫情当头棒喝之下遭受重创,仍在坚强的挺着,他们靠啥在支撑呢?
华人碎片化产品供应商飞象旅行创始人王鹤介绍,他们在泰国做了15年的品质游地接社,疫情前高峰期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疫情后完全处于失业状态。现在泰国游已经开放,零星接了一些订单,根本不足以支撑公司各项开销。

这两年,他们在国内做了一些新业务的尝试,凭借之前对资源端纯熟的运作能力,在内蒙和海南分别进入上游做了一些产品,以草原、火山、沙滩营地为主,但更长线的定制游业务拓展比较困难,因为国内游语言相通、交通便利,游客自由行比例非常高。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赶上了野奢露营这一波红利,三个营地的入住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海南呆呆岛营地还创新引入了泰国的“满月派对”产品。“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希望这个冬季能有所斩获,撑到出境游开放。” 王鹤表示。
瑞士华人地接公司导游小张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10月份瑞士旅游咨询量猛增,客户都是来自美加澳的华人,本月成交了一个澳洲客户订单和一单瑞士婚礼+蜜月游的业务。
欧洲内部的旅行活动实际没有停止过,小张也把目标客群从疫情前的国内赴欧游客转为当地常驻华人,以巴塞罗那为基地组织周边游,如比利牛斯山徒步,在冬季也推出了针对在欧华人的北欧极光旅拍项目。
小张在疫情后回到老家四川,除了利用九寨沟的资源优势接待定制小团,还拓展了农产品的电商销售,用以维护旅游业务中积累的大量客户资源。
拥有十几年入境游接待经验乐程国旅的入境部经理刘卫东说,他们疫情后一直在积极拓展国内业务,主要跟国内的异业B端客户进行合作,依托成熟的作业流程和系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后记
本次约访过程中,官文禄对我说了一句话,希望和全体出境游业者共勉:不论多艰难,都要给自己在心里留一道光,它会穿透黑暗,带来希望。
是啊,卖水果的小张、转地接的陈霞、开营地的王鹤,他们都是“英雄”,大家都在坚守着这份对行业的热爱,其它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在长达两年无法有效经营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足够的活跃度。
这是属于全体出境游从业者的骄傲,黎明在即,祝福所有在转型阵痛中的出境游相关企业,都能活到“报复式反弹”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