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旅游 Case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日期: 2021-09-06
浏览次数: 11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2021-09-06   青野星汉


2021-09-06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2016年迪士尼乐园首次进驻中国内地之时,其对于当地经济的强势拉动曾引发资本纷纷效仿,国内主题乐园自此迎来繁荣发展期。四年过去了,现在北京环球影城试运营阶段便“吸金”十足,而国内主题乐园却正经历残酷洗牌期。中外主题乐园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等待了20年的北京环球影城刚刚试运营,便引爆了整个国内文旅消费市场。


作为中国第一座、亚洲第三座、全球第五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早在8月20日,北京环球影城首度开放员工内测期间,部分内测票价就一度被黄牛炒至近8000元。9月1日,北京环球影城正式试运行,受邀用户们发布的体验视频、游玩攻略以及明星偶遇瞬间更是刷遍了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们对北京环球影城的热情与期待。


试运行当日,北京环球影城同步公开了9月20日正式开园时的价格。一时间,北京环球度假区成为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各大OTA平台热门访问目的地。至今各大OTA平台上仍未开放其票务购买资格,但针对以北京为目的地、尤其是中秋期间进京的机票搜索量以及周边酒店访问量,均同比增长明显,足见北京环球影城的“吸金”能力。


上海迪士尼开园时的火爆情景国内很多消费者还历历在目。而作为一线城市,北京之前虽然有欢乐谷等项目,仍然缺乏一座“主题公园”,现在,它补上了这一“课”。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业内有观点认为,北京环球影城将重塑中国主题乐园新格局。


在此之前,2016年上海迪士尼的正式开业也曾被看作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带来了国内主题乐园的发展。2016年,万达旗下的第一个“万达城”于南昌正式开园,并扬言“要让迪士尼20年内无法盈利”;之后,拥有“熊出没”IP的“华强文化”正式更名“华强方特”,其打造的方特主题乐园已落地国内十几个城市。然而如今,“万达城”因资金困境失败,华强方特的IPO之路也是一波三折,迟迟未能兑现。


多年耕耘敌不过环球影城一朝开园,文化与IP的差距再度成为市场讨论重点。但国内主题乐园缺的仅仅是IP吗?同时,北京环球影城之后,梦工厂、乐高等国际主题乐园落地国内的计划亦纷纷加快脚步,最快2024年深圳乐高主题乐园便将开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国内主题乐园又将如何破局?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热闹的北京环球影城


北京白领小茹在悄悄向黄牛打听北京环球影城的票价。她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价格虽然没有像之前试运营时个别票价炒至8000元那么夸张,但2人套票的价格依旧接近3000元。


小茹的朋友圈这个月已经被北京环球影城刷屏了。从与游客幽默互动的《变形金刚》系列头号反派威震天,到沉浸式的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以及魔杖的神奇感应等,无一不让小茹心动。尽管她之前其还向朋友表示过“北京环球影城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IP”,但她说,现在“看到大家去打卡了,自己也很想去”。


不过北京环球影城的正式售票还要等到9月14日,因此小茹一度想通过黄牛买票。不过询问过价格后,再考虑到黄牛票可能存在风险,她最终还是决定等到正式售票后再去。


等待期间,小茹也开始陆续听到了一些关于北京环球影城的“不足”,都是从各大平台上体验过的网友那里传出来的。“包括哈利波特、变形金刚在内的几个与国外同步的IP景区都做的都还OK,但只要是中国本土特有的IP,如功夫熊猫景区,听说还是‘不忍直视’,布景和色调都很奇怪,园区内的环球大酒店功夫熊猫主题房更是搞出了被网友直呼‘魔幻农家乐’的效果”。


在2020年11月,环球影城的一则“土味十足”的宣传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在视频中充满了奇怪的配色和魔性的主题曲,全然没有魔幻世界的“高级”和神秘感,一度被网友“群嘲”上了热搜。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这暴露了美国运营方眼中的中国数十年不变。”前携程研究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浦明辉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从呈现的结果上看,功夫熊猫景区就是环球影城把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直接搬过来了,无论在审美还是视觉上,都存在问题。”


同时,为了贴合中国游客,无论是哈利波特禁忌之旅还是未来水世界等经典场景以及特技表演,均被改成了中文配音,“许多朋友反馈还是有违和感”,浦明辉表示。毕竟相比迪士尼更注重儿童和亲子家庭体验而言,环球影城面向的青年和成年人群体更多,而他们在接触这些IP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英文内容。


然而,这些阻挡不了消费者们对其“真香”的趋之若鹜。9月4-5日,北京连续迎来两天秋雨,但北京环球影城内依旧人山人海。“2020年疫情以来,境外旅游严重受限,北京环球影城作为国际品牌承接了部分出境需求;二来北京环球影城开业正赶上中秋和国庆双节,热度自然也高涨了。”小茹说。


环球影城IP难再造


此前,上海迪士尼仅开业一年就实现了盈利。现在,它也迎来了强劲对手。


在国内知名文旅实战营销专家、时代文旅董事长熊晓杰看来,作为全球范围内文旅市场上唯一能够与迪士尼“掰掰手腕”的品牌,环球影城引入中国后的火爆几乎是必然的。而多年来,国内主题乐园们也纷纷沉浸于打造“下一个迪士尼”或“本土版环球影城”。


自20世纪80年代萌芽,至今中国主题乐园已发展了近40余年。从早期80后、90后记忆中主打“文化景观+游乐体验”的上海锦江乐园、深圳世界之窗和深圳欢乐谷,到进入21世纪后逐步崛起的自主品牌化运营乐园,如方特、奥飞等,几乎是一路追着迪士尼的脚步过河。直到2016年,迪士尼主题乐园落地上海,更是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主题乐园产业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在2011年-2016年上海迪士尼项目建设期间,其固定资产投资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达到0.44%,年均拉动新增就业6.26万人次。2016年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全市旅游产业全年增加值达到1690亿元,同比增长6.9%,而此前上海长达5年的平均旅游增速仅有2%,可见上海迪士尼项目对本地经济带动效应十分明显。除此之外,上海本土知名景点旅游项目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皆在“上海迪士尼效应”下取得了联动发展。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近几年,国内对于文旅的投资热情高涨,政策与资本双重支持下,国内主题乐园对于迪士尼的态度,也逐步从“模仿”、“学习”,变成了“叫板”。


2016年,旗下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等多个知名IP的奥飞动漫,正式更名“奥飞娱乐”,并提出未来将以IP为核心,将公司打造成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的“东方迪士尼”,这个目标还曾一度打在了集团公司主页上。除此之外,华谊兄弟、长城影视、光线传媒等亦纷纷怀揣着“再造一个迪士尼”的梦想,积极开拓“IP+乐园”模式。


然而,王健林的“万达城”被孙宏斌接棒;华谊兄弟近年来也传出资金危机,苏州阳澄湖边的华谊兄弟电影世界门庭冷落,园区内除集结了《非诚勿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以及《太极》等多部华谊兄弟电影IP布景外,大部分项目因缺乏互动感,难以让消费者体会到真正的沉浸式体验,只剩下单调的拍照留念功能。


对此,熊晓杰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尽管很多国内运营者都将国内外主题乐园的差距归因于‘IP与文化’,但实际上,二者的差距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国内主题乐园与国际品牌的差距还体现在运营乐园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围绕消费者体验的设计和服务机制等多方面。”


单个主题乐园项目由于投资巨大,过去多与地产开发商关系密切。而典型地产思维运作下,很多主题乐园往往因更注重周边围绕“地产”模式产生的投资回报,而非真正将消费者体验与乐园经营放在首位,常被消费者们诟病“空有乐园,但缺少情怀”。


近年来除中国华侨城、华强方特和长隆集团的主题公园外,其他致力于打造“中国版迪士尼”的主题乐园们纷纷折戟。但若与迪士尼相比,国内三大主题乐园品牌仍有不小差距。其中华强方特虽然号称其中最接近“迪士尼模式”的品牌,仍然常年依靠政府补贴作为盈利支撑,在2018-2020年,其政府补贴金额分别占利润总额的41%、38%和20%;而近年来它凭借“熊出没”单一IP吃尽红利之后,至今未能开发出下一个现象级IP,也让市场普遍担忧。


 

 北京环球影城火爆 主题乐园却正在经历残酷洗牌



创新才是国内主题乐园的未来


显然,在中国市场上,可以与迪士尼竞争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迪士尼。纵观迪士尼与环球影城在全球百年品牌发展史,至今二者在全球的主题乐园仅分别建成6座和5座。那么,未来国内主题乐园的突围之路到底在哪里?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