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亿人次花了1132亿:“五一”旅游大爆发
2021-05-06 青野星汉
2021-05-06 来源:新浪财经
这个超1132亿元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与此同时,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晚9点半,2021年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票房、人次、场次最高新纪录。
根据最新数据,5月1日至3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购物人次6.54万人次,购物件数72.9万件,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五一假期首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2亿元,购物人次2.24万人次,购物件数23.2万件,分别同比增长209.7%、157.8%和243.2%。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近十年间A股5月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整体上涨概率较高,达到80%。有券商研究团队表示,2021年的五一假期是历史上五一同期旅行和节假日消费火爆的一次,但服务业复苏可能对居家耐用品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021年或将呈现服务业大幅回暖,制造业景气度开始回落的局面。

2.3亿人次出游
据央视财经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这意味着国内旅游业已然呈现出快速复苏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系统传播事件。假期游客满意度达84.8,处于“满意”水平。
飞猪数据显示,五一旅游井喷,飞猪机票、酒店、民宿、门票、租车预定出行人次全面刷新历史峰值。其中门票预订同比大涨超420%,酒店预订同比涨超200%,租车量同比增长超10倍,澳门预订同比涨超20倍。飞猪五一前推出的66元机票盲盒带动多城市飞机出行人次涨幅超过500%。
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视财经,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亲子游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舍得花”成为五一全家出行亲子游家庭的标签。5月5日早间,#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话题更是冲上热搜第一 。
此外,今年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增速排名第一,显示年轻人正在成为国内旅游复苏的重要力量。而年轻人的更多加入,也使得今年五一与往年玩法有所不同——不仅音乐节、人文考古游成为热门选项,夜游商品预订量也同比涨超20倍,夜景观光、夜游乘船、星空露营和主题乐园夜场撒欢成为年轻人夜游主选项。
不过,并非所有国家的旅游业都迎来了复苏的前奏。泰国酒店与体育部长通过媒体表示,第三轮新冠疫情将对泰国旅游业的复苏带来严重冲击,泰政府已将本年度预期来泰游客数减半,由原预测的650万人减至300-400万人,旅游业收入由原预测的1.2万亿泰铢下调为8500亿泰铢。
而在日本,由于近期多地疫情反弹,哪怕是四月末到五月初的“黄金周”公共长假,也未能挽救民众的出游兴趣。以疫情最为严重的东京、大阪、京都、兵库为例,进入黄金周以来,四地区市中心客流量、较本轮紧急状态前锐减3到5成,部分大型连锁酒店入住率降至15%以下,而依托旅游景点的个体商户更是损失惨重。

五一档票房全面刷新纪录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5月5日晚21:30:00,2021年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五一档影史票房、人次、场次最高新纪录,人次4394.41万,场次225.66万。其中,档期票房前三影片分别为:第一名《你的婚礼》5.09亿;第二名《悬崖之上》5.02亿;第三名《秘密访客》1.90亿。
对比往年五一档影片上映情况,今年五一档共有12部影片上映,成为影史最拥挤的五一档期。据统计,参加五一档角逐的电影分别为4月30日5部:《你的婚礼》《悬崖之上》《冰雪大作战2》《爱情来时》《奔流到海》;5月1日7部:《秘密访客》《真•三国无双》《阳光劫匪》《扫黑•决战》《追虎擒龙》《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此外,5月1日还有5部重映老片,即《最可爱的人》《钱学森》《董存瑞》《杨善洲》《离开雷锋的日子》。
从历史成绩来看,爱情片在五一档向来更为讨巧。此次五一档票房最高的《你的婚礼》也讲述一个从校园开始的长达15年的爱情故事,该片由擅长青春爱情类影片的光线传媒操刀。
张艺谋首度执导的谍战片《悬崖之上》则以微弱差距名列第二,该片由张译 、于和伟 、秦海璐 、朱亚文 、刘浩存等人主演,口碑上领跑五一档。
伴随着电影院人气的恢复,实体商超人气也同步回暖,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日和2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5%,较2019年同期增长6.9%。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监测则显示,假期前两天,全国各大城市重点商圈人流量明显增长,其中长沙、深圳、南京、天津等地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同时,线上消费也较为活跃。5月1日和2日,网联平台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35.24亿笔,金额2.0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16%和45.11%。”另根据饿了么发布的数据,“五一”前三天,外卖订单量同比显著提升,创近5年新高。其中,酒店和景区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与今年清明假期相比也有明显增加。

消费已经全面复苏了?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11年以来的数据显示,5月份期间,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整体上涨概率较高,达到80%。有色金属、化工、轻工制造、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等行业上涨概率也较高,均超过50%。
“2021年的五一假期是历史上五一同期旅行和节假日消费火爆的一次,铁路发送旅客数量,景点人数,银联消费数据等都能印证这一点。”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在疫情影响之下,民众的旅行的需求已经被压抑了一年多,本来在春节期间是要小爆发一下的,结果春节前的北方疫情反复浇灭了这一希望。在民众疫苗接种快速推进以及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的情况下,加上天气转暖,五一黄金周自然成为民众释放旅行需求的较好节日。
但海通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则提到,考察经济指标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增速的高低。例如今年五一假期前两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6.9%。但是2019年五一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日均金额同比增长高达42%。而根据中国铁路公司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铁路日均客流量达到1576.3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4.1%,但是相比2019年11.5%的增速仍有一定差距。
该团队认为,综合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消费绝对水平或有改善,但增长仍然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轨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出行还未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状态,另一方面也与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有关系。往前看,随着疫苗不断推进接种,消费或仍然延续复苏的通道,但要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增长轨道,还需要耐心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判断,服务业的复苏在全球范围内应该都是可以预见的,包括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服务业也呈现逐步复苏态势。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如果海外疫情可以在二三季度逐步受控(尤其是发达国家疫苗接种速度较快,有望在年内逐步控制住疫情,新兴市场不一定),那么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也会迎来更快的复苏,并带动服务类价格回升。
不过,该团队同时提醒,服务业的复苏可能对居家耐用品消费会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因为服务业复苏意味着民众在家里待着的时间缩短,居家耐用品(家具、家电、电子产品、家装器具、玩具)的需求可能会逐步下降。国内家电(尤其是厨电)和电子产品需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预计当2021年服务业大幅回暖,那么制造业景气度可能开始回落(4月份PMI回落已经体现这一结构变化)。
“4月以来市场持续反弹,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及预期后利率下降。”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预期央行将继续保持当前的中性货币政策不变。经济活动虽然不及预期,在2021年2季度保持相对的景气,市场会继续呈现出反弹的格局。从行业比较来看,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在利率边际放松的情况下会持续表现;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4月PPI将持续上行,预期能够达到8%左右的水平,不排除周期板块二次上行的可能性。

“五一”假期红色主题游受欢迎
2021-05-06 来源:光明日报
5月5日,今年“五一”小长假落下帷幕,旅游市场也恢复了往日生机。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红色主题游备受欢迎。劳动节连着青年节,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到红色旅游队伍中,红色旅游+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新线路、新产品丰富了旅游业态——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旅游热潮涌动,广东多个文化场馆、旅行社推出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和研学学生参观游览、打卡、了解和学习党史,感悟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夜间灯光、展演等技术的成熟为游客夜间旅游提供了更多选择,夜间消费成新常态。湖北武汉推出“劳动最光荣”主题灯光秀、“知音号”“夜上黄鹤楼”等夜游项目;广西推出“文化夜市”“夜游景区”“美食夜市”“夜游文化街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游览观光、参与体验;福建泉州用“一街、一碗、一楼、一馆、一店、一宿、一演出”串出7条“市井烟火”路线,为市民游客提供夜间休闲体验;浙江杭州临安推出大型沉浸式主题夜游项目“狐妖小红娘”,开启动漫+科技+夜游的古镇全新模式。

在各地发布景区预约限流信息后,不少游客选择避开热门目的地、错峰出行。中西部地区气候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到访,旅游市场热度攀升。广西象山景区“五一”假期向游客免费开放,四川稻城亚丁景区迎来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后首个客流高峰,全国各地游客慕名探访新疆天山托木尔大峡谷,参加徒步穿越峡谷、赏天山奇景感民族风情、篝火晚会等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更多游客的目的地。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山水田野间感受清静和悠闲,体验乡村慢生活,登山、赏花、采摘、烧烤、垂钓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受到欢迎。
文化元素也成为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游客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五一”假期,全国各地举办20余场音乐节,《山河令》主题演唱会带动苏州旅游热度高涨,江西葛仙村、河南樱桃沟、成都五凤溪以传统古镇文化为依托,运用“创意+科技+文旅”的体验式场景打造网红打卡新地标,让乡村旅游焕发光彩。文化娱乐、图书休闲、文博旅游成为假日休闲热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游客增幅明显,国家大剧院、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成都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同时,各地严格做好旅游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并依托智慧旅游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对客流进行精准预测和精准管理。华山、泰山、黄山、九寨沟、八达岭长城等重点景区提前发布票务信息,有效疏导、分流游客,管控成效明显。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32.0%的游客体验了在线预订,33.0%的游客体验了扫码、刷脸等无纸化入园,98%的游客认可景区预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