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凄美一首诗•堪称千古名篇
2019-4-22 青野龙吟
古往今来颂扬爱情的诗作很多,用诗歌传情、传意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有过经历,有过坎坷,方知人生大爱。爱情也是这样的,有过酸痛和甜蜜,那种感觉才更加深刻,才能在两个人之间持久地影响着。
听有关爱情的故事,我们是会笑中含泪的。带着不舍离开,诗人李商隐在和喜欢的人分开时,是用怎样的情感波动?把感情的真挚存在一方天地,使它萦传九霄。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在开篇时就把凄静、柔婉的感觉融在爱情里,以伤感的分别开始,奠定了全诗有着悲凉的感情基调。
诗人说'百花残',把这种意象放于暮春时直击我们的心灵。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给人愉悦和快乐,然而诗人不能和相爱的人守在一起,美好的季节因为分别,添上了忧伤的色彩。

还有那丝方尽,蜡烛燃灭,在这两个事物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十分生动,也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难以放下和割舍,同时也颂扬了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一个'尽'字,一个'干'字,它们代表了春蚕和蜡烛最后要面对的结果。诗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他的生活和爱情,轰轰烈烈并且能让人沉浸其中的爱情,仿若伴着这句诗沁入人心。

第三句诗中,诗人把光阴的易逝渲染到极致。诗人对着镜子感慨人世历程、愁苦劳多。这种历经岁月的沧桑感夹杂着诗人独自生活时的孤独,瞬间把我们拉进诗人所描写的世界里,感受那种深沉的爱和落寞的伤。
彼此之间的这段路程,把他们分隔两地,也把他们的爱埋藏在一个人生活的世界里。他们离得不远,却因道路不通难以相见。诗人希望在天空中来回飞的鸟儿,能够帮他们传递信息,互报平安。诗人把自己的爱放于天地间,放于万事万物中,仿佛身边的一切都是他爱情的见证者。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爱情的坚贞,我们可以带着深情去欣赏这首诗,可我们有过怎样的经历后,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中那些隐含于背后的愁苦呢?
世间本无扰,难却情深处。
'什么是爱情'这是能让我们去探索的一个话题,遭遇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人们对爱情的理解也是有着差异的。这首诗写下一段生活,这生活里爱情,是否也描绘了那些与你有关的生活呢?

李商隐:情诗写的最好,情路却很坎坷的诗人
世上情诗写的最好的人,不是写“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富家公子纳兰性德。
也不是写“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的出家人仓央嘉措。
而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
在大唐那个写诗大咖辈出的年代,李商隐能靠自己的才气把诗写到唐代诗人排行榜的第四名。仅次于李白杜甫和王维,着实不易。
他的情诗一出场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就连当时文人大咖白居易都自愧不如,
白居易年龄比李商隐大很多,却是李商隐的忠实粉丝。
晚年的白居易给李商隐说自己死后,若能投胎成他的儿子就好了。追星追到如此痴迷的程度说明李商隐确实有几把刷子。
等白居易死后,李商隐还真生了个儿子。
为了了却前辈的遗愿,李商隐特意给儿子起了个叫做白佬的名字。
可惜这个白佬不像白居易那么聪敏。
别人嘲笑白佬说你真不像韩愈,到像是黄蓉的靖哥哥。
著名花花公子温庭筠拿白佬开涮,你小子要是白居易转生,那真是丢尽了老白的脸。
看看李商隐的情诗(均为摘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2
既然李商隐有情圣这么一个外号,先来看看关于他的几段情史。
第一段,没想到你是这么不正经的李商隐
李商隐的科举之路说起来也是一波三折
先是到处发小广告宣扬自己的李姓。
说自己是大唐皇室的宗亲,可是皇室里没人承认。脸生,打酱油人家都不认。
李白那货也走过这条路,可惜族谱一查就露馅了,走这条路真是不明之举。
既然这条捷径走不通,那只有去当权贵的水军了,可惜这份差事也是出力讨好。天天挨骂也
只是刚解决个温饱。
总之,最后他是没有混出名来。
就这样一恍惚,到了23岁这么一个尴尬的年纪
这时候的他也看开了,与其埋头苦学,不如游山玩水来的快活。
山水玩多了他开始羡慕那些道士,就有了出家的念想。
这一年他来到河南玉阳山的灵都观学道。
不巧的是他遇到了陪唐朝公主在此修道的一位姓宋的女道士。
然后两个人就在道观里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要知道那可是封建社会的唐朝。
发生这种事是会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的。
无奈两人只能偷偷摸摸的书信往来
可是好景不长公主要回宫了,宋道士也要追随公主而去。
这段感情也就这么搁置起来。
看看当初李商隐失恋后是多么的痛彻心扉。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箱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大意是说李商隐提着灯来到当年约会的地方,
看到的是人去楼空。
在看看自己孤身一人独自在冷雨里,
科场失意,情场失恋,真是要多么凄惨有多么凄惨。

3
第二段,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
李商隐不但是撩妹高手,还是万千少女的杀手要不怎么能叫情圣呢?
这件事还是发生在他23岁时。
对李商隐来说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姑娘叫柳枝是当时洛阳城里的白富美,两人一见钟情。
当时李商隐正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经过洛阳。
然后两人约定好见面的时间。
精通诗书琴画的柳枝姑娘这几天拼命的做SPA苦练琴技,静静等待李商隐的到来。
她设想了很多种见面的场景,可惜天不遂人愿。
李商隐没有赴约,原因是他交友不慎。那个损友知道他要约会,就早早的把他的行装带走去长安了,无奈自己只能去追行装。
这边等到花儿都谢了的柳枝姑娘,见月已中天也没见情郎来,以为李商隐抛弃了自己。
没过多久,他就嫁给个当地的官员做了小妾李商隐听说后悲痛不已,这段感情他一直记挂
到晚年。
其中《柳枝五首》诗,就是李商隐为柳枝姑娘写的。
看其中的一首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江上望,只是见鸳鸯。

4
第三段李商隐的生死爱情
这段爱情比较庄重,毕竟是领了结婚证的人。受法律保护。
他的正牌妻子是大官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
新婚燕尔的两人十分恩爱。
但由于李商隐追求功名的心比较重,两人经常也是聚少离多,属于典型的异地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相思之苦和想念之情。
这份爱情李商隐守了一辈子,直到他的爱妻逝世。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见到爱妻的最后一面。
他妻子死的时候,他也在异地。
其实关于李商隐的爱情八卦绯闻故事够出一本小说的,但是留下姓名的也就此三人而已。
人生呀还是李商隐说的这个样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美好的东西,只存在刹那间。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