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日期: 2019-04-07
浏览次数: 19

                                                           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019-4-7 青野龙吟



生于北宋灭亡之际的陆游,少年时便深受家国观念的耳濡目染,一生致力于光复中原这一伟大使命。年少步入仕途希望为国家出力尽忠,但仕途坎坷,由屡遭佞臣算计,空有一身报复,可怀才不遇。从他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家国理想。例如《关山月》中“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强的表现出了陆游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又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里写到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空怀壮志,不得国家所用时,梦中依旧是冲锋陷阵、为国杀敌的场景。


 



今天与大家欣赏的是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六十二岁。年少轻狂、不畏世事的年纪一去而不复返。留下的是对南宋朝野黑暗腐败的失望与惋惜,对祖国不得统一的痛楚。自从王炎调离川陕后陆游一直难得重用。淳熙十三年,陆游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赶到临安觐见,住在西湖边某个客栈等待皇帝召见。老骥伏枥,岁近暮年的陆游看到此时西湖怡人又想到边疆战况连连,在这种繁华与战乱的反差之中完成诗作。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首联讲的是看惯了世事的陆游到这般年纪,已经将人情世故犹如看薄纱一般知晓的一清二楚,长期不得重用,壮志未酬。已经六十二岁的他原本以觉报国无望,但谁知又被命令赶到京中任命知州。所以发问是谁在这时还能想起他。

颔联可以看出诗人一夜未眠,直至天亮。夜间国事家愁涌上心头,在无边无际的雨中消散,又被雨冲回。此次上任是否会和之前一样,自己该何去何从,国家将何去何从。无边黑夜夹杂着雨声,将陆游吞没,使人无法入眠。直到听见楼下买杏花的吆喝声时,才发觉已是清晨。


 



颈联描写了诗人晨起等待召见之余闲极无聊,故提笔练字,在窗下无聊的泡茶。这段从“闲”与“细”中便可看出等待的时间是多么无聊,只得如此打发大好春光。

尾联之中素衣即白色衣服的男子也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但还可理解为无官职的平民。诗人讲身为素衣不要去为风尘而叹息,算算日子觐见完皇帝差不多清明可以到家。


 



这首诗一改了陆游“铁马冰河”、“中原干戈”的恢宏壮阔气势,而像田园诗词一般悠闲无事,给人感觉不像出自陆游之笔。但实则不然,全诗就是要用这种风格来形成对比,反讽当时。诗中用词轻快并在这种轻快的节奏中蕴含自嘲。尤其是颔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人一生报国从未停止,而在这大好的春光里,却只能等待召见被拘束在这小楼之中。百无聊赖地练字,泡茶。“闲作草”一句暗涌了典故“匆匆不暇草书”,意即为写草书要花太多时间,所以不长写。可以想到诗人在练字泡茶的同时心中却实在不愿浪费这大好春光。

最后一句,风尘亦可理解为京中风尘,京中官场风尘。表面意为不愿去想、不愿被其感染,清明前就可以逃离这污浊之地。实则在反写自己希望去改变这一切,但空有理想,回天乏力。最终只得落一闲职,与回家无异。


 



陆游终身奉国,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保家卫国的想法从来没有终止,即便是临终也心牵北定中原之事。如此爱国的陆游在当时写下《临安春雨初霁》,用另一种方式更加坚定地写出了自己。外人看来是悲,而只有陆游自己知道,这份家国之火永远不会熄灭。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