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日期: 2020-07-15
浏览次数: 43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2020-7-15   青野龙吟


古希腊文明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它包含了五个时期: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古典时代、古风时代、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化时代,而爱琴文明则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和起源。所谓爱琴文明,就是爱琴海区域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为它以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为代表,所以又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约从公元前二千年代前后克里特出现早期奴隶制城邦开始,至公元前120。年前后迈锡尼城邦灭亡为止,共经历约八个世纪之久。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在19世纪末叶以前,关于荷马时代以前的爱琴海区域的历史,还只是一个谜。人们对它的了解只限于一些神话传说(米诺斯王、南海迷宫、米诺牛等)和《荷马史诗》中的叙述。史学界对于爱琴文明的科学了解,开始于19世纪末期考古学家所提供的考古资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1822一1890年)根据《荷马史诗》关于特洛耶战争希腊联军统帅、迈锡尼王阿加米农的叙述,先后对小亚细亚西岸北部的特洛耶、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等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引起了当时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了一些考古学家试图寻找古代神话传说中“南海迷宫”的遗址。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1851一1941)在克里特岛北部进行考古发掘,结果发现了大规模的王宫遗址和大批文物。爱琴海区域一系列古代遗迹的被发现,使古代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中的有关叙述,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明,爱琴海区域古代历史的谜从此被揭开,被湮灭几千年之久的爱琴文明重为世人所知。其后,一些学者继续进行爱琴海区域的考古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爱琴文明史的内容。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根据考古发掘,克里特岛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500年至3000年)就有非希腊语居民居住。继新石器时代的金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0年至2。。0年)是原始社会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岛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同时也出现了早期奴隶制城邦。这被认为是克里特文明的开始。


关于克里特文明史,考古学家根据王宫建筑的特点,结合当时物质文化的状况,以公元前1700年为界线,划分为早王宫时代和后王宫时代。早王宫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至17。。年)克里特岛各地出现由农村公社结合成的早期奴隶制城邦。在岛屿中部的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等地出现了第一批王宫建筑。其中以克诺索斯王宫最为突出。王宫四周围有巨大的城墙,内有宽阔的宫室、神坛、作坊、贮藏室等。


考古发现有精制的双面斧、长剑、短剑、矛头、刀具、刮刀等青铜制品,并有精美的金质和银质的碗。用陶轮制造的陶器,以卡玛瑞斯陶瓶 (因发现于克里特中部的卡玛瑞斯村而得名)的彩绘陶器最为著名。瓶壁薄如蛋壳,瓶面绘有彩色植物图案,生动而逼真。所有这些情况证明:当时不仅手工业与农业已有分工,手工业也有高度的分工和技巧。作为文明时代标志之一的文字也已出现,先是图画式文字,后来发展为象形文字。到这个时代的末期,克里特王宫和城市被毁。


后王宫时代(约公元前1700年至1400年)是克里特文明繁荣昌盛的时代。这时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上使用犁耕,农作物有大麦、小麦、大豆、芝麻,园艺作物有橄揽和葡萄。畜牧业也很发达,在茂草丛生的溪谷里大量放牧着牛、马和各种小牲畜。手工业方面的突出表现是:高头低舷的远航大船代替了过去的小型帆船,船上设有坚固的甲板和库房。当时,克里特岛与爱琴海诸岛(昔加拉第群岛)、希腊半岛(迈锡尼、太林斯、科林斯地峡、彼奥提亚、阿提卡和色萨利)、埃及 (第十八王朝)、小亚、胖尼基以及西部地中海(意大利、西西里)等地,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文字也有很大的进步,即由象形文字发展为线形文字。这是一种记写古克里特语的音节文字,考古学上称为线形文字A种,至今尚未解读成功。


在后王宫时代,岛上的城市也有所增加,其中克诺索斯是址大的城市。据古代希腊作家作品中的有关传说,克诺索斯城邦之王米诺斯,不仅称猫于克里特岛,而且又控制了爱琴海的一些岛屿(昔加拉等群岛)、阿提卡、特洛耶等地,因而成为海上霸国。根据重建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克诺索斯城邦的强盛和物质文化的繁荣。这座王宫是克里特建筑的杰出遗迹,它规模宏大(占地约两公顷),结构复杂,构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


建筑物大都是高楼大厦,巨柱华堂,设有“宝殿”“寝宫”、神坛作坊、武库粮仓、地窖牢房,千门万户,曲折相通。因此,古代神话中称这座王宫为“南海迷宫”。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的情况下,象克诺索斯王宫这样的建筑物,只有驱使大量奴隶和被奴役的居民才有可能建造出来。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爱琴文明的文化特色


自从它们被认真地研究以来,爱琴文明的独特性从未被怀疑过。曾经有人怀疑那些出土的物品属于埃及或是腓尼基文明,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这种说法已被证明是不正确的。爱琴文明发展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艺术


爱琴艺术与其他史前时期和地域的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确,它借鉴了其它同时代的艺术,特别是在它的后期阶段。但是这种借鉴通过爱琴匠人的双手,烙上了鲜明而独创的特点,即现实主义的风格。而从这点上来说,它们的确是希腊艺术的先行者。克里特的壁画艺术、陶器主题、浮雕、独立雕塑以及金属浮雕工艺都提供了实例,能够进一步加深希腊大陆上(如迈锡尼、瓦斐奥、梯林斯等)已经发掘的金饰和绘画作品所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印象。


建筑


爱琴地区的宫殿有两种布置:


一种(可能也是较早的)形式是所有的房间围绕着一个中心方形院落设置,互相之间以迷宫般复杂的通路连接,而这个更大的方形是从长边进入,以许多立柱纵向切分。


而第二种中,主要的房间为所谓正殿形式。它独立存在,同其余部分用走廊隔开,可以从短边的一个门厅进入。它有一个中央的壁炉,由立柱环绕,并可能可以直接通向天空;不存在中央院落,其余的居室组合成不同的独立区间。这种双重结构的形成可能有地理上的原因。虽然许多埃及、巴比伦以及赫梯宫殿被发掘,还没有其他地区现存的遗迹显示出爱琴地区拥有的这些结构。


墓葬


一种圆顶或称“蜂窝”形的墓葬,最著名的例子在迈锡尼。克里特岛的“拉耳那克斯”棺材,同样在爱琴海之外无人能比。


就当今所了解的知识,早期的墓葬形式为直立的石头所砌的墓葬腔,有时候也位于岩洞中,下葬之后腔室被土所掩埋。不久之后,在克里特出现了骨头坑,容纳许多遗骸。在埋葬前人们可能先将血肉从骨头上煮去,或将其置于孤立的腔室内让其腐烂,然后再将骨骸收集。腔室则重新利用。至于棺材一般尺寸很小,里面的尸体蜷曲,膝盖顶着下颌。它们多见于开挖的地室或是坑中。


在后期,一种圆顶墓或称“蜂窝墓”变得常见,有时候它们完全是挖掘而成,有时呈穹顶状(如迈锡尼壮观的“珍宝库”)。迈锡尼文明中的浅墓也是一种后期形式,同晚期米诺斯公墓属同一时期。


最后的墓葬形式是从平地拱起的腔室,由一个水平或略微下倾的通道从外部连接,通道的两侧逐渐合拢。似乎在爱琴文明期间没有任何火葬的迹象。爱琴文明贯穿始终一直有武器、食物、水、化妆品等各式物件同尸体一起埋葬。在迈锡尼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可能竖立于坟上的祭坛,也许奴隶在这里被殉祭给死去的主人。圣三一发现的一个彩绘石棺可能也显示了对死者的英雄崇拜。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城邦文明的特点


城邦源于希腊文polis,译为城邦,有城市国家之意。


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


1、长期分立,各自为政。虽然希腊古典时代的这些城邦在制度、风俗、语言、经济、宗教、文化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但由于希腊属于丘陵地形,各城邦相对独立。


2、实行国民政治,定期选举管理者。(只有斯巴达的国王为终生制)

3、经济上以小私有经济为主,商业较发达,无神庙经济。

4、军事上,实行公民兵制,无固定军队。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爱琴文明主要就是克里特文明,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达到全盛期,后来被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消灭了(其实也算爱琴文明);不久后蛮族入侵,又灭亡了迈锡尼文明,蛮子们在巴尔干待久了学会了原住民的那一套,就有了希腊城邦文明。


所以说两者是文化传承的关系。就像古罗马文明对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影响一样。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古希腊文明的历史真实性是相对的


人类对于古希腊文明的起源,除了《荷马史诗》、《田功农时》以及后世记载的传说和考古发现外,我们无法知道的更多。


史学家可以把古希腊自爱琴文明起源至被罗马吞并分为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古典文明~希腊化时期,但对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我们所知非常有限。


换句话说,对于古希腊文明的形成,我们没有办法排出大事年表,也很难举出具体而完整的史实,因为没有准确的记载,我们所不知道的远比已知的要多。


所以,古希腊文明一般特指古典文明时期,之前的迈锡尼文明已被多利安人所毁灭,希腊重新回到了原始社会。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源于原始村社的联合,同时联合后的村社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有了阶级的分化,当人类开始分化为各个不平等的阶层,文明便到来了。


古希腊城邦制并非独树一帜的存在


由于当今世界,西方文明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许多醉心于希腊文明的史学家往往以一种无比膜拜的心态来仰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但这并非历史的事实。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各大文明都经历了城邦制的时代,并非只有希腊一个。


比如至今我们所知的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其最初的国家形式同样是城邦制。


公元前2900年左右,苏美尔文明进入城邦争霸时代,当时著名的城邦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温马和尼普尔等。


之后,两河流域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南方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首,北方以基什为首,但最终一统两河流域的却是阿卡德王国的萨尔贡,时间在约公元前2371年。


以此观之,古希腊文明的城邦制几乎就是苏美尔文明的翻版。


此外,古罗马文明兴起之初同样是城邦制,其组织机构、发展过程也跟希腊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兴起之时也是城邦制。


古希腊城邦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以地形来说明古希腊城邦的难以统一也没有道理


许多人将古希腊城邦的长期存在归咎于巴尔干半岛的地形——半岛被大量的山脉分割成了许多互不相属的小平原,因此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小城邦的形成和希腊的统一。


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


地理条件肯定跟一个政权的形成有关,但古希腊的地形特点还不足以形成像青藏高原那样的绝对影响。


在古希腊的城邦之中,几片平原可以属于一个城邦,一片平原也可以分裂为几个城邦。


比如,阿提卡地区有三块被山脉分割的平原,但无碍于雅典的统一。


拉哥尼亚平原上,只有一个斯巴达;一个比奥提亚平原上却分裂为底比斯、普拉提亚等多个城邦。


所以,用山脉分割来解释希腊城邦的形成是没有道理的。


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之后,古希腊城邦联合对外的局面结束,进入城邦争霸的时期。


雅典、斯巴达、底比斯先后成为古希腊地区的霸主,这其实便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逐渐瓦解。


为什么古希腊城邦文明深入人心


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于言必称希腊的人来说,希腊例外论更有助于对古希腊的神话。


古希腊文明存在的时间太短,单以古希腊自身而言,其确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城邦制度。


马其顿统一希腊后,与罗马共和国进行了四次马其顿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罗马人摧毁了古希腊,从此古希腊文明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存在。


与之相似的还有古埃及,埃及和希腊后来都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希腊在结束罗马帝国的统治后,继续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直到近代才从土耳其独立出来,时间在公元1830年4月,这一年奥斯曼土耳其接受英、法、俄于同年2月3日新的伦敦议定书,承认了希腊的独立。


所以,从公元前146年至公元1830年,近两千年的时间,希腊从来没有独立地位,而其自身的文明史几乎永远留在了城邦制阶段。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爱琴文明是如何被发现的?


爱琴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佳,气候宜人,农产众多,林业茂盛;位于腓尼基与意大利、埃及与希腊之间,正是战略要冲,也是贸易重地。


1871年至1890年间,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伊战争,以及有关战争发动者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南希腊的迈锡尼和太林斯等地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考古报告,引起了当时考古界的极大重视。一些考古学者开始试图寻找古代希腊神话中提到的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的遗址。


在1893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博士,在雅典买到了一些小石块,这是被希腊妇女戴在身上当护身符用的。他对于石块上面刻的象形文字甚感好奇,这些象形文字也没有一位学者读得懂。为追溯这些石块的来源,他来到了克里特岛,在岛上各处游荡,捡拾他认为是克里特古文字的样品。1900年春季,他雇了150个人,连续挖掘了九个星期,终于掘出了现代历史研究上最丰富的宝藏——米诺斯的宫殿。所有已知的任何古代遗物均无法与这个建筑的壮丽相比,它的外观与古代希腊故事中的迷宫完全一样。在这个宫殿以及其他废墟中,就好像是要证实伊文思的直觉一样,又发现了数千块图记和泥板,上面所刻的图形文字(线形文字A)是跟他最初发现于小石块上面的相同。消息传出后,来自各国的学者纷纷赶到克里特,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发掘工作,其后,一些学者又在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和小亚细亚等地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爱琴文明的内容,终于使得湮没数千年的爱琴文明,重为世人所知。


 

 西方文明史•爱琴文明与城邦文明



爱琴文明的发现,是近代考古学上的一项重大成就。1871年至1890年间,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耶战争,以及有关战争发动者迈锡尼国王阿加米农的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西部的特洛耶,南希腊的迈锡尼和太林斯等地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的考古报告,引起了当时考古界的极大重视。一些考古学者试图寻找古代希腊神话中提到的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的遗址。1900年,英国考古学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北部的诺萨斯发现了米诺斯王宫的遗址。其后,一些学者又在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和小亚细亚等地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爱琴文明的内容,终于使得湮没数千年的爱琴文明,重为世人所知。

  由于爱琴文明的发现,使希腊的历史可以远溯到更古的时代,成为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之一。爱琴文明的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起,到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灭亡止,爱琴海地区的上古国家存在约800年。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