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日期: 2020-06-07
浏览次数: 22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2020-6-7   青野龙吟                  


今天起,2020年高考将进入最后1个月倒计时,学子们也将进入最后的冲刺时间。今年的考场防疫措施怎样安排?如何解决考场高温问题?这都是学生和家长颇为关心的问题。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3月31日宣布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此后,北京、湖北两地经过审慎考虑后,决定考试时间和全国保持一致。其中,北京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10日,7月7日至8日为全国统一高考时间,7月9日至10日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时间。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目前,北京、天津、湖北、黑龙江等多地已经明确了高考体检时间并开始体检。


消毒、隔离、人员限流 高考考场这样防疫


高考考场如何防疫是备受公众关心的话题。


6月4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特别提到针对中考、高考等关键时间节点细化全流程防控措施,要加强应急演练和相关防疫物资人员准备。


在5月12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也表示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制定考试防疫工作方案和考场防疫的具体措施。


其实早在3月底,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高考,各地要对考试招生场所逐一进行消毒,保证环境卫生和良好通风;考点应配备充足防疫物资,设置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专用隔离考场和备用考场;要对考务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和考试安全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距离高考仅剩1个月,各地方也陆续出台意见,做好高考防疫工作。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6月5日发布了《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在考试招生疫情防控工作方面,要求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及考点考场、命题场所、制卷场所、评卷场所的防疫措施,做好对考生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登记和新冠肺炎排查工作。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发文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业务及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提升考试组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今年高考疫情防控的具体注意事项,陕西省明确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考试防疫教育,向考生讲解考点防疫措施、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确保考生充分知晓、掌握考试及有关防疫要求。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应对炎热天气 多地明确高考考场将安装空调


今年高考在7月举行,正值盛夏酷暑之际,不少家长担心高温天气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发挥。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针对高考期间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各地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各项预案准备,并组织开展灾害天气应急演练,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稳顺利举行。


事实上,近期也有不少地区明确,将在高考考场内安装空调。


6月4日,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市委市政府已研究同意在全市所有中、高考点安装空调,努力为广大考生创造良好考试环境,目前有关部门正抓紧推进招标采购程序,确保考前全部安装到位。


截至6月5日晚,安徽省已至少有合肥、蚌埠、淮北、马鞍山、宣城、安庆等多个地级市教育部门明确表示会安装空调。


在湖北,武汉市招考办副主任黎美东曾对媒体透露,今年,武汉市所有高考考点将配空调。


在天气更炎热的海南,早在今年1月,海南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透露,海南把“高考考场空调设施配置”作为了今年的为民办实事事项,明确今年将完成海南全省高考考场的空调配置。


严明考试纪律 严打作弊、替考等违法行为


维护考试纪律,也是每年高考的重中之重。


早在1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健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


同时,还要强化从制卷、运送、保管、分发到施考全过程管理,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加强标准化考点的维护和升级,升级完善各项技术措施,严密做好考务组织和考场管理,加强考风考纪监督。


在地方层面,例如,江苏6月3日就提出,要严厉打击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替考和群体性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


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要求,要健全诚信制度,加强面向广大考生的诚信考试教育,在考生诚信承诺书、考生须知等材料中增加相应法律条款内容,教育和引导考生自觉抵制违纪、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要求,完善高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进一步提高高考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24小时值班制,重大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并快速妥善处理。


此外,对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考生的各种作弊行为要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考生考试诚信记录的重要内容。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腾讯网:高考仅剩一月!做好这三件事


今年,对于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来说可谓是经历特殊、印象深刻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考生们带来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变化,本应学生时代最短的寒假变成“最长假期”,本应6月7、8日举行的高考,因疫情被延迟一个月……面对突然“回拨”了一个月的高考倒计时,不少同学略显慌乱。


对于“多”出来的这一个月,考生们该如何利用最后的冲刺期奋力一搏?家长们又该如何做考生坚实的后盾?记者采访了一线校长、名师,从心理建设、学习方法、报考咨询三个方面为高三考生及家长支招助力。


第1站:心理备战


悦纳适度的紧张 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临近高考,有的学生如临大敌,自我感觉每天都还有很多没做完的事情,显得非常紧张。这时候,该如何调整心态、缓解压力?


“其实,有一点紧张是正常的,每逢大事,没有人能真正不紧张。”这是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高三教师王笃年时常劝慰学生的话。在他看来,如果学生有些紧张且成绩一直保持稳定,可以不用太担心,但如果学生过于紧张甚至影响到每次的成绩,那么立即需要认真反思,切忌给自己模拟考试排名的消极暗示,毕竟高考命题和模拟题有差异,尤其今年选考科目,从过去的理综、文综变为独立的学科考试,从实分制变成21级赋分制。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同样,北京市古城中学心理教师曹娟坦言:首先,要学会接纳消极情绪和压力的存在。其次,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当自己被现实中的一件事情和想法困住时,画一个圈,把自己能想到的想法都写出来,能在失望中找到更多希望和可能。然后,大脑进行“断舍离”,不管目前的成绩状况,把注意力集中在能解决的问题上。另外,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强调负面结果,效果会好很多。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有20个单词没有背下来”“这类题我总是找不到解题思路”等等。而应该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如:“多背几遍我就能记住了”等等。最后,如果压力大,过于焦虑,请尝试缓慢深呼吸,慢下来,觉察自己的身体、情绪和想法。可以选择舒缓、平静、速度适中的音乐,用心感受音符的跳动。


不仅如此,树立自信,相信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每一个阶段自有每一个阶段的获得。学生要懂得‘承认过往’,这也是一种理性和成熟。每一次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帮助自己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的重要方法,并让老师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周丽荣表示,只要把问题一一解决,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进步。不要为暂时成绩不理想而焦虑。


第2站:学习备战


找准自己的定位 制定阶段性提升计划


记者了解到,考期临近,回到课堂的高三考生,面临复课后的成绩大洗牌。有些学生“弯道超车”,有些学生暂时落后。为此,他们陷入了茫然,不知该如何复习,甚至质问自己,是该继续努力,还是就此放弃?殊不知,高考前的一个月正是提分的关键时期。那么,到底怎样冲刺?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在采访中,北京十一学校高三教师王笃年提出可以因材施教,对于成绩稳定的学生,他强调:首先查缺补漏,回归教科书;其次,独立研究分析近年高考原题,看知识点、能力要求是否已经完全掌握,没有遗漏;再次,把近期大考的卷子浏览分析一遍,明确失分点有无共通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相反,如果成绩上下窜动的学生,说明此时正处于快速提升期,要及时关注分数低时所存在的漏洞和潜在提升空间,亡羊补牢。


关于复习,周丽荣副校长把30天划分成三个小阶段,第一阶段是6月1日至6月20日,要把前期复习的知识进行再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第二阶段6月21日至6月30日,进入复习的保温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与应用进行巩固练习,错题重现,做到基础知识得满分,同时回归教材。最后,7月1日至7月5日是高考冲刺期,要调整生活、生理状态,确保与高考时间同步。她强调:“只有我们提得高,保温才能保得高,保温保得好,高考冲线才能动力更强。”


同时,每个分数段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侧重点,用数据说话,有针对性地调整。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数学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刘冬玲以数学学科为例建议:130分以上较高分数段学生,在做好保温练习的情况下,重点应放在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上,按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局部、零碎的知识及解题思想纵横联系起来;115~125分左右的考生,要有意识地尝试分析问题,把题目合理转化,从而解决问题;而分数在110分以下的同学,若想要拿高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必考内容要训练到位,做到必会题必然要拿分,常考小题逐个击破。此外,曹娟老师也分享给学生巧用记忆的方法:可以联想生活实际,或将关键词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或将知识进行分组,比如背单词时,可以按照它们的意义分,也可以按照词根词缀分。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另外,刘冬玲老师还提醒考生:“每届高三都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自己刷题等情况,越是时间紧迫越是要有计划性,越是要跟紧老师的节奏,毕竟老师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能给与学生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


第3站:报考备战


多平台信息搜集 家长是考生坚强的后盾


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开展招生宣传的最佳时期。当前,受疫情的影响,这些活动都没有较好地进行开展,不过为了能够给广大的中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介绍,据了解,不少高校都已经开始了线上直播讲座,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学习来了解各个学校的最新情况。


“今年,北京化工大学开通了线上宣讲平台,通过腾讯课堂、快手、B站等方式进行招生宣传,方便考生咨询,”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副主任李庆老师介绍说:“最后30天冲刺,家长们对孩子的陪伴相比往年又延长了一个月,可能家长会有一些心理压力,但我认为还是需要变压力为动力,除了继续做好后勤支持,也可以查询和整理适合孩子模考分数的高校信息,以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有更充足的准备。”


 

高考倒计时1个月!多地部署考生保障、考试纪律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职业指导顾问张进,在帮助许多考生和考生家长做过考前和志愿填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时发现,有两种状态的孩子不容忽视。一种是,思前想后、不知能否考入理想院校和专业;一种是早已立志、踏实备考,想未雨绸缪却分身乏术抽不出时间。此时,家长可以怎么做?


张进老师进一步表示,“高考前这最后一个月,家长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和的状态,同时,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天天盯着考生,转移到帮助考生收集填报志愿的信息上来。比如: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以及一些行业、企业和职位的情况,这样可以在填报志愿时比较从容。”


这届高三学生“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注定不凡。曹娟老师感言:“备考冲刺,行动起来,当觉得无力又气馁的时候,想一想每一次挑战,把高考看作一个在痛苦和艰辛中淬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