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日期: 2020-03-31
浏览次数: 13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2020-3-31   青野龙吟


一、“停课不停学”,高考怎么安排?


疫情未消,于是各地学校选择“停课不停学”。


停课了,最关心此事的人群中,一定有高三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对于大部分高三学生而言,现在应已完成了高考“三轮复习”中的“第一轮复习”,即对基础知识的顺序复习,进而进入了“第二轮复习”,也就是所谓的专题复习阶段,后面还有“第三轮复习”,基本上就是模拟考和“押题”阶段。


按告别高考没几年的我的理解,第二轮复习更像连接“知识数据库”与“高考实战”的中间环节,是把知识系统化,把知识结构改造得更适应高考思维的阶段;而后的“第三轮”复习,则是实战前的“军事演习”,是让考生适应、习惯高考的阶段。因而,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对于考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在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针对高考会不会推迟,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称:


要综合评估疫情对考试考点组织、交通出行、命题制卷,中学教学等综合因素影响。高考方案须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关工作安排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高考会不会推迟,这涉及到很多因素,有关部门制定决策之时也会考虑非常多的问题。其中较为学生、家长、老师所关注,有关部门也可能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是如果不推迟高考,会不会影响考生的录取。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二、只影响成绩,不影响排名?


“停课不停学”无疑大概率会对考生的高考成绩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会不会影响考生的录取?这就要从另外的视角来看了。


高考对于一般考生而言十分重要,高考分数的下降对考生和家长来讲是件严重的事。不过在我们的现行录取制度中,决定我们是否录取的并不是绝对分数,而是我们的全省排名,也就是“结构中的位置”。


想起当年我得知自己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是如此高兴,放在十年前这分数足以剑指国内两大顶尖高校,可最后只能来到如今常拿来自嘲的母校。


我国是一个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为了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高考的竞争被局限在省域之内。各高校在各省投放招生指标,按照高考分数为主要指标,择优录取相应的人数。“停课不停学”,在当前的防疫机制下,各个省基本上都是全省统一进退,省内的考生分数一起下降,只不过分变低了面子挂不住,相对的省内排名不会有根本改变,录取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上个月和高中母校的几个学弟学妹聊到高考录取问题,我也这样告诉他们,叫他们不要担心。现在想想,那时我其实只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第一层,还有第二层未被我考虑进去。


“停课不停学”对于高考成绩的影响其实是有一系列的系统性偏差的,这一系列的系统性偏差有着高度相关性,因而造成了“录取格局”这个结构的错位。通俗来说,有的人受到的影响大,有的人受到的影响小,并且这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问题。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三、影响排名的因素


学习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能力”与“资源”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一种抽象的“能力”。“停课不停学”就是由于外部因素突然出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增加的一个障碍,那么在“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学习的效果,则取决于冲破这个障碍的广义的“力”,这带有较浓的社会物理学分析的味道。通俗但不完全来说,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学习能力加上我们所享受的教育资源。


对于存在一系列系统性偏差的问题,可通过对以下两点来分析证明:一个就是这种“力”下的各种“分力”,另一个就是这些分力在结构中的不平衡分布。


(一)教育资源——城乡差异、阶层差异与学校内部差异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全国掀起了上网课的浪潮,一时之间多到连钉钉和超星的服务器都崩溃了。


但是,教育资源本身不是完全平均分布的,且老师、学生对网课这一授课形式的掌握和运用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网课,不仅有“上还是不上”的问题,还有“优与劣”的差别。


对于网课而言,教育资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学校内部之间和阶层之间。


城市学校具有较好的教育资源,一方面学校有相对充足的资金为网课提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素质、年轻化的教师团队也能更好地适应网课教学方式。而在一些农村中学,存在资金不足导致相关硬件设备缺乏、教师队伍老龄化以致于难适应网络授课等问题。据我了解,有的老师家里甚至都没办宽带,以致于上不了网课。


如果学校不能让所有人都享受高质量的网课,那么学校会怎么办?基于经济理性角度考虑,大部分面临此困境的学校都会如它们在日常中所做的那样,差别对待,将教育资源优先集中在成绩“优等生”身上,而剩下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往往较难接触到网课。我的高中母校似乎就是这样,那位一起聊天的高三同学属于后两者范畴。在得知这一点后,我给他讲解了几道高考历史客观题,虽然不一定能用上,但聊胜于无。


此外,身处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也有极大的不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家长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亲自为孩子提供教学辅导,此外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为孩子购买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的教育服务。这两点无疑是低收入阶层家庭较难比拟的。


(二)学习能力——校风与家风


“停课不停学”,没有了学校的有效监督,老师的悉心指导也变少了,这时候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就成了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与校风、家风有关。


因留守等问题,农村的家庭教育长时间内是缺位的,加之其他客观因素,农村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农村的学校要承担一部分家庭教育的职责,农村学校的教师也要扮演一部分父母的角色。再者,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农村学生只好“勤能补拙”。故而,农村学校的学风往往强调严厉、勤奋、认真、负责。


而在城市,家庭教育多具有很强的在场感,城市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远非农村学生所能比,这就导致城里的学校无需像农村学校那样要承担部分家庭教育责任,能更精于知识的传授。加之城里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们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因而城市学校的校风往往更为包容、开放、多元。


网络授课作为“现代”的教学方式,本身就与城市的教育模式更为接近,因此城市学生更能适应这一模式,而农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容易显得消极被动,最终鲜有收获。


四、招生格局变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分数下降的几点系统性偏差。我们可以将这些系统性偏差总结为以下三点:


(1)城市学生的分数比农村学生的分数下降得少。


(2)中上阶层出身的学生的分数比低收入阶层出身的学生的分数下降少。


(3)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者分数下降的概率/幅度依次递减。


我们注意到,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虽为两个不同的维度,但是随着城乡间生源流动的增多,其逐渐成了一种“一体两面”的关系。城市学生往往是中间及以上阶层出身,农村学生(指在农村学校读书的学生)往往是中下阶层出身——虽有例外,但是极少。


因而我们简化分析,用城乡和成绩这两个变量将学生分为六类,即城市优等生、城市中等生、城市后进生、农村优等生、农村中等生及农村后进生。根据上述的几点归纳,勾勒这六类学生的成绩变化,便能直观地看出在不推迟高考的前提下招生格局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值得指出的是,上图所显示的不过是一种可能呈现的形式,其具体表现如何,还需要更为严谨的讨论才能得出。放在这里只是为了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讨论。


五、结语


回到最初的问题:不推迟高考的话,会影响高考招生格局吗?经过上文一系列分析,答案已然明显。


其实可以说,这问题本质上还是教育公平问题。而在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我们面对的是已有教育不公平表现的放大版。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我们都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现存的高考录取格局是当下最接近理想中教育公平的“最优解”。然而,现在,短时间内,它有滑向不公方向的态势。虽然教育不公平问题非一朝一夕间形成,也无法短时间内解决,但仍希望网课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能被重视,乃至采取措施降低,尽可能地将各个学子推向同一起跑线。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综合汇编:复课后,周六要上课吗?多地明确!


据四川日报报道:3月29日,记者从四川自贡市教体局获悉,该市各普通中小学校今年暑假放假时间原则上推迟两周,即小学7月18日正式放假,中学7月25日正式放假。


返校复课后,除法定节假日调休以及中考高考等占用外,周六原则上正常上班上课。正式行课期间,每天下午可增加一课时,用于弥补推迟开学延误的教学时间。各学校可取消本学期半期考试、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取消小学低段期末统考。小学高段期末考试原则上安排在原开学时间的第二十二周举行,中学期末考试安排在原开学时间的第二十三周举行。


此外,四川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近日也发布通知,从4月1日起,攀枝花分学段分批次错峰开学。开学复课后,全市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每周六集中安排上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暑假放假时间由7月3日顺延至7月20日,高中阶段学校暑假放假时间由7月10日顺延至7月25日。


 

“停课不停学”,将如何影响高考?



陕西:2月11日,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陕西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表示,“各地各校后续可采取周末调课、压缩暑假时间等方式补齐总课时。”


广东:2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通知》称,各学校要按照确保教学时间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学生不返校、不见面的前提下,组织做好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并尽量保障学生不在校期间访问学术期刊网和查询下载资料的需求。因推迟开学延误的教学时间,应主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进行补偿。


针对中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周末(周六或周日)1天时间调课、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补偿,保证总课时不减少。


山东:此前,山东也发通知,普通中小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