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日期: 2018-09-11
浏览次数: 144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2018-09-11  青野龙吟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文: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成立于1969年,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理工院校。学校位于瑞士的法语区,与德语区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姊妹院校。两所院校以及相应研究机构共同组成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直接由联邦政府管理。


在教学与研究之外,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还负责操作核反应堆CROCUS,一个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Tokamak Fusion reactor),一台Blue Gene/Q 超级计算机以及 P3 bio-hazard设施等。学校以其师生比例,国际视野以及科研影响力而闻名。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在欧洲及世界上都是一所顶尖的理工院校,在工程科技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2017/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位。其中,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分别列世界第12位和第11位。与姊妹学校苏黎世理工学院成为非英语国家排名最高的大学。


2016/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工程技术位列全球第11名,物理科学位列全球第16名,生命科学位列全球第35名。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其工科亦位列全球第11名。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语: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缩写EPFL),是瑞士的两所联邦理工学院之一,位于法语区的洛桑,在瑞士德语区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是其姊妹学校。附属有多个专门研究机构,两所学校组成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直接受联邦民政事务部管辖。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有7个学院:建筑,工程和环境学院(Architecture,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简称 ENAC),基础科学学院 (Basic Sciences SB),工程学院 (Engineering STI),计算机与通信科学学院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s IC),生命科学学院 (Life Sciences SV),管理学院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CDM),人文学院 (College of Humanities CDH)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其中ENAC学院目的在于:通过将人类活动整合到生态系统中,从而创造和维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跨学科研究,在艺术,科学和工程三方面进行创新性互动。ENAC内部设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博士生学院,命名为EDAR, 其致力于培养一个全方面互动和交流的研究环境。


洛桑联邦理工的所有提供给教授和讲师的资源信息,都由各系提供。然而,学生工作和部分教师工作则有学校副院长直接管理,并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学任务。学校非常注重与其它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欧洲有270多的合作项目,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有179多个学生合作交流计划。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创办于1853年,名为“洛桑特别学院”(École spéciale de Lausanne)起初是一个私立学校,是在巴黎中央理工(École Centrale Paris)毕业生Lois Rivier以及 John Gay的倡导之下建立的。当时只有11个学生,学校办公室位于 Rue du Valentin in Lausanne。洛桑特别学院在1869年成为洛桑大学(Académie de Lausanne)的工程系。


1890年,洛桑大学取得大学地位时,工程系更名为“洛桑大学工程学院”( École d'ingénieurs de l'Université de Lausanne)。1946年,更名为“洛桑大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de l'Université de Lausanne (EPUL))。1969年,洛桑大学理工学院从洛桑大学独立出来,成为一所由瑞士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学,并改为现名。除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其它大学均由所在州的州政府管理。2008年,EPFL合并了瑞士癌症临床研究中心( Swiss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Cancer Research (ISREC) )。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1946年,学校只有360个学生。1969年,EPFL已经有1400学生,55名教授。在过去的20年当中,学校迅速扩大,到了2012年,学校有来自120个国家的在校生9306名,其中包括2041名博士研究生。学校共有120个实验室,319名教授,900名教职员工以及4074名科研技术职工。由于学校从1969开始沿用EPFL这个名字,并且1969年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足1500。因此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当中还把EPFL列为建校50年以内的学校,并且在2013年排名第二。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区鸟瞰图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原址位于洛桑市中心,1978年起逐步搬到莱芒湖畔的新校区,与洛桑大学毗邻。两所大学共同组成的校区内共有约25000名学生。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这一校区内有65座建筑,占地136英亩。自1978年起,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始扩建,扩建的第一阶段耗资4.62亿瑞郎,于1984年完成。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第二阶段于1990年完成。校园的北部扩建于1995年开始,1998年建成了微技术学院大楼,于2000年完成了建筑学院大楼。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中最新建成的建筑物是2010年2月建成的劳力士学习中心,劳力士学习中心位于校园的中央,可供学生工作,休闲以及提供各种服务。


校区坐落于莱芒湖畔,靠近洛桑地铁一号线,并且配备了一套电子公共自行车系统。该校区还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可持续校园卓越奖(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Campus Excellence Award)的校园。校园里有来自超过125个国家的学生,学校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和法语。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欧洲及世界上都是一所知名的理工院校,在工程科技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在2013-2014年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时代周刊大学排名)中,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工程科技领域分别位列欧洲大陆第2,第1和第2位。在这些排名中,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以及它的姊妹院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占据了欧洲理工领域的前五名。


英国QS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年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其中,工程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分别列世界第8位和第13位。在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方面列于世界第13位,欧洲第2位,仅次于剑桥大学,远高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许多美国著名大学,如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在2013-2014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综合排名世界第37位,其中工程领域位于世界第15位。欧洲顶尖大学排名(2013年10月) 列世界第8; 世界大学建校50年以下100强排名(2013年9月)列世界第2。


学校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和参加体育活动,截止2012年,校园里一共有79个科研和社会性质的社团,除此之外,学校还有自己的月报和快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每年都会举办许多音乐节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五月份举办的Balélec音乐节,每年奖吸引来自世界近30个国家约15000名游客。其他小型音乐节包括由微工程学院于每年四月份举办的Sysmic音乐节,分为当地乐队和国家乐队两个部分,以及由物理学院举办的Artiphys音乐节。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