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日期: 2020-11-10
浏览次数: 26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2020-11-10   青野龙吟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习近平强调,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考古中国系列将为大家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21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长江流域古代文明遗址开始,从国宝档案继续。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该器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流传历史


在四川古史传说中,曾留下了许多与黄帝、颛顼、大禹有关的记载,说明古蜀族与华夏祖先有着极深的渊源。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至少有70条记载了蜀与商之间的关系。大量的出土器物证明,四川盆地的先秦考古学文化受到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甘青地区等文化的强烈影响。


2001年2月8日,在成都近郊的金沙村的管道施工中,挖出了部分铜器、石器等文物,考古人员随即展开大规模科学发掘,大批金器、玉器、铜器和象牙不断出土,令人惊叹。2月25日上午10时许,一件特别的金饰件被发掘出土,刚出土时金饰件已被揉成一团,在考古人员认真、科学地记录之后,小心翼翼地将金饰复原展开——金饰上刻画的“太阳”和“鸟”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出来,伴随着显示王权的大量玉器、金器的出土,足以证明这件金饰极有可能就是古蜀王举行盛大祭祀典礼遗存下来的宝物。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制作技术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的含金量高达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由于加工工具不十分锋利,在图案的四周留下了反复刻划的痕迹。从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残留的痕迹分析,它的加工至少采用了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多种工艺。先用自然金热锻成为圆形,然后经过反复的锤揲,使金箔的厚薄基本一致,再用剪切的方法去掉外表参差不齐的部分,使其成为一个较为标准的圆形,在圆形的金箔片表面画出整个图形(包括太阳及光芒和四只鸟),最后根据已画的纹样反复刻划切割形成镂空。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文物鉴赏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上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在力与柔之间,引颈伸腿、作势欲飞的鸟,很有力度感,却因为旋涡状的太阳动感太强,不展翅的飞鸟反而变成被动地、温柔地滑翔;缩与张之间;张力十足的飞鸟因为翅膀的收缩而下降,锋芒毕露的太阳由于弯成弧形而掩藏等等。尤其是两者运动方向相反,这本身就是一种独创的、艺术的、完美的表现手法,也与现代运动力学相符合。


其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其造型精炼、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


文化寓意


关于其文化寓意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学术界认为,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4只飞鸟极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所以其主要寓意了古蜀时期的有关“日、月、鸟、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首先,从直观上就形象地显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阳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图案内层的中心是一个顺时针定转的漩涡状造型,并且带有12条弧形齿状物,中心的这个漩涡既象一个旋转的火球,又象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太阳;它的12条弧形齿状物,既象12道燃烧着的火苗,也象太阳发出的12道光芒。“太阳神鸟”的中心喷射出一道道火苗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从“太阳神鸟”的造型上看,“太阳神鸟”外层的4只飞鸟,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延续,“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崇拜鸟的遗迹。另一方面,也与《山海经》等文献中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的崇拜有关。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说明“太阳神鸟”所反映的鸟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鸟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其二,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也极其丰富,也反映出金沙文化中的历法等科学知识,表明它与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等科学有关,是古蜀时期先进的历法等科学知识的体现。


“太阳神鸟”含有的历法等科学知识就体现在它的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上。“太阳神鸟”中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分别是4和12,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应3个月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一个季节(3个月),4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四时的概念。它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4只飞鸟与太阳及12道月牙运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四季轮回、年年月月周而复始。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考古中国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丁孟《国家人文历史》:“它反映了人类早期朴素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阳光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成为人们最早崇拜的神;中华先民把太阳和在天空中飞翔的神鸟联系在一起,认为是神鸟在驮着太阳飞行。太阳神鸟是古蜀人早期部落的图腾,‘神鸟绕日’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