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中国
2020-10-28 青野龙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习近平强调,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考古中国系列将为大家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21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开始。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
众所周知,陕西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陕西的可谓是历史悠久。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位于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东周遗址,它处于黄河与洛河之间的渭北黄土台塬带,是沟通关中乃至中原与北方的通道,是宗周与晋地交通来往的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家洼墓地位于刘家洼村西北,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入选。
从地形、地势和出土的文物可以判定,城址区当属重要建筑所在;同时在其外城发现铸铜类手工作坊存在。由此推断,此城应是刘家洼遗址的高等级人群居住区。
通过对115座墓葬的考古发掘,发现大多与两周时期周系墓葬的特征保持了明显的一致性。大墓和部分中型墓虽遭严重盗掘,但仍发掘清理出大量青铜器,以及金器、玉器、铁器、陶器和漆木器等珍贵文物。最惹眼的是,大中型墓中,多随葬有精美的漆木器,如钟磬架子、几案、豆等。在2号墓中,出土了7只鼎,显示了墓主人诸侯的身份。在墓的椁室东北角发现一只建鼓,鼓柱铜套上刻有铭文“芮公作器”,下面压着的1件铜戈上亦有“芮行人”的铭文。墓主当为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芮国,这个历史上与周同姓的诸侯的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的发掘得以确认,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个案。3号大墓的独特之处在于,椁室四壁共有9个壁龛,每龛有1名年轻女性殉葬。出土文物中有2件铸有“芮公”的铜鼎、五镈九钮的编钟、大量的车马器及1件罕见的木格漆绘墙围与1件漆器。这座墓中未发现任何兵器,由此推测墓主可能为2号墓主人芮公的夫人。
考古发现的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

事情回到2016年冬,陕西澄城县刘家洼村发生一起盗墓案,当地公安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陕西考古研究所,当时的副院长立即派出考古专家赶往现场。经过考古专家现场勘探发现这应该是一个大墓,而很快盗墓贼就被抓获,收缴被盗青铜器60多件,由此专家们判断这是一个高等级的贵族墓地。后来,在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遗址展开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
经过数月的考古勘探,确认了整个遗址的范围,包括壕沟、城址、居住区、墓地,占地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通过对采集的陶片和壕沟样本进行碳十四鉴定,确认遗址时间为春秋早中期。遗址中确认了4座墓地,210多座墓葬,其中有2座带有很长的墓道,专家表示这两座大墓为典型的“中”字形大墓,而这两座大墓墓主身份也被认为判断墓地性质的关键。虽然一号墓被严重盗掘,但经过一年多的发掘,还是清理出土残留各类随葬品240件,包括青铜簋、编磬、编钟和彩绘木俑等。但是遗憾的是大墓内未发现证明墓主身份的东西,考古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

后来,考古专家把目光放在了二号墓,在对二号墓进行清理时,考古人员吃惊地发现位于椁室东北角发现一只建鼓,鼓柱铜套上刻有铭文“芮公作器”,下面压着的一件铜戈上刻有“芮行人”的铭文。由此,考古专家判断二号墓墓主为春秋早中期的芮国国君。据统计,二号墓清理出土各类文物400余件,包括7鼎、1簋、2套编钟编磬,4件建鼓、1件陶埙以及类似木质琴瑟类乐器等。除此之外,二号墓还出土大量精美玉器、金器和车马件,尤其是出土的一件长约1.4米的金制权杖头,上面饰有精美的蟠螭纹图案,是国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金制权杖头。
在紧邻二号墓附近是三号墓,是一座典型的竖穴土坑大墓,专家表示三号墓椁室四壁共有9个壁龛,每个壁龛都发现一具尸骨,经过鉴定确认为年轻女性殉葬。三号墓虽然也曾被盗,但仍出土丰富的随葬器物,有2件铸有“芮公”字样的铜鼎、编钟、大量车马器以及罕见的木格漆绘墙围等。在三号墓中未发现任何兵器,因此专家推断三号墓墓主人很可能是二号墓芮公的夫人。

刘家洼芮国墓地的性质确定后,自然就跟之前梁带村的芮国遗址联系在一起,这样通过年代的对比和文献上的记载,我们发现它是比梁带村晚一二十年的芮国后期的都邑遗址。史书对芮国记载不多,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仅有四处提及。其余散见于如《春秋左传》《尚书》《竹书纪年》等史籍中,句短文涩,歧义颇多。此次文物的出土为了解这个神秘而久远的国度提供了诸多佐证。此次刘家洼的发掘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