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六安为什么是“六(lù)安”?

日期: 2021-05-22
浏览次数: 36

                                                    六安为什么是“六(lù)安”?

                                                              2021-05-22   青野龙吟  


2021-05-22 来源:红星新闻


近日新发疫情使得安徽六安牵动人心


关于这座城市名的读音也引发热议


民政部: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


近日,有网友在民政部网站咨询关于安徽六安市的“六”字读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里六安市的拼音注释为“Luan Shi”,那根据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里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字发言有改动嘛?是不是依然读六(Lù)安呢?


对此,5月19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


 

六安为什么是“六(lù)安”?



为什么是“lù ān”?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接点城市、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城市、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


六安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区划地名科)许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了解了六安的历史,就能很容易搞清楚“lù ān”发音的由来。


“四千多年前,为了治理洪水和驱逐三苗部落,舜、禹、皋陶率领华夏部落来到淮河流域。史书记载:‘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u,第四声,同陆) ’‘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六’和‘陆’是通假字,可以互用,意思是水边的高坡。”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封景帝孙刘庆为六安王,改王都六县为六安县,“六安”之名沿用至今。据许娅介绍,这里的“六地平安”其实就是“陆地平安”的意思。


为一地留一音,并不鲜见:除了“六安”的“六(lù)”,还有铅山中的“铅(yán)”、蚌埠中的“蚌(bèng)”,乐亭中的“乐(lào)”、蔚县中的“蔚(yù)”……


 

六安为什么是“六(lù)安”?



新华社:词典之大,为何就容不下一个“六(lù)安”


2021-05-22 来源:新华社


连日的六安读音之辨,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这正说明人民群众关注地域文化,关注历史传承,关注语言文字规范,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六安读音之辨,源于《现代汉语词典》在修订过程中取消了“六”用作地名时的“lù”的读法。到底如何对待地名异读,其实并无多少深奥道理可言,但它折射出社会对文化多元性乃至亚文化的包容度。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六”字作为地名时,“lù”的读音有没有消失,不能简单地用文章证明,而要到实地调查,听听老百姓是怎么想、怎么读的。词典不应取消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读音。此外,地名不仅仅是语言学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因此,对地名、姓氏等读音的审定,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大背景。


 

六安为什么是“六(lù)安”?



词典是学术产品,更是语言文化的承载者。将中华文化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传递出来、保存下去,是词典编撰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责。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编撰取舍时,剔除什么、吸收什么,不能只凭个人好恶和所谓学术追求,而是必须要用好文化这把尺子,考量历史传承、百姓感受、文化价值与导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兼容并蓄,语言和文字也是如此。就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巴士”“的士”“买单”“宅男”等新词汇不断被收录进来,体现了语言文字发展的开放性;而宕(tàn)昌、乐(lào)亭、蔚(yù)县等读音的保留,体现了语言文字的传承。


词典之大,为何就容不下一个“六(lù)安”?网友的提问,应该必须得到回答。


词典无疑是权威的,但权威来自普遍认同。


字词当前,仅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文化因尊重和包容而久远。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