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付费阅读已经走到尽头?
2020-5-21 青野龙吟
4月27日,阅文集团新旧管理层交接,腾讯高层入驻阅文,部分阅文签约作者爆出了新合同,合同中关于著作权、作者与平台关系的内容引起广泛争论,部分作者甚至发起“55断更节”对合同条款表示抗议。
虽然阅文集团随后辟谣表示该合同为去年九月的合同,并承诺会尊重作者意愿修改不合理条款,随后于5月8日举行恳谈会,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网文平台即将迎来对付费阅读模式的商业变革,免费模式即将进入网文平台甚至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一、网络文学的商业运营逻辑
自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推行“在线收费阅读”服务以来,付费模式已经被各大主流网络文学平台广泛采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网文主要的盈利模式。
读者通过在网文平台注册会员来付费购买并阅读被运营商加密或隐藏的小说章节,还可以通过打赏等方式对喜欢的作者和作品进行鼓励,平台和作者以“订阅+月票+道具”方式进行收入分成。
免费阅读,则是以“流量广告+版权开发”为盈利模式,为阅读买单的不再是读者而是第三方广告主。以版权交易和广告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成为平台和作者之间博弈的焦点。
二、网文平台:付费阅读的盈利困境
付费阅读的盈利困境,一在用户增长瓶颈,二在侵权盗版猖獗。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今年3月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占全体网民比例)为50.4%,是自2015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也显示我国付费阅读用户规模持续下降。付费模式似乎面临盈利“天花板”。

作为新用户重要来源的下沉市场成为2019年各平台争夺的重点,通过免费阅读模式刺激下沉用户吸纳更多流量成为平台首选。
而侵权盗版屡禁不止不仅造成下沉用户大量分流,更严重影响了网文行业盈利。
《2019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盗版损失规模为58.3亿元。”“移动端搜索引擎及浏览器聚合转码优化、自媒体账号侵权盗版以及移动H5小程序侵权盗版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猛的网络文学侵权盗版新模式。”
在阅读付费收入有限且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多元版权开发、广告等业务收入却持续上涨。阅文集团2019年财报显示,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营收占比已达55.6%,“以影视制作、游戏改编、广告收入为代表的多元化业务组合逐渐成为大型网络文学平台的常规变现手段。”
因此,平台采取免费阅读模式不仅有利于吸引大量下沉市场用户,扩大流量,而且在面对盗版分流时也不像付费模式那样处于完全劣势,通过放弃付费阅读部分收入换取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再以版权运营和广告创收,无疑会更高效地获取比付费模式更高的收益。

三、作者:付费阅读的收入可控性和创作自由度
对于网文作者而言,付费阅读带给他们的是实实在在的可见收入,订阅率和打赏都清晰可见,一分“码字”一分收获。
而免费阅读带来的版权运营和广告利润却缺乏透明性,且基本不受作者控制,以平台运营占主导。
“大神级”高层作者固然可以靠版权运营和渠道分发实现收入过千万,但更多的中下层作者却难以获得作品改编的机会和其他产业链收益,甚至连基础的订阅收益都失去了。这种收入不可控性和不稳定性对大部分专职作者而言都是威胁生存的巨大挑战。
新的商业变革带来的是新的利益博弈,作者相较平台而言天然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在免费模式中保障自己的合法所得,如何不让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成为网文行业变革下所有作者的最大忧虑。
网文作者原本就在商业运营逻辑和文学创作逻辑之中艰难地寻求平衡,立足于网文内容本身的付费阅读模式在要求作者迎合读者的同时,也赋予了作者一定的创作自由,好的文笔、情节和人物设计是作者吸引读者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指标。
而免费模式却将作者进一步推向了商业资本。如果单靠网文内容本身无法盈利,作者为版权开发所限,那么极有可能产生网文题材雷同、内容单一、作者缺乏创作热情等不良后果,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网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网文读者:付费阅读的话语权
部分读者尤其是付费阅读用户对免费模式也不乏争议。付费模式经过十几年运营,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网文读者的共识,读者们通过订阅和打赏,支持正版,声援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作品,保有批评建议的话语权,逐渐形成比较良好的网文评价体系。
而免费模式虽然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成本,却在某种程度上将读者“边缘化”,读者不再是评价网文的主体,增加的广告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长远来看网文读者的数量和整体素
五、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需要进一步观望。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在免费模式下如何保障读者对网文内容质量的诉求,如何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如何实现受众细分满足小众读者的阅读需要,都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讨论。
六、总结:对网络文学行业展望
腾讯接管阅文集团,是对其IP运作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网络文学作为原创IP的源头,被纳入腾讯的“新文创生态”。腾讯通过打通IP改编产业上下游,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和跨领域开发。
在5月13日腾讯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腾讯高管表示希望通过免费阅读和付费阅读的模式给作家以分成和扶持,同时帮助阅文的优秀IP进行改编,提高附加值进而实现变现。

对此,有人认为这是腾讯为了推广免费模式而采取的“缓兵之计”,也有人对付费模式前景保持乐观,目前会以付费和免费组合运营的模式进行过渡,未来两种模式将如何平衡,是否会以免费模式取代付费模式,将由网文平台、投资商、作者以及读者多方博弈决定。
未来的网络文学,或许不再是单独的行业和领域,而是成为文娱产业链的一部分,被资本收编、整合和评估,为生产流量IP和版权开发服务;或许仍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在资本运作和文学创作间找到新的平衡。
良好的创作环境需要多方共治,希望网络文学行业能保有初心,实现多方共赢。(转自北大新媒体)

企业观察报:阅文能为腾讯的'新文创战略生态'打下多大江山?
5月13日,腾讯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Q1腾讯营收1080.65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270.79亿元,同比增长29%,均高于市场预期。
疫情贯穿第一季度,在社会各行各业均遭受不同程度波及的情况下,腾讯依托多元化收入结构,实现疫情下收入仍得以逆势增长。据其财报显示,腾讯旗下增值服务业务实现收入624.29亿元,同比增长27%;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64.75亿元,同比增长22%;网络广告收入177.13亿元,同比增长32%。
蓝鲸教育结合腾讯2020年一季报及公开信息发现,虽然腾讯的营收结构暂时仍以游戏业务为“支柱”,但在财报中有一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2020年Q1,腾讯旗下数字内容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同比增长19%至1.97亿,视频及音乐服务会员数大幅上升。
腾讯的新文创战略生态模式,正加速“跑马圈地”。

数字内容业绩大增,腾讯的“新文创”正跑马圈地
在腾讯2020年一季报中的“业务回顾及展望”中,其将旗下重要业务分为六大板块——通信及社交、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和云及其他企业服务。作为腾讯“新文创战略生态”的核心战略载体,“数字内容”在腾讯这一期财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数字内容”一项中,腾讯详细披露了细分业务的经营细节:收费增值服务帐户数同比增长19%至1.97亿,反映视频及音乐服务会员数大幅上升。其中包括视频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26%至1.12亿,音乐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50%至4300万。由此看来,腾讯旗下的数字内容业务增长态势相当稳健。
众所周知,背靠底蕴深厚的社交业务,2020年腾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继续开疆拓土。以腾讯视频、腾讯影业、腾讯音乐、腾讯看点、微视、腾讯浏览器等组成的数字内容矩阵,呈现出强大生命力。尤其在疫情期间,普罗大众参与线下娱乐活动的形式非常有限,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被平移至线上。腾讯这一期财报中的相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腾讯旗下的在线视频、音乐、文字等线上付费项目热度的持续走高,数字内容也迎来增长契机。
如果说疫情的不期而至是腾讯数字内容业务增长的“契机”,那这一块业务增长的“底气”何在?
一方面,腾讯在财报中明确指出,“腾讯视频日活跃账户数及流量上升,得益于自制中国动画及电视剧成功吸引用户,例如《斗罗大陆第三季》及《三生三世枕上书》”。另外,腾讯加强了短视频内容,使微视、新闻信息流平台及小程序的用户流量及短视频浏览量均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财报中也明确:随着阅文集团新管理团队上任,将深化与该附属公司的合作,将其文学类IP改编为各类媒体形式,例如剧集、动画及游戏等。腾讯将利用自身的发行能力扩大阅文集团的用户覆盖范围,并探索产品创新及新技术,以强化阅文的内容生态系统。
无论是经典网络小说IP改编、还是腾讯官方的公开支持,无一不凸显阅文集团在腾讯“新文创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为何阅文集团对腾讯的文创生态如此重要?
阅文股价大涨,离不开自身业绩的支撑
通过腾讯2020财年一季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阅文已成为腾讯新文创战略的重要一环。受此影响,在腾讯今年一季报发布的次日,阅文集团的股价收盘时为41.55港元/股,大涨9.49%;盘中曾达到41.20港元/股的高价,为其近两个月中的价格顶点。反映出市场看好未来阅文与腾讯的资源协同。
但阅文远不仅因是腾讯的“亲儿子”这一定位,而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其本身稳健增长的业绩,才是其发展的底气。
4月底,阅文集团发布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2019年阅文集团实现营收83.47亿元,同比增长65.7%;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21.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20.4%。优质的业绩必然反馈到二级市场的股价变化,财报发布的第二天,阅文集团的股价即大涨14.40%。
据阅文集团的2019年年报显示,自2019年调整产品线以来,阅文的业务被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在线业务,包括付费阅读、网络广告及在平台上分销第三方网络游戏收入;二是版权业务。阅文的在线业务营收37.1亿元,占总体营收比重的44.5%;版权业务营收46.37亿元,同比增长341%、占总体业务的55.5%。版权业务营收,已占据阅文集团整体业务的半壁江山,甚至犹有过之。而这方面的增长,主要得益于2018年收购了新丽传媒,因此2019年合并了其全年业务。
仅自去年底至今,阅文集团与腾讯联手打造的IP影视作品,已有两部风靡大江南北。
去年11月底,基于以IP为核心的新文创内外联动战略,由腾讯旗下阅文集团IP《庆余年》改编,腾讯影业、新丽等共同出品及承制的同名影视剧,如今已获超过130亿次播放。
而基于《西行纪》IP,腾讯协同行业伙伴,衍生4部漫画、2部番剧、1部动画电影。其中动漫版在腾讯动漫累计人气超 116亿;动画版自腾讯视频上线以来,累计播放超27亿。5月4日起,网络大电影《西行纪之再见悟空》于腾讯视频播出,开播首日正片播放量即达到1100万。

阅文下一步将“落子何处”?
今年3月19日,阅文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长音频领域有声作品市场。
4月底,阅文集团宣布管理团队调整,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分别出任CEO及总裁,推动阅文深度联动腾讯和行业伙伴,迈向全新发展阶段。
对此重大变动,腾讯方面表示将深化与阅文合作,将文学类IP改编为各类媒体形式,例如剧集、动画及游戏等,利用腾讯的发行能力扩大其用户覆盖范围,并探索产品创新及新技术,以强化其内容生态系统。以IP打造为核心,协同内外部伙伴共融共建的腾讯新文创战略生态模式进一步巩固。
5月6日,阅文集团新任CEO程武、总裁侯晓楠、总编辑杨晨等新管理团队与多位作家参加了首场作家恳谈会,就网络文学生态、创作环境优化,以及近来备受关注的“作家合同争议”等商业规则领域的问题,展开讨论。
会上,程武明确表示,“考虑到作家群体广大,具体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未来我们会考虑提供多版本的合同选择,对授权权限分级,把选择权交给作家。”
侯晓楠则指出,“目前关于免费阅读的机制还在讨论中。付费阅读肯定要继续巩固并且做大,而未来在考虑免费模式时,也会有明确的作家收益。同时,需要为付费和免费规划不同的作品内容库,匹配不同的产品渠道及对应的收益体系。当然,无论哪种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选择。”
高层调整后与腾讯联动更加密切的阅文集团,在与旗下作家达成一致的“君子协定”后,下一步棋将落子何处?
日前,蓝鲸教育就此事与阅文高管沟通时,对方表示“对阅文而言,我们的战略始终聚焦在内容质量的提升,并通过运营高质量的IP资源,扩展阅文的能力影响力,并通过运营IP获取持续的盈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尝试去实现游戏、视频等的经营成果”。
这或许即将成为下一阶段,阅文对腾讯“新文创战略生态模式”更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