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又获奖了!这30本书留着过年看!
2020-1-11 青野龙吟
每到了岁末年初就是各类榜单发布的时间。
上个月除了诺贝尔奖举办颁奖典礼以外,我们“国产”的收获文学榜也公布了2019年的文学榜榜单。

要说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文学榜单也确实很多,就连许多网站,app都会应景做个榜单,但是含金量有多少就不一定了,大部分榜单还是本着谁也不得罪的分猪肉性质来安排奖项。
收获文学榜,是一本名为《收获》的杂志所评选的,杂志诞生于1957年,一年六期,恐怕比小编和不少读者的年龄都要大。
小编非常喜欢的那多老师作品《19年间谋杀小叙》就是在《收获》杂志上刊登发表的。
收获文学榜是在2016年才开始创立的,初衷大概是因为如今文学期刊、传统文学作品式微,所以需要一个这样的榜单,把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链接在一起。
时间短倒不意味着不够权威,收获文学榜的评委各个年龄层都有。
作品评选范围也不局限在《收获》杂志上,希望能让更多好作家好作品,被外界所看到,入选者人人有奖金,以此鼓励作家们的创作。
像不少80后、90后的新锐作家,也都在它的优先考虑范围之内。

说过了收获文学榜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在具体的获奖作品上。去年长篇小说榜共有五部作品,其中阿来的《云中记》居于榜首的位置。
这部《云中记》是阿来以地震作为题材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被评为“让人看到确立了面对巨大灾难时,中国当代作家用汉语书写灾难的伦理与能力”。
这本书令人觉得特别的一点,是把灾难、宗教糅合在了一起,主角是一位在汶川地震后,受到一种“冥冥中的感召”,回乡安抚亡灵的老祭师。
阿来没有着力描写灾难中的痛苦与无助,而是通过人与亡灵的对话,勾勒家园毁灭后的重建与新生。
这本书小编个人也很推荐,虽然描写灾难,但是并不一味渲染痛苦。
另外入围的四本书则是《人,或所有的士兵》《大地双心》《你好,安娜》《月落荒寺》。
《大地双心》的作者徐皓峰,另外也入选了中篇小说榜单。
不过大家更熟悉的恐怕是他导演兼编剧的身份,《一代宗师》《道士下山》等均是他参与编剧的作品。

长篇非虚构榜单的第一名,则是作家万方的《你和我》。这本书是作家回忆父亲曹禺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为主线,从母亲方瑞离世作为起点,穿插着曹禺剧作的写作场景,以及在时代风云中一个剧作家家族所受到的冲击与得到的机遇,其中也包括不少曹禺与方瑞的往来书信。
个人觉得,这本书能够获得第一名,自然与“曹禺”本人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曹禺的女儿,万方老师当然总有最第一手的新鲜资料,充满各种细节回忆的文章看起来才更加真实感人。
但是小编更想推荐的是万方老师的剧作《冬之旅》。近几年该剧已经不再进行巡演,但是同名剧作集集结出版,时代的变迁投射在个人身上的悲剧命运,个体之间的原谅与赎罪等,在这部剧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年话剧的主演是蓝天野与李立群两位大师,现场绝对酣畅淋漓令人大呼过瘾,如果未来该剧重启巡演,大家千万不要错过现场观看的机会。
其余入选作品则有叶兆言的《南京传》、袁凌的《寂静的孩子》、卢一萍的《祭奠阿里》和曾维浩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
叶兆言对南京果然爱得深沉,在南京申请世界文学之都时便出力不少,还为南京专门写了本“自传”。

与长篇小说和长篇非虚构小说各有5本作品入选不同,中篇小说榜和短篇小说榜各有10本小说组成。
其中中篇小说第一名来自田耳的《开屏术》,短篇小说榜首则是迟子建的《炖马靴》。
小编发现,在中篇小说中,入选作品中除了刊登于《十月》、《花城》、《青年文学》等传统文学期刊以外,还出现了“豆瓣”的身影。
90后作家陈春成的作品《音乐家》,在2019年发布于豆瓣社区,居然也会被收获文学榜所收纳。
从这一点来看,收获文学榜想要拥抱年轻人的决心确实相当大,不仅扶持年轻作家,更是开始探究年轻人最爱的社区,试图进一步贴近年轻人。
由此可见,未来在各类文学榜单上,新锐作家及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一股新势力,席卷各大榜单。
不过小编还是希望,各位评委要真正出于发掘好作品的心来给予评价,而不是为了“讨好”年轻人,所以把奖发给年轻人。 总之,这30本入选作品未来会成为小编的目标书单。(Via:KINDLE)
2020年,小编也会与大家分享更多的读书心得,如果这些作品中哪些你已经看过了,有什么不吐不快的想法,也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进行分享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