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日期: 2019-12-25
浏览次数: 37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2019-12-25   青野龙吟


近日,一个名叫“李子柒”的姑娘爆红海内外网络。李子柒是一个全网好几千万粉丝的视频博主,这位博主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传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同时,她在海外也有大批粉丝,海外社交平台上订阅者达741万,而美国主流媒体CNN在其上面的订阅量为794万,并令外国网友喜爱并评价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从这个角度而言,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文化输出的意义,因此“李子染”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


变的是物与环境,不变的是中国文化精髓。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琵琶酥;6月小麦熟,割来酿成小麦啤酒;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制作各种精美家常食品……李子柒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看这些视频,乡土生活可感可亲,气质是古典的,而呈现方式又是现代的。


贵在坚持与努力。李子染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时间跨度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若不是她的坚持和努力,我们无法看到这样优秀的作品。对于自己不会的东西,她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比如她为了拍这个“活字印刷”,专门花了小半年时间去学,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视频。


平和心态,热爱生活。90后常常以“废柴”自嘲,“葛优瘫”成为网上最火爆的图片。“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等网络词,精准地反映了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而李子柒的作品与此恰恰相反。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静静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充实而幸福的“桃花源”,是当代人渴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她对自然、对家乡、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都充满了热爱,事实上,人民通过对她的关注,展现的是自己对自然、对家乡、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饭,腌咸鸭蛋,采野花……我的言辞表达不了万一。而实际上,中国古代文人讴歌的田园生活,她实实在在表达了其中相当大的部分。这些视频台词不多,几乎是默片,却又精准而专注地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意田园的这个部分,简直太成功了。


“李子柒”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娓娓道来,没有舞台背景,只有山间风光,没有唯美修饰,只有朴实本色,而越是平凡,越是能够让我们品读文化的厚重,越是能够触碰我们心灵的柔软,这种返璞归真的文化表达,恰恰可以帮助西方普通人,从他们媒体对中国的抹黑中清醒过来,认识到中国不是洪水猛兽,中国人有着高洁的文化和渊源流长的历史,甚至可以吸引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学习中国文化,一来可以帮中国创收,二来也能消除许多不必要的误解,让中国的文化更朴实,更扣动人心。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前几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热搜,


大家兴致高昂地讨论着:


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输出?


有人觉得,这样原始的农村生活,


似乎有损我们的大国形象,


完全不能算文化输出;


另外一些人,则坚持认为,


这就是文化输出,她勾起了很多外国人,


来探寻中国文化的兴趣。


从做兰州拉面、酿酒、造纸,


到盖凉亭、编篮子、纳鞋垫……


每个镜头都静谧而诗意,


也曾勾起了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心。


甚至,还会自动代入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说回这次争论的焦点,不可否认,


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我们强大了,


国庆大阅兵的自豪,延续至今,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念了很多遍,依旧热泪盈眶。


“基建狂魔”、高铁、5G,


中国在硬实力上一次次刷新,


但不是只有满满肌肉感的文化才算输出。


诗词歌赋、国画、京剧、相声、榫卯……


即使是最普通的农村生活,


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她们也可以输出。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中国人从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而自信缘于热爱。


李子柒之所以得到大众的喜爱,


是因为她对家乡的爱,对文化的爱,


都在那一帧帧画面里。


正如央视新闻所说: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


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中国文化,看似抽象,


其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她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一饭一蔬里有文化。


大到南北风味,八大菜系,


小到刀工、火候、吊汤、调味,


细到蒸、煮、炸、烤、焖、拌,


随便拎出一个,都可以拍部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名不虚传。


喝茶饮酒,自带文化。


一杯清茶,香如幽兰,


文人雅士,品之咏之,


寻常百姓,啜之饮之,


随着品衍生出的茶文化,


涉及诗词、礼仪、音乐、技艺等。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酒有清浊,饮之法亦不同,


李白斗酒诗百篇,


竹林七贤沽酒买醉,豁然开朗,


陶渊明得酒诗自成,


文人借酒抒怀、寄情,


普通人则以酒表心意。


穿衣居所,也是文化。


汉服之美,一醉千年,


罗衣飘飘,旖旎多姿,


汉之古朴,唐之飘逸,


宋之淡雅,明之端庄。


除汉服外,还有风姿各异的少数民族服饰,


花纹、样式、颜色等都各有寓意。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吃穿住行,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文化。


再说,从古至今,


中国人与土地相伴相生,


正是这片肥沃的土地,养活了我们的先祖,


才让他们创造出绚烂的华夏文化。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古人用泥烧了几个盛饭装水的瓦罐,


后来慢慢发展成了陶瓷艺术;


高雅的诗词歌赋,


也脱胎于田间地头的民谣;


制古琴、古筝的大师,最开始也得学木工;


更别说梅兰竹菊这四君子,也有花农的功劳;


……


所以,李子柒拍的农村生活,


一点都不丢人,


其中的诗意和宁静,也格外令人欢喜。


 

李子柒: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一衣一食,一门一窗,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经千百年的岁月积淀,


耗数代人之心力,


才有了今日的模样,


作为中国人,真的很自豪,


也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片土地和国家。


愿每个人,从今天起,


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


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