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签证受限:中国留学生眼中的美国签证新政
2019-6-10 青野龙吟
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太好,那么申请美国签证可能会遇到新的麻烦。
据美国《纽约时报》2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以加强安全审查为由,更新了移民和非移民签证的申请要求,美国签证申请者需填报5年内个人社交媒体账号,这一新规已于6月1日开始执行。
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登录美国国务院“领事电子申请中心”网站后确认,目前,在线申请系统中已加入一个新的环节,即填写过去5年在20个社交网页上使用过的个人账号,这些社交平台涉及到中国国内的豆瓣、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优酷等社交媒体,也包括国外流行的社交平台如Facebook、Flickr、Google +、Instagram、LinkedIn、Reddit、Tumblr、Twitter和YouTube等网站。
《纽约时报》报道称,这一最新举措是特朗普政府强化筛选入境外国人政策中的一个重大举动,过去美方只会要求其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申请人提供个人详细信息,每年大约涉及6.5万名申请人。而如今随着新规则的实施,预计受影响人群将达1500万人,包括申请移民美国以及希望赴美学习、做生意、工作或旅行的人。
同时,中国教育部于6月3日下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预警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教育部提醒广大学生学者出国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相应准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此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士,对美国最新签证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予以关注。
新规如何实施?为何要实施?
3日,澎湃新闻记者登录美国国务院“领事电子申请中心”网站,进入“非移民签证”在线申请页面,以申请前往美国学习、旅游、探亲、学术交流这类非移民签证为例,尝试注册申请,记者注意到,在其中“地址和电话”这一项中,已包括了一系列新增的社交媒体平台账户信息的填写。

在“社交媒体”这一项的填写说明中,这样写道:你有社交媒体吗?请从以下列表中选择您在过去五年内使用过的每个社交媒体平台。在平台名称旁边的空格中,输入您在该平台上使用的用户名,请不要提供您的密码。如果您使用了多个平台或在一个平台上有多个账户,请单击“添加另一个”按钮,分别列出每个平台的内容。如果你在过去五年中没有使用过上述任何一个社交媒体平台,请选择“None(没有)”。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果申请者选择曾使用过社交媒体,必须提供能够证明社交媒体账户的标识,如用户名等;若只填写社交媒体平台而不填写账户信息如用户名,将不能进入此后其他信息的填写步骤,也无法完成在线申请。
美联社报道还指出,申请者提供的社交媒体帐户信息将使美国政府能够访问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共享的照片、地点、出生日期、公开内容和其他个人数据。
“实际上对社交媒体的检查之前也发生过,而且因此而被直接遣返等例子并不罕见,但(美国)这次直接以一刀切的政策方式要求执行,是首次。”长期从事留学申请的咨询公司灯塔学院合伙人6月3日杨楚告诉澎湃新闻。自上周这个新政策出来之后,杨楚的朋友圈里所有做留学申请的同业们都在转发这一讯息。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6月2日在其网站发布通知也予以证实,并提醒赴美中国公民在申请签证时遵守相关法律,如实填写赴美目的,如实提供申请材料,抵美后不从事与签证类别不符活动。
是否能防范安全风险?是否侵犯隐私?
美国媒体报道援引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话称,此举是加强对入境美国的外国人审查的“关键一步”,针对全球所有国家,仅有少数持外交和公务护照人员例外。签证申请人可以选择“没有”社交账号选项,但他同时指出,若申请人在这一问题上“撒谎”,他们将面临“严重后果”。
“社交媒体可以成为恐怖主义情绪和活动的主要论坛,”上述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将成为筛查恐怖分子、威胁公共安全和其他危险人士获取移民福利并踏上美国土地的重要工具。”
这一新变化并非突然出现,据美国媒体Quartz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社交媒体来筛选移民和美国人。2015年,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4人死亡,肇事者此前曾在网上讨论了他们的计划,此后,当局开始在试点计划中扩大对社交媒体的监控范围。
而此次实施的社交媒体新政最早源自2017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的行政命令,该行政令旨在审查入境者是否有极端主义倾向或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2018年3月,美国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相关草案,并称该草案针对的是全球所有美国签证申请人。根据这一草案,申请人需要提供过去5年使用的电话号码、邮箱、家庭信息和社交媒体账号内容等。如今,这一政策正式开始实施。

在美国中部一所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刘伦飞也向澎湃新闻证实了这一消息,“消息是属实的,学校的学生办公室这两天应该会讨论这个问题,这个肯定会影响到新同学,听说如果不写或者造假会被拒签。”
不过在刘伦飞看来,这个政策并不妥善,“一是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二是对预防犯罪等毫无裨益,只能徒增不必要的怀疑;还会增加签证审核成本与时间加大通过的周期,过度消耗资源。”他说。
“这应该是特朗普政府打击非法移民政策的一部分,美国非法移民超过一半都是合法签证持有者滞留后产生的,而非偷渡入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司法研究博士生游天龙告诉澎湃新闻。
而乔治梅森大学 (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公共政策在读博士张翃则认为这条政策在执行当中将面临不小的挑战,“那些注册了很多社交媒体账号的人该怎么填?这条政策很不严谨,连 ‘使用社交媒体’的定义都没有界定清楚,在执行中必然造成很大困扰,短期内对想申请美国签证的人会造成很多困惑。”
另一位在美国中部一所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何俊儒则认为,检查社交帐号对美国国家安全帮助不大,且还有可能使得留学生不敢说实话,伤害美国一直标榜的自由价值观,“而且我认为也很难建立高效的审查方法。”
但杨楚则认为,说这一新规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似乎不甚妥当,对个人隐私的概念也有很多混淆。“首先这是一个针对公开信息进行审核的签证政策,这个政策理论上是用来筛查出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或是签证材料不足以打消签证官对学生‘移民需求’顾忌的申请人。”
但是他也承认,“新规的确进一步拓宽了美签对于个人信息掌握的触角,这一拓宽更令人担心的是,美签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再次加强,被拒签的风险因素会更高,最需要担心的是‘有一定移民愿望’的人。”
对于新规,美国国内舆论也多有批评的声音。其中有批评认为,这一新规定会助长歧视行为,而且收集的信息“明显超出了保护国家安全所必需的范畴”,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国家安全项目主任希娜•沙姆西就对《纽约时报》表示:“这是一个危险且有问题的提案,它无助于保护安全问题,但却引起了公众和移民的重大隐私问题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问题。”

新规是否会进一步增大留学签证申请难度?
在6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透露,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统计,2019年1月至3月,中方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353人,因签证问题未能成行182人,占计划派出人数的约13.5%,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仅为3.2%。
徐永吉还指出,2018年以来,美国以“反间谍”为由吊销或重新审查中方赴美人员的签证,涉及学科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扩散,近期美方还取消了一批中方从事中美关系研究的学者10年签证。
对此,许多留学生都切身体会到了签证形势的变化。正在美国东北部一所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沈馨妍向澎湃新闻表示,她和身边的学生都感受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签证申请的难度直线上升。“不同程序上都提高了关卡,如提交审核材料和面签问题。针对留学生这块,周围学理工科技的同学申请签证受影响最大,有些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编者注)签证的学生暑假都干脆不回国了,因为担心回去后再入境美国会出什么问题。”她说。
《纽约时报》去年的报道也称,从2018年6月11日起,美国政府将部分特定专业的中国研究生美国签证的有效期限制为1年,这些学生需要每年重新申请签证,而不能像以前一样一次性获得5年有效期的签证。
此外,据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报道,一些从事特定科技领域的留学生表示,目前需要8至10周才能获得美国签证,而之前的等待时间通常是3到6周。
此次提供社交媒体账户的新要求,再次引发了外界对美国签证申请的担忧。杨楚认为,在学生签证方面,现在新政刚出来,“还没有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样本来分析,所以没有直接的佐证。但主观判断来说,我们都会认为这意味着在整体美签中相对审核难度较低的留学签证,现在也提出了更高的审核要求,因此拿到录取通知书、准备出国的同学们在准备签证之前一定要更加做足准备。”
《纽约时报》今年4月也报道了一些中国学者被取消10年签证一事。对此,美国学者警告说,针对中国和美国学者的签证战只会伤害双方,助长相互猜疑并破坏学术交流渠道。

不过,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兼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在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在持续,但是中国学生到美国去留学的总体形势保持了平稳态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美国著名的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等学校的校长都纷纷发声,表示欢迎和支持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
续梅表示:“美国高校对华交往合作的态度是开放的,对于留学生的态度也是欢迎的。”
社评:粗暴的签证新规严重有悖美国价值
美国的签证新规已于5月31日开始执行,除了部分外交和公务签证申请者外,其他申请美国签证的人都需提供过去5年在20个社交网页上使用过的个人账号,中国的主要社交媒体也都被列入其中。
华盛顿的这一做法招致了广泛的批评。尽管美方强调这是为了加强安全审查,但舆论普遍相信,它产生的实际影响面将会大得多。从人数上说,美国务院估算约71万移民签证申请者和1400万非移民签证申请者将被涉及。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是全世界第一个要求申请签证者普遍提供社交账号的国家。这一新规无疑会成为美国拒发签证的新理由,从而给签证申请者造成额外的心理压力。他们会担心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说了什么可能让美国签证官不高兴的话,从而增加自己被拒签的风险。这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社交媒体的自主使用,而这与美国通常宣扬的言论自由背道而驰。
使用什么社交账号还涉及一个人的隐私。虽然很多国家都采取后台实名制,但相关信息在使用者没有违法的情况下是保密的。其中有些人在同一个网站使用不同名字注册了多个账号。为了进入美国就把所有这些信息公开,会让有些人感觉隐私权受到侵犯的不适感和不安全感,美国政府是否会将这些信息用作更多的目的,也是申请签证者无法把握的。
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规定进入美国的难易程度除了属于美国的主权,也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美方有义务给予相应的关切。美国的影响力大,必然对应更大的责任,如果美方给申请签证者制造普遍性的更多障碍,或者在这当中侵犯他们的权利,不仅直接伤害那些申请者,也将给各国提供负面的范例,影响世界的和谐。

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国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给入境设置特殊的障碍,世界岂不要乱套,那是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吗?
从没听说过中国赴美人员参与过恐怖主义活动,美方要求中国申请签证者列出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我们想不出来这与维护传统意义的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美方如今对国家安全的解释充满想象力和跳跃性,这很让人担心中国申请美国签证者的正常权利遭到剥夺。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是通过开放政策吸引全球人才并实现崛起和强大的,如今的美国政府正在砍倒支撑美国价值的一根根柱子。华盛顿在抱怨全世界占了美国的便宜,防范来自各国越来越多的群体,今天的美国政府还公然蔑视好不容易形成的国际公德,并且在美国社会上宣扬这才是对本国选民负责任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和世界的共同悲哀。

国家安全固然需要强大的推行相关措施能力,但华盛顿应当重视一个道理:增加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近年美方不断出台引发抱怨甚至拉仇恨的政策,它们所造成的后果会增加美国不断加码严审入境者的压力。这显然不是良性循环,而且对很多人产生了负面影响,华盛顿有必要开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