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31万考生将迈入高考考场
2019-6-7 青野龙吟
今天是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的首日,约1031万人将走进考场。这一数字较2018年增加了56万,创10年来历史新高。考试为期两天,部分省(区、市)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仍安排有考试。
高考是每年的教育大事件,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近期,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对高考准备工作均作出部署,从试卷管理、考场环境到交通状况等全方位提出严格要求,全力保障高考安全。

保障“公平高考”:全过程治理考试环境
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治理考点周边环境,确保高考过程公平,是社会的普遍呼声。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地相关部门要集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
今年各地实施试题试卷全过程监管,严防各类高科技作弊手段。北京设置保密室24小时值守并实行监控录像6小时回放制度;辽宁设立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封闭式”专用通道;湖南首次推出试卷安全保密工作“60条”;山东省首次实行考点封闭区入口和考场入口两次安检制度。值得关注的是,青岛今年启用全新考务指挥中心,首次使用智能视频监考系统。

护航“平安高考”:全面加强服务保障
今年高考适逢端午节假期,各地更加重视交通疏导管控,为考生前往考场提供便利措施。北京、黑龙江等多地相关部门纷纷发出倡议:高考期间市区内出行尽量不开车,少开车,减轻交通压力,给考生“让路”。
此外,为确保高考期间交通通畅,多地全面落实护考措施。公安交警部门深入各考点及周边地区,排查交通乱点,增加警力巡查守护。长沙考点学校周边增派执勤警力,及时疏导送考、接考车辆;河南开展“静音行动”,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查处妨碍高考的交通违法行为。
同时,北京、上海、宁夏、长沙、吉林等地还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应对考生不慎丢失身份证等问题;广州市天河区警方将“服务窗口”开到考场门口,推出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守护涉考人群;厦门等地还集中检查高考考点食堂,保障考生的饮食安全。

打造“诚信高考”:全力落实考试诚信制度
日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广大考生诚信高考,各地也开展了多种举措强化考生诚信教育。今年高考前,青海全面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宣传活动,5万多名高考生集体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山东、黑龙江等地考生如有作弊行为,将被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中。
今年高考期间,部分省份高校还严格请假制度,严厉打击替考行为。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省内高校在高考期间要加强在校师生管理,严格请假制度,逐一确认离校学生去向;河南也规定加强高校及高中学生管理,一般不允许请假,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须弄清原因,按照程序办理。

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高考依然值得相信
恢复高考四十多年来,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高考依然是值得尊敬和相信的;无数人通过拼搏进取实现了人生进位,这个社会从来都不吝啬对于奋斗者的喜爱,这个时代依然值得相信和期待。高考是全社会的事,人们关注着高考,适当为高考让步,正是基于对希望的认同,对相信的尊重。
今天是2019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为1031万人,这是继2009年1020万人之后,高考报名人数第二次破千万。考生背后是家庭,家庭背后是国家,一个个考生,维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何尝不是在维系着这个国家的希望。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经四十多年,虽然已经整体进入机会多元时代,虽然人们一再希望不要再出现“一考定终身”,希望高考不再承担阶层上升唯一通道的使命,但在谈论高考时,使用得最多的,依然是“希望”这个词。“希望”,不仅是一种可能的结果,还是一种相信的力量。
最好的制度设计,其实是设计一根“进度条”,让每个人每一天的努力,都能通过“进度条”直观地表现出来,“进度条”满了,也就升级了。如果有这根“进度条”,还会有人害怕吃苦吗?这就是一种相信的力量,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相信的力量。选择来自相信,有什么样的相信,就有什么样的选择。这么多人认同高考、选择高考,正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相信。

高考不易。二月练题、三月统考、四月校考、六月高考,一路走来,委实辛苦。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样的辛苦,似乎从懂事就开始了,装满了整个人生记忆。但是,对于过来人说,这段时间恰恰是人生难忘的时候。听听过来人的心声,他们最想回到的,其实还是这段时光。青春就是这样,当你意识到它珍贵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时期就能明白青春的意义,那就能自豪地讲青春无悔。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而且以始终奔跑的姿态,这就是相信。是相信“天道酬勤”,是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是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相信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能由自己创造。在人的一生中,这段时光,可能也是最能由自己主宰结果的时光。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高考也是,但只要维系着相信的力量,高考依然会茁壮成长。
有人说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其实更是一个相信的时代。作为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怀疑当然有其价值,但怀疑不是不再相信,不是拒绝相信,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一旦陷入虚无主义,注定没有未来。对高考考生来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失去相信的力量。

越是在怀疑的时候,越需要选择相信——选择相信,就意味着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这种相信,是由信仰、信念、信心构成的,这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比什么都重要。有了相信的力量,才有前进的力量,才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对高考考生来说,日日夜夜的付出,叫经受而不是忍受;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叫打磨而不是折磨。
相信的力量,是成长的必需,这也是整个高考和社会的基本面。正如目力所及,这四十多年来,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高考依然是值得尊敬和相信的;无数人通过拼搏进取实现了人生进位,这个社会从来都不吝啬对于奋斗者的喜爱,这个时代依然是一个值得相信和期待的时代。
高考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相信的力量。这种力量,于成长而言,与阳光空气同样重要。维系一个富有希望的社会,让相信的力量无处不在,是所有人的责任。所以,高考是全社会的事,人们关注着高考,适当为高考让步,正是基于对希望的认同,对相信的尊重。
今天,一个又一个考生,同样基于一种相信,信心十足、镇定自若地走进考场,迎接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未来。祝福所有的考生得偿所愿,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好的自己。(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