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世界名人传奇
2018-9-8 青野龙吟

中华民族很伟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和灿烂文化,涌现了无数伟大人物,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世界很大,外面还有很多伟大民族,跟我们一样,也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出现过很多伟大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海纳百川,文明互鉴,增强世界意识,开拓全球视野,弘扬中华文化,是21世纪我们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探索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旅程,你会发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断。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打造出一席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看着那么多闪烁的星光,总感觉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星辰,一位过客,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只是一瞬之间,而人类却是往事越千年了。假如只有我们这个蓝色星球有生命的存在,那真是我们的幸运,可是我们的脚步无法停止,让我们跟着时间去探索未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世界。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1732~1799年),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4月30日,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华盛顿出生在弗吉尼亚的一个大种植园奴隶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毕业于美国最古老贵族学院之一的威廉玛丽学院。富有开拓精神,吃苦耐劳,待人谦和,心地善良。他虽然在威廉玛丽学院刻苦学习测量技术和人文科学,却没有接受威廉玛丽学院的完整教育,但他注意自学,使自己具备了突出的才干。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1752年,成为维农山庄园的主人。
华盛顿一直渴望加入英国军队,当时殖民地的居民都对此不感兴趣。他在1755年终于等到机会,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着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远征行动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中遭受灾难性结果。相当不可思议的,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仍毫发无伤,同时他冷静的在炮火中组织军队撤退。在维吉尼亚州,华盛顿成了英雄人物,虽然战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他继续领导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好几年。在1758年,他随着John Forbes将军展开另一次远征,成功的将法军驱离了堡垒。
华盛顿最初军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正规的英军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但他一直未获升迁,因此他在1759年辞去了军职,并与马莎·丹德里奇·卡斯蒂斯结婚,她是一名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富有寡妇。华盛顿和她一起扶养这两个小孩:约翰·帕克·卡斯蒂斯和马莎·帕克·卡斯蒂斯,稍后他还扶养了她的两名孙子女,但华盛顿从没有自己血亲的小孩。新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居住,过着绅士阶级农夫和蓄奴主的生活,他并当选了维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

翌年与富孀M.D.卡斯蒂斯结婚,获得大批奴隶和60.75平方千米土地,成为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主。
在经营农场、手工作坊的过程中,华盛顿饱尝了英国殖民当局限制、盘剥之苦。1774年和1775年,先后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出席第一届、第二届大陆会议。1775年7月3日,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他把一支组织松散、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给养匮乏,主要由地方民军组成的队伍整编和锻炼成为一支能与英军正面抗衡的正规军。通过特伦顿、普林斯顿和约克德等战役,击败英军,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毫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常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因为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1783年《巴黎和约》签订,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同年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1787年他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为根除君主制,制订和批准维护有产者民主权利的宪法作出不懈的努力。后来,他回到母校,担任了威廉玛丽学院的名誉校长。

1783年12月23日,华盛顿向邦联议会辞去了他在军队里总司令的职务,邦联议会稍后并在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的议院召开了会议。这对于新生国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建立了由平民选出的官员,而不是由军人来组织政府的先例,避免了军国主义政权的出现。华盛顿坚信唯有人民拥有对国家的主权,没有人可以在美国籍著军事力量、或只因为他出生贵族而夺取政权。
华盛顿接着返回弗农山的庄园,就在1783年圣诞节前夕那天的傍晚抵达家门。自从1775年因战争离开心爱的家园后,他都没有机会返家过。在门口欢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许诺过会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孙子女,全都在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出生。战争也带走了他所扶养的继子约翰的性命,于1781年在约克镇的一次行军里发烧过世。
当华盛顿离开军队时,他在大陆军团里的最终头衔是“将军和总司令”。
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领导能力,并让代表团能专注于讨论上。在会议后他的威望使得包括维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而支持了美国宪法。
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英亩(32平方公里),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都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纽约以接掌政务。

1789年,华盛顿的卓越功勋使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4月30日,华盛顿在美国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宣誓就职。过八年战争和八年政治动乱的美国,问题成山,困难重重,联邦政府必须创建它自己的机构。
华盛顿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使全国各地区、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在政府中都能得到均衡反应。在内阁中,华盛顿特别依靠才智超群、精明能干的汉密尔顿。汉密尔顿积极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华盛顿的支持和干预下付诸实施的有:偿债基金法,由联邦政府偿还战时公私债务;银行法,依照英国的英格兰银行为样板,在美国建立全国性的合众国银行。还有国产税法、铸帛法及吨船税法等等。在华盛顿第一任期内,以人权法案闻名的宪法前十条修正案批准生效。根据1789年的司法法,美国政府的第三个部门——最高法院建立起来,纽约州的保守派约翰·杰伊被华盛顿任命为首席法官。
华盛顿第一任期比较平静且功绩显著。他使美利坚合众国的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华盛顿进入第二任期时,内阁意见分歧,党争加剧,作为内阁主要成员的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提出了辞呈。
1793年4月,英法开启战端,华盛顿采取了中立政策,从而受到亲法派的攻击,亲法的首领杰斐逊辞去了国务卿职务。华盛顿的中立政策在国际上,不仅为法国所愤愤不满,而且受到英国的挑战。美英关系急剧恶化,国会已作战争准备,而华盛顿的目标则是避免同英国的一场战争。1794年4月,华盛顿派亲英派主要成员,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约翰·杰伊为特使,赴英交涉。同年11月,签订了《杰伊条约》。《杰伊条约》缓和了美英关系,保全了和平,保证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完整,并为美国向西扩张奠定了基础。华盛顿在他任期的最后时刻,批准了《1796年土地法令》。华盛顿在其第二任期将满时,决意不再接受要他担任第三届总统的要求。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众所周知的罗斯福例外)

1796年9月17,华盛顿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告别辞》,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经验,向他的同胞提出了明智的谆谆忠告。他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遵守联邦法律、服从选举结果。他反对以一个党派的意志来代替国家所代表的意志,他警告说,党争将导致国家的分裂。他告诫他的同胞们,要与一切国家自由友好和睦相处,以正直、公正的感情来对待一切国家。他坚定地指出,我们的“真正的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只能信托暂时的结盟以应付特别紧急的情况。”华盛顿的这些告诫,后来也成为美国历代统治者在对外政策上所奉行的圭臬,对美国后来的政治生活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1797年3月4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约翰·亚当斯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在这个新国度里,创立了有条不紊地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
(---可惜的是,二战后的美国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的美国,逐渐丢弃了开国元首华盛顿的那些谆谆忠告,走上了一条玩弄阴谋诡计,欺凌世界弱小的霸权邪路,完全背离了《独立宣言》的初衷,为自己和世界种下祸根,让每年的独立日纪念活动成了看似热闹的形式。)
1797年3月华盛顿退休,他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到弗农山。他在那里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威士忌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元的利润。
在那一年里,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阶级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接下来一年里,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并在1799年12月14日去世。遗体葬在弗农山当地。

历史评价: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声望主要来自3方面的工作:
第一,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领袖。诚然,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看起来似乎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人们也许记得,当美军将领遭遇惨败时,华盛顿虽然也小有失利,但他坚持作战,终于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于美国宪法本身影响不大,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如果没有华盛顿的支持,新宪法就不可能被采纳。
第三,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
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拓疆称霸,力挽狂澜,剑指处大国堀起,兄弟相阋,夫妻反目,萧墙内,宫闱间,爱恨纠结;是明主,是暴君,悠悠岁月亦抹不掉千古帝王名。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宫、离奇的谜案、远去的传奇、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
世界名人传奇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了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断。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弥足珍贵的彩色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美国独立日(国庆日):7月4日/1776年(距今235年)
---英法殖民统治,独立宣言,独立战争,建国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又称Fourth of July或July Fourth)是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7月4日,以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由托马斯·杰佛逊起草,1776年7月4日经大陆会议专门委员会修改后通过,并由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签字生效。
《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淋漓尽致地历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陆犯下的罪行;最后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也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定为美国独立日。

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原是印第安纳人的聚居地。从15世纪末起,英国移民。17世纪到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并加强了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激起了当地人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抗。
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开始掀起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组成了"大陆军",由华盛顿任总司令。
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独立宣言》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托马斯·杰斐逊。来自各殖民地的56位代表在《宣言》上签了字。宣言的标题是《美利坚十三国联合邦的一致宣言》。

《宣言》全文约2500字,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著名的人权原则,《宣言》指出:“人类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二部分谴责英国殖民当局的种种暴政。
第三部分宣告13个殖民地独立,建立独立国家,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关系。

《独立宣言》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愿望,激发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鼓舞了各阶层群众奋起参加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对争取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推动后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及法国的《人权宣言》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独立宣言》发表以后第5年的9月,英国军队主力在约克镇被击溃,被迫同美国讲和,并于1783年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洲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在美国各地都举行隆重的盛典,进行歌舞、体育、游行等活动。早期的独立日庆祝活动主要是游行和演讲,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以后增加了体育比赛等户外活动。有一个时期,美国人民燃放鞭炮、烟火庆贺国庆,20世纪以后,政府为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火灾明令取消了这种形式。每年的独立日这一天,全美大小教堂钟声齐鸣,而头一个敲响的是费城的自由钟。各种彩车、模型车、杂技车和小孩玩具车同欢乐的人群一起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