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日期: 2018-09-01
浏览次数: 17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2018-9-1 青野龙吟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的灭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人类命运的转折.....


 

柏林会战,是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入德境,德军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


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飞机500架。柏林战役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1945年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德国本土作战。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门火炮、17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而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


英、美两国政治军事首脑急欲使其军队先于苏军进占柏林。但英、美军要完成此项任务却力不从心,于是盟军统帅部放弃了这项行动计划。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


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国土防空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2.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柏林战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使苏军前出易北河与盟军会师。战役企图规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


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为了冲击时对地面照明,共准备了160多部探照灯。


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进逼柏林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4月16日清晨,战斗以炮击揭幕,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炮击持续了数天之久。日出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越过奥得河展开攻击。同日清早,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越过尼斯河展开攻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虽然军力强大,但分配予它的任务比较困难,更要面对大部份德军。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进攻一败涂地。海因里希已预料到红军进攻,早于红军炮击前已经把第一道防线的兵力彻回。红军原本有意用143盏探射灯的灯光扰乱德国守军的视线,却因为早晨的浓雾而分散,反而让德军看清楚红军的编队。而沼泽地亦妨碍了红军的攻势,还暴露在德军炮火之下,红军死伤枕藉。缓慢的推进令朱可夫感到挫败,他收到斯大林的命令,把原本计划直至有突破性进展才动员的后备军也投入战斗。到傍晚时,红军前进了大概6公里并取得一些地区,但德军防线仍然原封未动。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御地带后,当天中午即进抵到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但是,当苏军推进到该防御地带的枢纽泽洛夫高地时,却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散兵坑,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朱可夫不断增加突击力量,并将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但几次进攻都被德军打退。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军的几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顶走它继续前进。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前冲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往上冲。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数师德军已是伤痕累累,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4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守敌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20日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20日下午1时30分,苏军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内轰击。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后,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尔后强渡了斯普雷河,前进了30公里。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至4月20日夜间,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4月18日发起进攻,至19日强渡了东奥德河,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至此,德军在奥德河--尼斯河的防御体系被苏军突破,苏军3个方面军昼夜不停地向前突进,开始对柏林实施合围。至4月24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与柏林的联系,并合围了该集团军。4月25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集团,也遭到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的夹击,处境十分困难。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第5集团军西进到易北河,在托尔高地与西线美军第1集团军会师。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市区激战(巷战)


鉴于苏军已兵临柏林城下,希特勒决定德军统帅部撤离柏林,他本人则留下"与柏林共存亡"。他下令军事机关的所有参谋和文职人员都毫无例外地参加战斗,并决定对按兵不动的指挥官要在5小时内处决,对退却的官兵不仅要处死,还要在他们的尸体上挂起"逃兵"、"胆小鬼"、"他背叛了国家、玷污了德意志民族"的牌子示众。


4月20日下午3点,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制内的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的远程炮兵首先向柏林开炮。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柏林接近地的德军防线被突破。德军防御部队在先前的战斗中遭到惨重损失,已极度疲惫,无法阻挡占据优势的苏联红军的强大突击。


4月21日,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突破到柏林城下,由于道路狭窄,苏军调整战术,将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协同起来准备肃清残敌。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也接近柏林防御圈。科涅夫将炮兵第10军、突击第25师、高射炮第23师加强给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歼击航空兵第2军担任空中掩护。同日,苏军从后方调来了大口径要塞炮用于摧毁德军坚固据点,每发炮弹重量达到500公斤,在后面13天的战斗中,要塞炮共发射约180万发炮弹,战斗到了空前惨烈的地步。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门的各种火炮集中射击,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由于有了斯大林格勒的经验,苏军战士们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苏军在进攻前首先用火炮和飞机对目标地域进行轰击,步兵在坦克和配有喷火器和爆破器材的工兵掩护下,一小段一小段的前进,从后院、地下室甚至地下铁道和下水道渗透进去,攻占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但柏林是德军精心设防的城市,防御体系完整,工事非常坚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苏军前进越艰难。坚固的楼房、隐蔽的地下室、地下铁道、排水沟壕等等,都为德军提供了发扬火力的支撑点。因此,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此时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对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说"局势会好转的,我们的第9集团军即将到达柏林,同第12集团军一起,对敌人实施反突击,俄国人将在柏林遭到最惨重的失败。"一向对希特勒"报喜不报忧"的德军将领,使他们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东南的布施将军指挥的第9集团军已被苏军分割包围了,无法向柏林运动。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团军,由温克将军率领拼命向柏林靠近,但终因受到美军的牵制和苏军的阻击,在进至费尔希地域后就再也前进不了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希特勒,呆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况,仍不断地发出由他签署的无线电报,调兵谴将。实际上,一些将领已不再那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了。


4月27日,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电报承认第12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第9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他还报告说,弹药只够2昼夜了,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28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崔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8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守敌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十二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4月30日21时50分,苏军战士将胜利的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圆顶。


苏军攻占国会大厦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是最接近国会大厦的部队。30日下午6时,苏军士兵又一次向这座大厦发起冲击。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御林军",他们的顽强抵抗,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血战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守敌搏斗,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克莱勃斯对崔可夫说:"我想告诉您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您是我通报此事的第一位外国人,希特勒已于昨天自杀了"。克莱勃斯接着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朱可夫做了报告。十几分钟后,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傍晚便与妻子及六个孩子自杀了。


5月2日7时,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共歼灭德军100万人,俘虏48余万人,摧毁和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2万余辆,摧毁和缴获飞机6000余架,摧毁和缴获各种火炮2.3万门。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


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3个月后,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以同盟国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柏林会战


1945年4月16日,苏军为尽快结束欧洲战争发起了柏林战役。经过近 二十天的激烈战斗,苏军击溃德国100万大军,占领柏林,希特勒被迫自杀身亡,法西斯德国宣告灭亡。与此同时,苏军在进攻国会大厦时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御林军",他们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苏军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5月2日7时,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朱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守军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俘虏德军48万人,而苏军也付出了33万人伤亡的代价。战役在一周后结束,德军已经没有士兵和补给再打下去。德军的补给点都位于外防线之外,柏林战役开始不久就被红军夺取了。德军在城内只有几辆坦克,而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大量分配到平民手上,即使有装甲和防护网保护,红军仍然损失2,000辆装甲车。红军士兵在城内大部份地方抢劫、强暴妇女和残杀平民,情况持续了几周。


这些行为红军军官们都视若无睹,直到从入侵变成占领德国,军方和苏维埃秘密警察组织才开始阻止这些事件。战斗结果 柏林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500架。苏军也付出了30多万人牺牲的代价。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向苏联及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三帝国宣告灭亡,二战欧洲部分胜利结束。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历史影响


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要战役。粉碎了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死守柏林,将战争拖延下去,等待美英盟军到达柏林地区,或将柏林交给美英盟军,或等美英与苏联发生冲突,借以更多地保全德国战败后利益的图谋。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战役过程中自杀,战役结束时,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德国无条件投降。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人类的灾难的终结,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此战役告诉人类,战争是可怕的魔鬼,警惕人类珍惜生命,热爱和平。


德国纳粹失败后,苏联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出兵中国东北,以配合美国快一步促使日本投降。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德国柏林简介: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现有居民约35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


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在20世纪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柏林扮演了一个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全球焦点城市之一,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约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后世纪念: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每年的5月9日为胜利日。

 

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了“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计有1350余万苏联军人荣获该奖章。同时还颁发了“攻克柏林”奖章。获得此种奖章的军人约达108.2万名。强击德国首都有功的数万名士兵、军土、军官和将军荣获勋章,187个战功卓著的部队和兵团获得“柏林”荣誉称号。600余名柏林战役参加者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3人获得第二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

 

艺术作品:



柏林会战•百战经典



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所著《柏林会战》。

 

苏联导演制作影片《攻克柏林》。

 

中国和独联体国家先后发行过有关柏林会战的邮票。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