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日期: 2018-01-12
浏览次数: 27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8-1-12 青野龙吟

 

2017年高校就业情况如何?日前,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小编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进行汇总,一起来看看各校学生的就业成绩单!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浙江大学

  2017届,浙江大学共有各学历层次全日制毕业生11428人,其中本科生5493人、硕士生4360人、博士生1575人;男生6684人、女生4744人。

2017届毕业生在浙江省内就业的比率为本科生65.12%,硕士59.19%,博士58.25%;平均留在浙江就业比率为60.62%。而三年前,这个数据是67.46%。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除浙江外,毕业生流向地区较多的是上海、广东、江苏和北京。而2017届共有288名毕业生去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西、陕西、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就业,占实际就业人数的4.15%。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52%,暂不就业率(拟国内升学、拟出国等)为0.45%,待就业率为1.03%。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46%,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77%,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68%。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4372人,占86.82%;在中部地区就业336人,占6.67%;在西部地区就业328人,占6.51%。

  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生分布较多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分别达到971人(19.28%)、803人(15.95%)、735人(14.59%)、510人(10.13%)。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7届国内外升学本科生人数为3836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3.41%。

42.33%的本科毕业生月薪在4001到6000元之间;硕士毕业生中的35.65%在4001到6000元间,28.71%在6001到8000元间;而42.38%的博士毕业生月薪在8000元以上。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金融等行业,其中制造业最受青睐,占比达到15.66%。此外,2017届毕业生有404人参与创业,以本科和硕士学历为主,超过70%的创业项目集中在信息产业、文体娱乐业、批发零售业、教育和制造业。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大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7届毕业生中有4882名选择单位就业,其中48.40%的毕业生进入国防重点单位、世界五百强企业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等重点单位就业。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就业单位行业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

报告还披露,2017届本科生初始月收入平均为6836元,5000元及以上占80.41%。其中,软件工程专业起薪最高。软件工程方面的软件技术、嵌入式系统、信息获取与控制、大型主机等四个专业包揽该校本科生专业平均初始月收入前四,分别是9308元、8904元、8894元和8673元。

北京大学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年,北京大学在就业创业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的全力配合与协作下,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发扬北大传统精神,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科学育人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整合联动为依托、以创建世界一流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追求,不断树立北大就业创业工作品牌价值,切实提升就业质量以及育人成效,努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为全面系统反映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反馈机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统一工作部署,现将《北京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予以发布。报告以北京大学2017年毕业生数据为基准,统计日期截至2017年10月31日。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清华大学努力提高做好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政治站位,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7年,学校实现总体充分就业,就业率为98.4%,近六成签约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工作,毕业生高度认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职业发展理念,就业地域分布更趋均匀合理。通过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就业工作,清华大学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科学发展同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月2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了《大连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大连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857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608人、就业率94.70%,毕业研究生2962人、就业率95.14%。

  报告涵盖毕业生生源结构、毕业生就业结构、就业层次、薪酬收入、专业对口、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毕业生以工科、理科为主,经、管、文、法、哲等占一定比例。毕业生总体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2:1。全体毕业生中有汉族7755名,32个少数民族共有815名。本科毕业生中,男生3831人、女生1777人;毕业去向总计:升学2034人、就业2639人、出国(出境)638人;毕业研究生中,博士273人、硕士2689人;男生1754人、女生1208人;毕业去向总计:升学320人、就业2435人、出国(出境)63人。

  国内升学中,本科生93.07%、研究生99.06%进入中科院及985高校深造;毕业生出国(出境)701人,其中就业35人,留学666人,主要去向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香港、新加坡、瑞典、荷兰等。

东北大学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东北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828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724人,研究生毕业生3563人(硕士毕业生3219人,博士毕业生344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5.6%。

  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前五位分别是制造业、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和金融业。从东大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前往制造业就业比例逐年下降,而信息传输行业就业比例则快速增长,教育、金融业就业比例逐年小幅上升。其他行业中主要包括建筑业、电力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该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占总数的84.4%。近年来,受岗位需求变化影响,东大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到民营企业就业比例逐渐超过国有企业。

  就业流向较为集中的前十位地区分别为辽宁、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河北、上海、天津、浙江及河南,占总体的 79.9%。其中,前往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数约占就业总人数的 67.3%。

同济大学


教育部直属九所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济大学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促进同济大学学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内涵和水平的提升,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输送优质人才。

  据统计,同济大学2017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共计8135人,截止2017年11月30 日,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03%,毕业生需求比为19.13:1。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