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日期: 2018-08-30
浏览次数: 32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8-08-30  青野龙吟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国际金融中心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个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这里诞生了“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等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众多芝加哥学派,走出了世界超过35%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世界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此,在“原子能之父”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 1)、成功开启人类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 ,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素以盛产诺贝尔奖得主而闻名。截至2017年,共有9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位列世界第四。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华裔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曾在芝大担任化学教授。另有9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七)、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九)以及22位普利策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


2017-18年度,芝加哥大学位列US News美国大学本科第3,在QS世界大学排名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9 ,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列世界第10,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世界第14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与芝加哥大学同名,但在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而随着人口向西部迁移和工业发展,远离发达东海岸的美国中部急需一所一流大学以顺应发展。拥有远见卓识而乐善好施的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憧憬这里会诞生一个与哈佛、耶鲁比肩的大学;1890年,洛克菲勒在原先倒闭的教会学校基础上开始重新筹建芝加哥大学。经过慎重考虑后,洛克菲勒选择年仅35岁的著名教育家威廉·哈珀(Willian R. Harper)作为筹备芝加哥大学的助手。189171日,哈珀因为出色的工作被任命为首任校长。


芝加哥大学还未完全成形,哈珀便为该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和学生选拔标准。他希望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所可以和东部的哈佛和耶鲁媲美的大学”,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无情的引进有才能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去”。为筹办芝加哥大学,哈珀发挥了他强大的鼓动力,说服了8位在任的大学校长和近20名的系主任辞职来芝加哥执教,这在教育史上是空前的;比如,他去当时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访问,离开的时候“挖”走了三分之二的教师和一半的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在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Robert M. Hutchins)在任的24年里,芝加哥大学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哈钦斯提出了旨在防止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过分专门化的“芝加哥计划”,对其他美国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哈钦斯建立了沿用至今的本科生核心课程(Common Core),并将研究学院重组为四个学部。在他的带领下,芝大平稳渡过了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年)。


芝加哥大学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地包容了德国威廉·冯·洪堡与英国约翰·亨利·纽曼两种大学理念,建构了独特而卓越的组织、研究和教学理念,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芝大的教育观念强调“宏观与实验”精神、注重对纯理论和大师经典学习研究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它在美国教育史上的独特而重要地位。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鼓励挑战权威,鼓励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培养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本科生5724人,研究生(硕士+博士)9588人,全球校友约157,000 ;芝加哥大学本科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在全美名列前茅,有15%~20%的本科生通过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芝大第一任校长哈珀首创了季制学期并沿用至今, 一学年分为四季,全年无休的课程制度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安排学术计划,每分每秒都不被浪费。夏季(六月至八月),秋季(九月至十二月),冬季(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学年通常在九月下旬开始,并在六月月中旬结束。学校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均组织一次毕业典礼。


自哈钦斯任校长以来,学校便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标,采取核心基础与专业课程分离的政策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鲜人(freshman),在大一大二时必须修毕校方所指定的所有核心课程学分。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2-2013年,芝大的核心课程每门课堂仅限17名学生,由一名全职教授(而非助教)授课。譬如在2009~2010学年,芝大要求本科生修满15门核心课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通过游泳测试,以及最多三门体育课(根据入学情况)。在修完指定的核心课程学分后,学生在大三大四可以依自己的兴趣与期望,专攻校方所提供的五大系,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而学生在日后所获得的校方文凭认定,就是根据他们在大学后两年所专攻的专业领域。芝大的本科课程以苛刻的标准、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著称,但芝大也正因此才提供了能令人信服和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而录取方面,芝加哥大学是美国入学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2015年公布的本科录取率为7.6%


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单位主要包括本科学院部(Undergraduate College)、4所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6所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大学进修部(Continuing Education School)和附属学校等。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在众多学科领域均创立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气象学派、芝加哥文学和电影批判学派以及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等等;芝加哥大学也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和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和摇篮。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颁奖以来,全球共有7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共有29名经济学奖获奖者是芝大校友或教研人员,占世界总人数约40%1982年该校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教授MBA课程的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荣获诺贝尔经济奖,成为全球高校商学院教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此外,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学术贡献同样值得称道。190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阿尔伯特·迈克耳孙(Albert A. Michelson)因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而成为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9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教授在学校的瑞尔森物理实验室(Ryerson Physical Laboratory)进行油滴实验,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该实验,计算出电子电荷,并为量子力学理论铺平了道路。


二战期间,以物理学家费米为首的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建起人类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原子能时代。而截止至2014年,世界上约15%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0%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曾在)芝加哥大学工作或求学。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