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经典文学40年•陈丹青《退步集》

日期: 2021-11-24
浏览次数: 27

                                                 经典文学40年•陈丹青《退步集》

                                                            2021-11-24   青野龙吟


《退步集》是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丹青。该书辑录作者归国五年来的部分文字,话题涉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自云“退步”,语涉双关,始末不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


2005年获得《新周刊》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图书奖。


2007年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经典文学40年•陈丹青《退步集》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


 

经典文学40年•陈丹青《退步集》



内容简介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也许归功于长年的绘画训练,陈丹青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时有连珠妙语。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那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在《退步集》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陈丹青对当今城市建设的痛陈,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将城市原有的文化生态和历史记忆无情地摧毁引起艺术家陈丹青肝肠寸断地“叫嚣”:“江南水乡已经没有了。”“今天新上海的改造,很遗憾,其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在理念上是失败的,是以大面积放弃上海的居住传统为代价,全盘移植香港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居住模式。在旧上海,‘法国’与‘上海’相处无间,在今天的新上海,既看不到‘法国’,也看不清‘上海’,‘东方的巴黎’已经自我肢解了。”“我深知这叫嚣无非是失败的哀鸣,其声调,有甚于真的失败。”


所谓“退步”,语涉双关,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作者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一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经典文学40年•陈丹青《退步集》


初步了解《退步集》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这本书要叫《退步集》呢?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的退步定不是我们平常人口中所说的退步,于陈丹青老师而言于这本书而言,所谓“退步”,语涉双关,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说到这里,对于作者的文笔文风我很是喜欢,一种出奇又不让人觉得枯燥无味的随意和洒脱。作者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

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一样的文字。在这点上,我个人觉得虽然他是个画家,对于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这样的文字来说,很大程度上都于其本人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而息息相关。有些人,生来就不平凡,不是说他会有多另类,而是他的出现必然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人也一定会是某个领域的代表,理所应当会带给大家很多不同的启发。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