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存者——运城博物馆
2018-07-27 青野龙吟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质,都有不同的发展传承,都有鲜明的区域风格,可能有些记录有序完整就会留存丰富,有些由于历史或自然原因导致保留稍逊,但都是非常值得去细细品味体验的。

运城博物馆位于盐湖区魏风街,占地38.07亩,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15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7691件,其中珍贵文物572件。运城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12月,为运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下属副处级事业单位,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2016年7月1日向观众免费开放。
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黄金位置,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

运城博物馆建筑布局呈椭圆形,下大上小,运城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展出文物2059件,其中珍贵文物283件。每年举办各种临时性展览。
逐渐内收,暗含太极之意、造构星云之势、宛如摇篮之形,内涵丰富,外观时尚,典雅庄重,器宇不凡。
序言大厅设有文化主题浮雕墙,雕刻着世纪曙猿、西侯度用火、后稷教民稼穑、舜帝抚琴吟唱南风歌、嫘祖养蚕缫丝衣披天下、大禹开凿龙门疏导洪水等;浮雕墙相对的六根文化艺术柱上镶嵌有商代兽面纹、西周凤鸟纹等运城重要文物纹饰铜雕;大厅屏风雕刻有“明四家”之一沈周所绘的《着色山水图卷》和西汉著名辞赋家扬雄所作的《河东赋》。

展厅由6个历史专题和4个建设成就专题构成。
6个历史专题包括:华夏寻根专题展示了从 运城 地区4500万年前人类等高等灵长类动物起源到夏商周三代距今2200年前的重要遗存和文物史料,重点突出了一缕曙光(世纪曙猿)、一堆圣火(西侯度用火)、半个蚕茧(西阴遗址蚕茧)、一尊方鼎(前庄方鼎)、一件荒帷(倗国墓荒帷)等重要考古发现。

馆藏珍品专题分铜器、石刻、陶瓷、书画四大门类,展示了春秋战国至近代的千余件精品文物,重点突出了历代佛造像、历代铜钱、唐薛儆石椁、 龙门 石刻浮雕图、汉代墨迹陶瓶和明代道教水陆画等珍贵文物。
盬盐春秋专题以时间顺序介绍了 盐池 与 运城 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的重要地位,以及盐业发展带动的教育、水利、道路、商贸等方面的发展成就,生动复原了“垦畦浇晒法”制盐、明代 盐池 禁墙、老和尚 盐池 管理制度等场景。

地灵人杰专题展示了河东大地走出的24位先贤的光辉人生,重点突出了武圣关公、宗臣史家司马光、元曲领袖关汉卿、八仙之一吕洞宾、书圣之师卫夫人的生平成就和裴氏、薛氏、柳氏三大家族的发展脉络。
土木华章专题展示运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6处古代建筑模型,重点突出了我国砖塔孤例——泛舟禅师塔、盛唐第一桥——蒲津渡 黄河 浮桥、我国现存四座唐代建筑之一——广仁王庙、世界壁画艺术宫殿—— 芮城 永乐宫、“天下第一木楼”—— 万荣 飞云楼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性建筑。

革命专题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期间运城发生的革命事件、战役以及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重点展示了 太原 城举义司令姚以价、革命烈士嘉康杰等革命人物及 运城 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著名战役——三打 运城 等革命事件。4个建设成就专题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反映了 运城 历史上农业、工业、城建、文化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
运城博物馆将突出文物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研究等职能,深入挖掘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提升科研水平,丰富陈展方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质量,为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