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读书

News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日期: 2021-12-29
浏览次数: 20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2021-12-29   青野龙吟


2021-12-29 来源:百家号比比皆史


中国王朝的经济发展,大多都是以土地为基本发展点,很少以其他的经济模式作为发展点。那么这也决定了为什么在封建社会时期,大多数的王朝都只有几百年的寿命。因为单一地使用某一种资源,这样的资源迟早会处于一种饱和状态。


那么到达饱和状态之后,想要再继续发展就十分困难了。那么土地与王朝的建立和兴衰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一、中国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单一利用


1、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是比较特殊的,是包围式的地理模式


王朝的主要发展力其实并不是只有土地,那么其实也有其他的方面,只不过中国的封建王朝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发展,使得土地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拉动力。那么当时土地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点的重要原因,与当时的总体自然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因为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状态,西南地区是比较多山地的,尤其是在西南地区,还有青藏高原如此海拔高的地区。


那么在西北地区也是比较难开拓的,因为西北地区有部分地区其实是并不适合农耕文明发展的。故此想要在西北地区进行发展也很困难,再加上西域以外的葱岭也是海拔高的山区。那么在东边也是茫茫无际的海洋,那么凭借着古代封建王朝的生产力,是没有办法在海洋上去发展资源。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以及越过海洋进行进一步的资源发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并没有达到如此先进的地步,所以向东发展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再往南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南方地区唯一与东南亚连接地点也是在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多山脉也间接阻隔了往南发展。


再加上南部比较多岛屿以及也是海洋,所以向南发展也是极为困难的。那么向北发展就更不可能了,虽然北方有很大一部分土地,甚至这些土地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用。但是北方有着自己的居住人口,也就是传统的游牧民族。中国历史上与这些游牧民族也进行过多次的来往。


不管是和平的来往,还是战争之间的来往,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但是最终两者之间的撕扯似乎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所以不管是从自然地理环境上,还是从社会地理环境上,中国都处于一个包围式的状态之中。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那么在这样包围式的环境之下,就容易滋生一些保守的观念。所以这些保守的观念,更加促进了中国古代的王朝不会去向外去拓展的一种行为。那么这样保守性的观念,也会间接的给当时的经济带来一系列的改变,比如会单一的使用土地资源。


并不会去尝试其他行业,比如说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是当时封建统治者并不会集中考虑的。所以长久以来,中国的封建王朝都是在单一地使用土地资源,虽然在中国的某一时期的确有商业来往以及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


但这一时期一定是农业经济没有办法去补足原有的王朝生产力,进而王朝想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进行开拓。但是如果土地资源在勉强能够使用的情况下,王朝的统治者是不会轻易开辟其他领域去发展经济的。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2、单一地使用土地资源,就决定了王朝的失败


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那么其基本的发展点一定不是只有一个,那么一定是有好几个,或者是多个来进行综合性的经济发展。


但是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这样的经济发展点似乎只有土地资源。也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单一地使用土地资源,这样子的一种形式,其实是根据当时的时代因素所决定的。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农耕文明的确是处于一个比较先进文明的状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状态是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和更新的。那么在近现代时期,工业文明的发展似乎要比农业文明发展形态更为完善以及更为先进。


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就应该吸取工业文明,或者是商业文明的一些东西来,补足原来本就发展不好的农耕文明。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但是由于长期性的保护以及单一地使用土地资源所造成的优越性,以往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是不会去使用其他领域的经济形势来进行经济发展的。过分的单一使用土地资源,只会造成一种结果。


就是在王朝建立的时候,王朝打破了原来使用土地资源的对象,那么对于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那么在分配的过程中,的确能够起到一个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那么土地一定会重新获得一个兼并。


在兼并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又会重新打开。故此,这样的社会矛盾永远不会变化。其实可以通过其他资源的利用进行一个转移,比如说这些人可以过多地去发展工商业以及手工业,来缓解当时土地所带给他们的一些生存性问题。


但是在中国古代似乎并没有产生这样的现象,中国古代似乎都是仅仅使用土地资源,所以在王朝的末年,通常都会爆发一些农民起义以抗议。其实很奇怪,这些农民一般都是可以通过去从事其他领域来获得生产性的收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起义的方式?为什么一定要去争抢当时的土地资源呢?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当时人们的保守型观念,以及王朝统治者对于农业文明的政治倾向。因为人们长期的处于保守的环境当中,所以人们只是会固守到原来的小农经济上面,并不会去拓展其他的领域,并且由于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


那么在生产上就带给人们很强大的心理满足,这样的心理满足也是人们为什么不肯转移其他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当时统治者的政治倾向,一般都是倾向于土地。


因为如果一旦倾向于其他的领域,其他领域的一些比较大的集团,就可能会发展起来,有可能会威胁到当时统治者的统治。再加上商业上的商人主要是处在一个流动的状态。流动的状态是不利于当时统治者对于这一类的人进行一个很好的管控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管控这些人,统治者必须要推出重农抑商的政策。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二、单一的土地资源,是没有办法缓解王朝末年所发生的危机的。


1、资源的有限性也导致了王朝寿命的有限性


由于历朝历代的王朝单一使用土地资源,那么在其他资源的开发上,并没有投入一定的精力。所以在王朝的经济维持方面其实只有单一的土地资源进行维持的,一旦丧失了这样的经济基础,那么王朝的命运也是岌岌可危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王朝的发展,大多都是只有几百年的寿命,因为其经济的支撑是比较单一,也是比较薄弱的。


如果这样的经济基础能够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可能这样的经济基础能够支撑上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不至于到王朝覆灭的结果。但是中国特殊的包围式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发展的一些社会观念,已经使得这样单一的土地资源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么在长期的发展之下,这样的模式是很难转变的。因为这样的模式,它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打造以及长时间的固化,想要在某一个节点,或者说某一个时期彻底推翻这样的模式是几乎不可能的。


2、资源的有限性,在下一个王朝开始的时候,依旧是有限的,并没有拓展


其实这样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在一个王朝实践了之后,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下一个王朝应该会吸取上一个王朝失败的教训。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特殊政治观念,使得当时人们的集中点并没有集中在经济方面。


反而集中在政治方面,使得人们忽略了对于经济方面的吸取经验教训。所以在下一个王朝创立的时候,统治者又会重复上一个王朝统治者的措施,这样周而复始,所以中国的历史发展就看似形成了一种宿命论的历史发展。


 

王朝的发展成也土地,败也土地



但是并不是完全的静态的发展,其实中国的历史发展是带有一定螺旋性的上升的。只不过这个上升,由于其利用资源的有限性,速度是比较慢的。


所以从总的发展上来说,为什么王朝只有几百年的寿命,主要是利用的资源有限性,限制了这些王朝进一步长时间的发展的可能。那么在之后的王朝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总结


土地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经济发展的资源,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完全局限在土地资源上。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资源可以增加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当然它是一个基础的物质资料,这是没有办法否认的。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