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不是真的富可敌国?历史上的他到底有多少钱
2020-8-31 青野龙吟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和珅是不是真的富可敌国?历史上的他到底有多少钱
2020-08-29 来源:袁载誉
和珅的代名词就是贪污,但坏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坏人,和珅也曾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臣子。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和珅的出身并不优越,他不过是当时福建副都统常保之子,幼年时代先后经历母亲早亡父亲去世的打击,和坤险些就被赶出了家门。虽说父母逝去后难得庇佑家境贫寒,庆幸的是何坤自小就聪明过人,之后更是得贵人相助迎娶了当时直隶总督的孙女,这好歹也算是跟权贵粘上边儿了。
可是事情总不似想象的那般一直顺利下去,在成亲后的第二年,和坤就在那年的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对于自小聪慧过人的和坤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和遗憾。但从小处处碰壁的经历使他的内心早已比平常人要坚固许多,他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停止追逐仕途的步伐。几经浮沉转折,和珅终于在四年之后成功在乾隆面前露了脸——他成为了乾隆仪仗队里的一名侍从。
但是这些在和坤从政的生涯中甚至都还算不上一个小小的开始,真正的开始是和坤进入仪仗队的同年。由于他的才干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珅就任了管库大臣。从此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很快和坤又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兼吏部右侍郎,此时的他许是感念乾隆皇帝的知遇之恩并没有丝毫贪污腐浊之气,尚且为官清廉。
事情的转机在乾隆四十五年,和坤受命彻查了云贵总督的贪腐案件,他在调查中表现出的运筹帷幄,处事果断深得乾隆欣赏,随即被封为御前大臣兼镶蓝旗的满洲都统。这是何等的荣誉,这一切都是当年家道中落举步维艰的和坤难以想象的。就此,大权在握的和坤,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力和金钱的味道。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步错,步步错。官场得意之时他家又与皇家攀上了亲,奖赏贿赂更是络绎不绝数不胜数,此时的和坤如同小鼠掉进了粮仓蜜罐中一般更加不知收敛。
“他不仅大肆受贿,还公开索贿。各省督抚为了巴结和坤,每当给皇帝进贡时都会给他带一份”,升官、结党、受贿、控制科考、大兴文字狱,“和坤就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可以左右乾隆皇帝的决策,人们私下称之为二皇帝”。
要说古代的皇帝对权力的支配都是敏感又慎重的,那么乾隆为什么就没有怀疑到和坤身上呢?
因为和坤将智谋用在了他对乾隆的服务上,为官查案替朝廷办事得力上,还用在了陷害忠良,损人利己上。这样不仅转移了皇帝的注意力,反倒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刚正不阿的形象。就是借助同样的方法,和珅在镇压甘肃河洲的起义揽他人之功,灭他人之威风,害他人之性命,最后自己得个权势独揽,朝中无异己的堂堂威风。

权倾朝野一朝倾覆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古代皇帝最忌惮的就是威胁到自己统治的臣子,和珅也不例外,在“和坤听乾隆令但不行乾隆令”的传言下,和珅也快走到尽头了。
果然在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崩世,嘉庆立即就定了和坤二十二条大罪将其抄家入狱。
世人皆知和坤贪财,可谁知竟到如此丧心病狂令人咂舌的地步呢。据留给后世的资料显示,和坤抄家后所搜出来的财产就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仅白银就有八亿两,是乾隆年间朝廷每年税收的十倍之多,就这样都仍有传言说和坤已经将大部分财产进行了转移。可想而知和坤真正的实力是有多么的不容小觑,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何他能够承担得起乾隆六次下江南了。
甚至有网友做出了个有趣的推算,和坤的资产放在现代来说,折合成人民币多达2460亿元。他之所以能积累起这么大的财富跟他的狼子野心和颇具商业头脑都是脱不了干系的,“爱财如命的和坤为了让大钱生出小钱来,竟然自己担任家里的会计和出纳,负责所有钱财的进出,久而久之,和坤积累了巨额的家产”。也难怪和坤会入选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富豪排行榜。

和珅发家致富的背后,到底是运气还是能力?
2019-06-30 来源:陈楠
和珅敛财,取之有“道”
借职务与权力顺手牵羊。由和珅一手倡导设立的议罪银制度,本身就是乾隆和珅君臣的私人小金库,在乾隆皇帝那里,也许自以为这个小金库悉数归他,旁人不敢过问的那个密记处,和珅只是替他看管钱财的一条警犬;警犬不这么认为,和珅把大块的骨头和精肉神不知鬼不觉地都叼到了自家院子。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和珅兼任崇文门税务一职,这个肥缺有两条道儿可以捞钱,一靠减免外地官员、客商进京缴纳的税银数额获取好处,二借代为朝廷变卖抄没王公大臣家产从中渔利。和珅把持这个位置数年,后来由他儿子丰绅殷德接掌,管家刘全参与管理,这里实际上就是和府的一个钱袋子。
因为有乾隆的特别信任,和珅又会把事情办得让皇帝满意气派,凡老太后和皇帝的寿诞宴庆、下江南的车驾用品采买准备以及避暑山庄等重大工程的改扩建,这些都成了和珅趁机捞取大量钱财的渠道。
拿乾隆八十岁的寿辰为例,整个庆典所涉及的规模设置、场馆建造、寿宴用品采办及王公大臣、巨贾富豪和各级官吏的进献礼金,统统掌握在和珅一人手中,而实际花费仅用去一半,另一半自然入了和声囊中;八十岁的皇帝沉浸在亿万兆民万寿无疆的祝福声中,精明的和珅挑灯清点到手的万两黄金暗自狂喜。
构筑堆积财富的金字塔。权钱交易在今天仍充当着社会生活游戏的重要角色,两百年前的封建王朝里则更是绝对的主角,“清正廉洁”一直以来就是竖立在婊子家门前街口的牌坊,是愚弄和欺骗老百姓的幌子。

权力的金字塔骨子里就是金钱堆积起的金字塔,层层盘剥贪贿转而层层上贡邀宠固位,是官场千年不变的传统剧目,偶尔被砍掉的几个脑袋,不过是投错了主子、枉费了钱财的蠢货替罪羊而已。凭借乾隆的信赖,和珅稳稳地陪天子坐在金字塔尖上,脚下的塔身无须费多大功夫即可建成,自有大小喽啰们慌不迭地添砖加瓦。
和珅的这座金山,文武兼备、上下贯通、角色齐全,既不乏朝廷大员、封疆大吏,更拥有一大帮地方官吏,那时节,这伙人唯恐和大人这里见不着自己的一张嘴脸。
和珅后来案发,能指名道姓的就有:广西巡抚钱度,四川总督阿尔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副省长)于易简,两淮盐政征瑞,江西巡抚郝硕,湖南布政使郑源寿、恒文,浙江巡抚福崧,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建,直隶总督杨景泰,两广与闽浙总督富勒浑、伍拉纳,云贵总督鄂辉、富纲,陕西巡抚秦承恩,河南巡抚毕沅。上述均堪称和珅财富大厦的顶梁柱。
最具讽刺意味是,当年和珅亲自查办治罪的两广与云贵总督李侍尧,事后不久也做了和珅贪腐网中的干将。
“反贪”原来是“行贪受贿”的绝佳途径,有几个苍头能弄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形象地来表述和珅个人财富聚敛的话,和府就是大清乾隆朝的“中央银行”。
合法经营并非仅作幌子。在大量敛取不义之财的同时,和珅开辟家族合法经营项目,初看似乎是为掩盖巨额财产来源寻求退路,但在和珅——一个贪婪者——的眼里,不失为又一条创收渠道。放在今天,和珅无疑更容易藏身,宛然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巨子,一个拥有主体产业兼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董事长。
和家经营当铺、酒店餐饮、粮油农资、古玩藏品、小煤窑,同时投资物流业,而其主营的是房地产和金融业。利用权力,和珅收购兼并了大量土地,据称其名下良田八十万亩,可想而知一年下来,仅土地租赁一项,和珅即获利会有多少;和珅各处大批的房产同样用来出租或开酒店,这又是一笔不菲的财源;金融投资放高利贷是和氏集团另一项主营业务,面向社会,不分官吏、友人、平民,只要你有实物抵押,均可到和氏银行办理贷款业务,连亲舅舅也不例外。
和珅的舅舅明保借贷一万五千两,月息一分,还款期到,明保一分不少付给外甥,含糊不得。
不要小看这样的收成。当一个人被物欲所左右时,财富就是他的亲爹亲娘,一切能够聚敛金钱的把戏,都是他最痴迷的游戏。世人常说: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和珅说:鬼话!身外之物何以人人去争去抢?

在这样的价值观支配下,富已敌国的和珅,尚不放过任何一个来钱的机会。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名望经常举办各种家宴,生日聚会、夫妇婚庆、儿孙满月、父母诞辰,凡一切可资赚钱的由头都被和珅派上了用场,借以收取礼金礼品。
各地官员年年节节都要给皇上或朝廷进贡当地名贵特产,和珅负责接收,挑一些乾隆喜欢的,余者运到和府,谁会去问贡品去向?各藩属国使节给大清皇帝进贡的玩好珍异,一律先经和大人之手,因此和府里的奇珍异宝,皇宫里不一定有,“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和串竟有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和珅家的珍珠比大内所藏多出好几倍去,有一颗比乾隆御冠上镶的那颗还要大。
和珅起初是跟着万岁爷同乐,不知不觉间被金钱财富俘虏了,玩得过界了,他的小金库变成了大金山,朝廷的大金库则成了一座破仓房。

为政为民方能名垂青史,贪财弄权终有落马之时
想来和坤当年也抱着一腔赤子之心,可诱惑之所以是诱惑,是因为它的终点是无尽的深渊。
古来臣子,守其心方能保其身,为官为民,坚守底线方为气节。